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历史上的今天|讲述人类首登月球背后的故事……

历史上的今天|讲述人类首登月球背后的故事……

历史上的今天|讲述人类首登月球背后的故事……50年前的今天,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率先登上月球表面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美国3名宇航员成功登陆月球

50年前的今天,人类首次登月成功,率先登上月球表面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美国3名宇航员成功登陆月球,阿姆斯特朗走出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正如他所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如今,50年过去了,人类航天技术不断进步,但却再也没有产生过如人类登月那样轰动世界的壮举。

这场载人登月计划是人类有史以来投入最大、耗时最长、资源投入最巨的科技项目,二战时期的曼哈顿原子弹工程与之相比也相形见绌。从1969年7月20日首次成功登月到1972年12月最后一次登月,阿波罗计划共成功地完成了6次月球登陆,而在从计划开始到结束的11年间,美国仅在此个项目的开支,按当时的物价计算便高达250亿美元以上。参加这一计划的企业、科研人员以及工程师等更是不计其数,在进入工程高峰时,参加人数更是一度高达30万人之多。

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影像资料

当地时间2019年6月28日,美国休斯敦,在“阿波罗11号”登月50周年之际,美国宇航局复原了当年的任务控制中心。这个中心负责指挥,将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带到月球表面。1985年,美国宇航局位于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JohnsonSpaceCenter)的这座设施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性地标。

如何证明登月确有其事?

就在人类登月数年后,一些质疑阿波罗载人登月真实性的报道不断刊出,并就此发表了诸多质疑:“美国阿波罗计划是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美国登月是在模拟月球环境的实验室里进行的”。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一经抛出,便掀起了人类对阿波罗计划的热议。直到今天,仍有阴谋论称登月是精心虚构。

那么这些质疑是如何不攻自破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自2009年就有一艘侦测飞船环绕月球飞行,带回高分辨率的照片。照片显示出阿波罗号在月球表面探索的痕迹,如脚印和车轮轨道。除此之外,还有从月表带来的岩石作为地质证据。

另据外媒报道,5年前,在人类登上月球45周年之际,美国宇航局曾发布纪念图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并将每年的7月20日定为“人类月球日”。

中国探索月球的历史_月球探测的历史_中国探索月球的事迹有哪些

成千上万的记者到场观看“阿波罗11号”升空

载人登月到底有哪些意义?

首先,它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性的进展,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另外,从登月过程所观察到的情况和带回来的物质以及所做的事情上看,其科学意义也是重大的。

12名航天员在月球上总共停留了299小时34分钟,外出到月面的时间为80小时14分钟,带回月球样品约382千克,获得到15000米长的有关月球方方面面的胶片。他们发现,在月球上看地球是十分漂亮的。有的航天员还在月球上使用了月球车,建立了核动力试验站,在月球轨道上发射卫星,在月面装置月震仪、激光反射器和太阳风测试仪,并向地球发射电视图像信号等。他们向地面发射了10次电视节目信号。此外,登月航天员对月球的温度、重力、大气成分、地质、月面陨石等进行了研究。

美国为何要登月?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一场太空竞赛。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时,许多美国人认为他们在技术竞争中输给了苏联,当年苏联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美国也决心要完成首次载人任务,1962年肯尼迪作了一次著名演讲,宣布:“我们选择登月!”随后,两国一直进行太空竞赛,1965年苏联成功将一艘无人飞船着陆月球。

美国的计划是什么?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投入大量资源,实施“阿波罗计划”。大约有40万人参与,成本达250亿美元。三名宇航员被选中执行”阿波罗11号”任务,巴兹·奥尔德林、尼尔·阿姆斯特朗和迈克尔·柯林斯。

月球探测的历史_中国探索月球的事迹有哪些_中国探索月球的历史

“阿波罗11号”所载的成员,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

威力强大的“土星5号”火箭装载着阿波罗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发射升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登月舱并降落到月球表面,而柯林斯则留在指挥舱和服务舱中。

月球探测的历史_中国探索月球的事迹有哪些_中国探索月球的历史

奥尔德林在“阿波罗11号”登月舱内,照片由阿姆斯特朗拍摄

有出过错吗?

1967年,美国进行“阿波罗1号”载人飞行测试。但是在例行测试期间发生意外,大火席卷指挥舱,导致三名宇航员死亡,载人太空飞行计划因此搁置数月。

“阿波罗11号”执行任务期间,与地面控制人员出现通讯问题。电脑上响起宇航员以前从未听到过的警报,登月舱也在距离目标区域较远的地方着陆。

首次实现在月球上行走

尽管出现问题,但7月20日——在离开地球110个小时后,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20分钟后,奥尔德林也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登月舱外待了两个多小时,他们在月球表面采集样本、拍照,并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在完成月球探测后,两名宇航员成功与指挥舱和服务舱对接。他们返回地球,于7月24日降落在太平洋。

中国探索月球的事迹有哪些_月球探测的历史_中国探索月球的历史

7月20日,飞船安全着陆月球。数小时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面,成为首个在月球留下足迹的人类。

中国探索月球的事迹有哪些_中国探索月球的历史_月球探测的历史

7月24日,3名宇航员返回地球

中国探索月球的事迹有哪些_中国探索月球的历史_月球探测的历史

3位宇航员回到地球后,受到了英雄的待遇

据估计,全球6.5亿人观看了首次登月。当时的美国在经历肯尼迪遇刺、大城市种族骚乱以及军事介入越南混乱的十年后,民族自信被登月的成功全面提升。

首次登月你可能不知道的四件事

“土星5号”仍然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土星5号”高度超过100米,重2800吨,发射时每秒燃烧约20吨燃料,可以产生3450万牛顿的推力。

月球探测的历史_中国探索月球的历史_中国探索月球的事迹有哪些

将“阿波罗11号”送入太空的“土星5号”火箭

阿波罗乘员舱的空间相当于一辆大型汽车。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在一起度过8天,他们往返月球在乘员舱中飞行100万英里。在发射和着陆的过程中,宇航员们被绑在像凳子一样的“沙发”上,最宽处有3.9米。

精通数学的非裔美国女性帮助研究了去月球的路线。美国国家安全局雇佣了大量的女性数学家,这些“人类计算机”大多是非洲裔美国人。她们处理数据、进行复杂的计算,对太空项目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月球探测的历史_中国探索月球的历史_中国探索月球的事迹有哪些

“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

现在仍无人知道“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在哪里。一共有10个登月舱被送入太空,6个登月舱将人类送上月球。登月舱由上升级和下降级组成,一旦被使用上升级就会脱离,要么坠落在月球上,要么在地球大气层中被烧毁,要么围绕太阳转动。但并不是每次都能发现它们最终的降落地点。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正在研究中

去年12月8日成功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目前已经取得圆满成功。今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互拍,科学实验项目顺利开展。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继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后实施的第五次月球探测任务。

以嫦娥四号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将于今年年底实施。

中国探索月球的历史_中国探索月球的事迹有哪些_月球探测的历史

人们庆祝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据介绍,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具体在月背还是正面,要根据嫦娥五号的采样情况确定。嫦娥七号计划着陆月球南极,进行一次对月球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综合探测。嫦娥八号除了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外,还要进行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

此外,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前后实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国平此前曾介绍,我国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

揭秘:嫦娥四号工程花了多少钱?

据悉,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嫦娥三号的备份产品,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国家航天局带领国际国内科学家重新论证规划月背探测的任务。“我们经过论证,按照月球背面探测的新目标实施这次任务,花的钱不多。形象地说,可能跟我们修一公里的地铁差不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说。

吴艳华表示,中国政府对航天的投入,特别是探月和深空的投入,是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的,作为负责任的航天大国,理应为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社会做出大国贡献。

人类一直在为重返月球做准备

2018年,月球再度成为热点。一些国家也在陆续开展探月活动:印度计划发射“月船2号”探测器;日本计划发射“月球调查智能着陆器”。美国在2017年底宣布要载人重返月球,并计划在2021年进行载人绕月飞行,然后与俄罗斯合作建立深空之门——月球空间站。

此外,韩国拟在2020年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2024年,欧洲航天局拟在月球南极的陨石坑打造一座名为“月球城”的首个月球基地,作为国际空间站退役之后的新太空基地。

其实,重返月球只是人类的一个小目标,我们更大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对于太空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人类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并将向着更遥远、更广袤的宇宙进发。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世界不懈追求的伟大梦想。

海河传媒中心出品

来源:津云(综合: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新京报、搜狐新闻、人民网等)

上一篇: 外媒眼里的中国国际月球研究站(ILRS)建设计划
下一篇: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