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一个问题:题主问的是两河流域和埃及,不知道为什么答案提了很多波斯的事情。波斯帝国统治了两河流域不假,但两河地区的文明仍然延续了很长一段,没有变成波斯文明。居鲁士和大流士在巴比伦都被成为巴比伦之王,就好像蒙古统治时期的汉人文化并没有怎么被同化一样。波斯时期,阿卡德语仍然作为书面语言被使用,楔形文字泥板仍然大量书写。从波斯时期到后来的希腊化时期(塞琉古帝国),很多经济和学术文献还是存在的。同时,阿拉米语的地位越来越高了。所谓帝国阿拉米语,是波斯帝国的官方语言和行政语言。而阿拉米语来自于西边,发源于叙利亚一代,波斯帝国的官方语言也并不是波斯语(后者为印欧语)。
这个问题的确是个很大很好的问题。这方面学者的论述还是有一些的。几乎每一本两河流域文明的通史最后都会谈一谈。具体书单我过几天在补充。
为什么没有产生大思想家?我的猜测,这方面肯定没有定论
1. 为什么孔子及其他诸子百家、释迦摩尼、古典希腊的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也包括琐罗亚斯德后来能被称为大思想家?我想,这其实是我们凭借所谓“后见之明”进行的评论。因为这些文明或传统,以不同的方式和地位,传承到了今天。即便是琐罗亚斯德的学说也没有因为伊斯兰教的勃兴而完全丢失。在此之前,两河流域的文明是很发达的;孔子之前的中国(商代乃至更早的时候),吠陀时期的印度,迈锡尼文明时期的希腊,Elam文明时期的伊朗,都是各有千秋的青铜时代(甚至更早的石器时代)文明,产生了各有特色互相影响的技术,贸易也挺发达——那段时间,各自都有一些重要的“传统”和文化元素(迈锡尼和Elam存疑),但个人“大家”真的有吗?即使有,我们也不知道,没有传下来。或许恰恰是传下来的这些,才让我们以为这是一种应然的状态。其实可能并非如此呢。我们站在两千多年后,评论那时候有一个“轴心时代”,然后把没有产生我们知道并认可的大思想家的情况当成是例外——我无法反驳这种做法,但隐隐觉得有些问题。也许大家可以帮我想想。
2.所谓大家,我想最早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个人,然后,其弟子或追随者,将已有的智慧和思想传统与他的个人事迹相结合,慢慢滚雪球一般,形成了一个流派。这种倾向在所谓轴心时期之前在各个地方存在过吗?严格地说貌似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古代埃及的智慧文学和箴言,很多是与某个人相联系的。 比如这个:The Maxims of Ptahhotep
这早于所谓轴心时代近两千年。
并不是说那段时间龙山文化的中国酋邦也好,“原始城邦国家”也罢,人们没有智慧或名言警句,也不是说那时候的印度河流域城市没有智慧,我们只能说因为文字资料的限制(要么是还没有文字,要么是文字没有被用在记录思想上面而仅仅用在经济文献上,要么是写下来也丢失了),只有埃及和两河流域最早的文字流传下来了。这一点两河流域和埃及有诸多领先之处我们不能否认。
我们看,以埃及为例,把智慧教导,与当时的名人联系起来——这算不算某种意义上的论语?孟子?算不算某种意义上的苏格拉底?但是是早了一两千年的孔子和苏格拉底。
然而最终,恐怕不是没有大家出现,而是这些大家离我们太远(无论事迹真假),即便他们的传说都没留下来。试想,12年发现的公元前24世纪左右的石峁古城,在陕北。那城邦里有没有可能出现过类似孔子的智慧人?有没有可能出现过类似释迦摩尼的达人?公元前21世纪的陶寺遗址呢?那么大的城邦,有没有可能出了一位不亚于人们传说中舜的几位贤臣的那种德高望重的智者?印度河流域是否出现过出色的思想家?有可能。但他们的思想终究没有留下来,或者只是以传说的模式,后人无从判断,更无法断代——没有文字,丢了。
而两河流域和埃及,有文字,但最终也丢了。能人曾经生活在那个文明里,而后来文明变了样,人还能留多久?
3. 两河流域呢?苏美尔和阿卡德语的箴言和其他智慧文学,直接和署名“作者”联系的好像不太多。两河流域重视的是书吏传统。书吏相当于中国的读书人。他们誊抄泥板,帮助政府和个人书写经济文件和信件。有的书吏,传写的是经典文学作品,比如吉尔伽美什等,他们其实是在传承文明的一些重要经典作品。但书吏的创造性似乎并不被强调。人们强调他们的技能和对古籍的尊重与保存。
即便如此,两河流域有所谓的圣人传统。ummanu,传说是鱼人混合的生物,教给人们智慧和道理。圣人中最重要的之一是Adapa,大家可以搜搜这篇故事,很有趣。就说他几乎是神了,但智慧神Ea为了给人家保存智慧的火种,生生让他没能留在神界。希腊语的Oannes,指的也是他。
4. 希腊化时期,两河流域、以色列、腓尼基、希腊等诸多受到希腊文化影响的地区,开始有个人学者整理古籍,来证明自己的文明也很发达。埃及除了马内托,列出了埃及的王朝世系;两河流域除了贝洛索斯,讲述了两河历史。后者还是散佚了。当然,以色列出了Philo,腓尼基出了Sanchuniathon等。
————————————
我们不能忘记两点:第一,埃及箴言最早形成的时期,距离耶稣(假如他真的存在,一般倾向认为耶稣是历史人物)的时间跨度,比耶稣到今天还要久。
第二,当某个文明的文字消亡,信仰变化了,其内涵和重要的人物也难以流传很久。很多19世纪的中国故事,如果没有写下来,谁还能记得?如果没有家谱,我们多少人能知道六代以上的祖先叫什么名字?
————————————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原因是后来两河和埃及的文明灭亡了。如果没有,那么根据需要,造一个大家也造得出来——吉尔伽美什本身就是力量、智慧的代表,Adapa是智慧的化身。
但我其实没有回答问题:因为,为什么两河流域文明灭亡了?为什么埃及灭亡了?
这些问题恐怕没有人能回答。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是一波接一波的文化打击,让两河人喘不过气来。希腊文明在侵入的时候已然很发达,不亚于近东,虽然之前受到很多后者的影响。在军事占领之上,同样发达的希腊文化和希腊习俗传播开来;
之后,罗马入侵,两河流域成了东西方争夺的主战场,越来越小的祭司和书吏圈子,难以为继(失去了本土政府的资助),甚至于很多人死于战争,肉体上消失了。
不就基督教就起来了,无论如何,与传统信仰本质上难以调和。别说两河了,希腊罗马不也得死掉?
然后伊斯兰教的兴起彻底宣判了死刑,比基督教更严格的一神教。
还有语言——一波波西部移民,让东部的阿卡德语(就不提早已作古的苏美尔语了)也成了书面语言。阿拉米语成了主流——而这种语言和楔形文字文明之间并没有足够深厚的联系。
到最后,没有了书面语言,换了信仰体系,没有了本土政权——这样的文明有几个能传下去的呢?
除非是现代的民族主义运动能够给他们一丝生机——且看当今的亚述人,以及曾经萨达姆自比尼布甲尼撒的事迹。
————————
最后,我还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自觉没有能力回答。
总结:一、没有思想家, 是真的呢,还是曾经有过,没有传下来?(没有解决为什么没有传下来,只能一下子推到文明整体的消亡)
二、没有思想家是不是文明消亡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课上讨论过很多,自然没有定论。
三、有些西方学者提出,原因可能是两河流域的信仰没有解决很多根本问题——如救赎等问题——我觉得这是传教士附体的马后炮理论。
我们读读吉尔伽美什,读读adapa,读读babylonian theodicy,特别是第一个——关于生与死,关于人生的意义,关于性与文明,性与成熟,关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关于公平,关于神和正义——古代两河流域人们进行过地思考不亚于任何人。我这个人倾向于高估古人的“能力”。我深信,没有留下来文字资料的一些文化,也诞生过类似深邃的思考。
这些不足以维持一个文明吗?
我还是很保守得觉得:是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崩溃,伴随着文化崩溃,才让两河流域文明消亡了。伴随消亡的当然有这些知名的书吏和传说中的智者。但我们很难说,击败他们希腊、基督教和伊斯兰文明一定具备什么他们不具有的特质。这种评论是没意义的,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证明,无法重演历史,只是在自说自话。
历史的偶然太多了,如果巴比伦最后一个独立国王,nabonidus,没有搞月神崇拜,如果他没有在祭司阶层离心离德,或许波斯的征服就没那么容易,巴比伦不会夹道欢迎波斯王驾临,或许后面一切历史都会改写。或许中国和一定程度上的印度就不是唯一传承至今的文明了,也许基督教只是地方宗教,而伊斯兰教也不成气候乃至根本不会出现——但历史无法假设,我们知道的,只是历史留给我们只言片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