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强船报国——新中国船舶工业大事记

强船报国——新中国船舶工业大事记

强船报国——新中国船舶工业大事记中国工信新闻网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船舶工业主要侧重发展军品,建造出了常规潜艇大型水面舰艇等各类舰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船舶工业成为我国最早走向国际市场,最早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造船大国,年造船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达到40%左右,产品逐步覆盖市场上全部船型,研发设计、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日益提升,船舶行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我国正在努力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经过70多年艰苦卓绝的拼搏,中国船舶工业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回顾新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基本上经历了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也是相互衔接、逐步推进、发展壮大的过程。

一、以军为主,军民结合,奠定现代船舶工业发展基础

从1949年到1960年,是新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迅速恢复和发展旧中国留下的船舶工业,并借助苏联的技术援助,重点为海军生产舰艇,初步建立新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中国船船工业从抢修改装军船起步,依靠自力更生,逐步走上了以军为主、立足国内,自行研制现代化军用舰船的发展之路,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1953年6月,中国与苏联两国政府全权代表在莫斯科正式签订了用贷款方式购买一批海军战斗舰艇及成套材料和设备的协议。协议还规定,在中国船厂建造期间,苏联向中国派遣技术专家给予指导,并接受中国造船人员在苏联工厂进行培训。这是中国船舶工业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是在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成功的尝试。它不仅及时为海军提供了必需的装备,加强了海军初创时期的实力;同时也促进了船舶工业本身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船舶工业的技术队伍,为日后自行研制积累了经验。

到1959年,我国“五型舰艇”(即护卫舰、鱼雷快艇、鱼雷潜艇、大型猎潜艇、扫雷舰)共生产了100多艘。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10年的努力,船工业为中国海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更新发展成为一支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上作战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此过程中,为满足生产需要,国家对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些主要船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并扩建、新建了一批中小型船厂;同时新建了一批关键配套厂(包括6个苏联援助项目)。在技术方面,船舶工业一方面有计划地开展了船用材料、设备的国产化工作,同时开展了大规模技术革新,以焊接技术全面替代了铆接技术,用船体分段建造法替代了整船散装建造法;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也相继建立起来,如1954年在上海建成了第一座拖曳试验水池,在一些大学设置造船系科等,我国现代船舶工业发展基础已经基本建立。

除了军用舰船外,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年间,我国民用船舶的建造技术也有了大幅提高,其间共建造了100余种民用船舶,包括5000吨客船、客货船,拖轮、渔轮、挖泥船等,船舶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30多倍。

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基本形成完备的造修船体系

从1961年至1977年,是新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在苏联政府中断技术援助和西方国家继续对中国实行技术、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克服国民经济暂时困难等影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基本建成较为完备的船舶工业造修船发展体系。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我国船舶工业在建造“五型舰艇”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研制新一代军用舰船和批量建造海洋船舶的阶段。在军用舰船领域,1959年2月4日,我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了第二个海军订货协定,但到1960年,苏联政府就单方面宣布停止执行订货协定,撤走专家。我国开始走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

我国船舶工业顶住压力,在前期已获得的部分技术资料和设备器材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开始仿制苏联装备,并成功仿制出中型鱼雷潜艇、大型导弹快艇、小型导弹快艇等舰艇。更为难得的是,我国还自行研制出了新的“五型舰艇”——核潜艇、中型导弹驱逐舰、反潜护卫舰、中型鱼雷潜艇、导弹护卫舰,且批量投产。同时,为支持航天事业发展,船舶工业还研制出了“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连同打捞救生船、油水补给船、远洋拖轮等,支撑了我国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工作。

在民用船舶方面,首先,船舶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在大连造船厂、沪东造船厂、江南造船厂、新港船厂、广州造船厂等新建、扩建了9座万吨级以上船台,在大连造船厂还新建了一座10万吨级船台。在山海关船厂北海船厂、新港船厂、文冲船厂、江南造船厂等新建了8座万吨级船坞,最大的是山海关船厂的5万吨级船坞。随着这些船台、船坞的建成,我国形成了以大连、天津、上海、广州为中心的大型船舶修造基地,造船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到1978年,我国最大可建造5万吨级的油轮。

其次,船舶工业科研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1961年成立的中国舰船研究院(七院),拥有20多个研究所,100多个各专业实验室,高级研究人员数千人。又如,1964年成立的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是我国最重要的民用船舶研究设计单位之一,承接了大量民用船舶的研究设计任务。

其间,为响应中央军委有关三线建设的方针指示,六机部从1965年开始在长江中上游、洞庭湖地区和广西西江上游地区进行船厂建设,在川东、鄂西、湘西及广西河池地区进行柴油机、特辅机和仪器仪表厂等建设,至1980年,六机部系统共计在大、小三线地区新建企事业单位50多个,对改善工业布局,发展内陆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至改革开放前,我国船舶工业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船舶工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少挫折,走了不少弯路。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和长期国际封锁,我国船舶工业水平与西方国家差距越来越大。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船舶工业已经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船舶企业订单大幅减少,生产任务不足、亏损严重,为船舶工业发展探出一条新路迫在眉睫。

三、改革开放,走向国际,以市场突破推动产业崛起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船舶工业也由此拉开进入世界造船第一方阵的序慕。

从1978年至1999年是新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进入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改革任务是创新体制,夯实基础,与国际造船规范接轨,以市场突破推动产业崛起。通过这一时期的大胆探索,造船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造船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船舶产品出口实现零的突破,我国逐渐成为世界造船业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197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党中央提出了船舶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导原则、基本政策、发展战略、目标和策略,船舶工业开启了保军转民、开拓国际市场的序幕。

首先是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企业走向市场。1982年国务院将主管船舶行业的第六机械工业部改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打破部门、地区界限,并成立了若干地区分公司,实行总公司、分公司和基层企业三级管理体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大型工业公司,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尝试。船舶总公司成立后,开始对船舶企业进行全面整顿,通过不断扩大经营自主权,转换经营机制,开始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为解决造船效率低下的问题,船舶总公司从80年代初开始推动学习生产设计技术,从1995年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转换造船模式工作,造船生产能力有了大幅提升。1999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建立起政企分开、产研结合、促进竞争的新体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是进行了新一轮的造船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造船基础设施相对日韩十分落后,以造中小船为主,如1981年完工船舶中,万吨以下的中小船占当年完工吨位的58.22%,当时日本、韩国已经具备30万吨级油轮生产能力。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船舶工业提出了“建大坞,造大船”的口号,在骨干船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到1995年我国结束了不能建造和修理10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历史,进入建造、坞修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国家的行列。

三是开展大规模技术引进。为了提高造船技术水平,从1978年开始,中国船舶工业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工作。在船用配套设备领域,我国以生产许可证的方式,购买了近50项世界知名船用设备制造技术包括船用低、中速柴油机、发电机组、起重机械等。在设计技术方面,我国以委托设计和联合设计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船型设计技术,我国先后引进了11.8万吨穿梭油轮、6.9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船、2700箱集装箱船等10多型船舶设计技术,设计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还涌现出了“中国江南型”6.5万吨散货船和“中国大连型”9.5万吨成品油轮等世界品牌船型。在规范标准方面,我国进行了大范围的翻译出版工作,先后引进国外7大著名船级社48种、近百册、2000多万字的造船规范文件和5000多项国际标准。修订了大量国家、行业标准,使之向国际标准靠拢。

四是通过产品出口走向国际市场。1980年5月,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大连造船厂与香港船王包玉刚之弟、香港联成轮船有限公司董事长包玉星签订了2.7万吨“长城”号散货船建造合同,这是中国造船厂按照国际规范自主研发设计为境外建造的第一条远洋船。1981年9月,“长城”号建成下水,交船后经反复检验,历经太平洋、大西洋恶劣海况的考验,首航成功完全达到了合同要求。1982年1月4日,“长城”号建成交付,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正式走出中国内地,成为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今天,中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由小到大,逐步成为机电产品出口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年造船产量的90%为出口船舶,船舶产品出口到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通过在改革开放中的大胆探索,我国逐渐成为世界造船业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改革开放前,我国造船产量在最高年份也不到40万载重吨,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微不足道。到1992年我国造船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载重吨。到1995年,我国造船年产量达到175万载重吨,首次超过德国,占到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5%左右,成为仅次于日本、韩国的世界第三造船国家。到2000年,全国造船产量达到了250万载重吨,彻底巩固了世界第三造船国家的地位。

四、把握规律,抓住机遇,以产量跃升成就第一造船大国

从2000年至2010年是新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第四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改革发展任务是提升能力,扩大规模,以产量跃升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进入21世纪,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为造船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观察世界船舶工业的发展历史,一条基本规律就是造船中心从先行工业化国家逐步向后起工业化国家转移,从劳动力高成本国家逐步向低成本国家转移。同时世界造船产业向劳动力、资本丰富和工业基础雄厚区域转移的步伐在加快。正处于产业快速成长阶段的中国船舶工业,凭借着日益增强的综合竞争优势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步伐,造船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使我国在造船领域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造船大国。2002年至2005年,全国造船产量翻一番由400万载重吨增长至1000万载重吨。2006年造船完工量达1587万载重吨超过欧洲国家的总和。2008年造船完工量突破30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全面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10年造船完工量达到6757万载重吨,三大指标全面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十年时间中国的造船产量翻了近25倍,创造了世界造船史上的奇迹。

首先是着力提升造船生产能力。随着世界造船产业向中国转移,我国造船生产能力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用船舶工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在准确把握新世纪世界船舶工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造修船能力发展的规划和指导”的基本思路。《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 年)》进一步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在环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区域新建、扩建一批大型造船设施,扩大造船能力,形成三个现代化大型造船基地”,一批现代化大型造船设施开始建设。2003年,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总装船厂建成投产。2005年6月,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开工建设;2005年11月,中船重工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开工建设;2006年9月,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开工建设。以这三大基地的建设为标志,中国船舶工业的生产能力跃居世界前列,基本具备了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强国的物质基础。

其次是全面增强科技综合实力。21世纪之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已经能够建造几乎所有类型民用船舶。主流船型实现了大型化、系列化、批量化,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VLCC)、17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40万吨级矿砂船、10000箱级及以上超大型集装箱船实现了自主设计建造。在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超大型液化石油气(LPG)运输船、超大型汽车滚装船、10万吨级半潜船、极地船舶等不断取得重要突破,极大丰富了我国船舶产品种类。

三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自主配套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船舶工业健康发展的薄弱环节。伴随着世界船舶产业向我国转移,我国的船舶配套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低速柴油机、曲轴、甲板机械、舱室机械和大型铸锻件等优势产品的研制能力大幅提升,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综合电力推进系统、超大型螺旋桨、船用压载水处理系统等配套设备成功推向市场,取得良好的效益。目前,我国船舶配套国产化率平均达到50%左右,已经能够满足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80%以上的配套设备装船需求。

受益于造船市场高速发展,船舶行业民营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广西等沿海开放地区涌现出大批各种规模的民营造修船厂,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等优秀民营造船企业脱颖而出。另外,我国船舶工业在引进外资方面也有了长足发展。1995年12月,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造船企业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动工兴建,自1998年投产以来,合资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新世纪以来,我国牢牢抓住世界船舶产业转移和新船需求井喷的大好机会,在能力、技术、产品等产业各方面都呈现出根本的改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船舶工业格局,造船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五、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以高质量发展引领造船强国新征程

从2011年到2019年是新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第五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改革发展任务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造船强国目标。特别是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中国船舶工业也由此开始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正处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船舶工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应对我国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船舶工业发展。2009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信贷、扩大国内需求、压控新增产能、加大科研投入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成为国家加快培育的重点产业;2013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提出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创新驱动、控制新增产能等重点工作;2017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六部门印发《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提高科技创新引领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先进高效制造模式等重点任务。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对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为船舶工业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由大到强转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一是将科技创新能力放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船舶制造也正朝着设计制造过程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等方向发展,一场抢占技术链和产业链制高点的争夺战正在展开。船舶工业作为典型的外向型产业,以扩大要素投入为主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加强重大基础共性、核心关键技术、前瞻性先导性技术研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国船舶工业自身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有力支撑和引领船舶工业转型升级。

二是坚定不移地化解过剩产能。在当前国际船舶市场持续低迷、世界造船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我国船舶工业必须要顺应形势的变化主动调整和削减产能,重点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引导骨千企业主动适应需求变化,主动压减和转移过剩产能。

三是进一步提高船舶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当前,我国船舶行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小而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突出。优强企业是船舶工业发展的中坚和主导力量,以优强企业为核心提高产业集中度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倒逼机制,在大型主力船舶、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核心配套领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的世界级先进企业是船舶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四是推进船舶工业全面对外开放。坚持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船舶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中国船舶工业正是在对外开放中培育出一批有代表性、有品牌效应、国际化、系列化的先进装备产品,为世界航运业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2018年6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船舶工业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为我国船舶工业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国际合作铺平了道路。

新时代,经过造船人的不懈努力,诞生了大量高科技高附加值船舶。世界首艘智能化船舶“大智”号航行全球;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完工交付,奔赴极地;国内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开工建造;首艘国产航母交付,助推人民海军走向深蓝。中国造船人无不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实现造船强国的目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离我们越来越近。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船舶工业几乎是从零起步,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到现代、从弱小到壮大等一系列深刻变革,实现了从以军为主向军民结合的转变,形成了以军转民、以民促军的良性互动;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率先打破了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共同发展的多元格局;实现了从立足国内向走向国际的转变,将一个完全依赖国内市场的重工业部门,打造成为完全外向型的产业,也使船舶工业成为我国重加工工业中少数能走在世界前列、与世界先进水平较量的行业。(来源: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材料整理)

上一篇: 未来已来,船舶工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
下一篇: 谈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