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955年1月23日军委发布的《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有关规定,评定军衔主要以1952年军队干部评定级别为依据。其中只有第四等——一级正军级、二级副军级和三级准军级以上才能授予少将军衔。
可是,授衔名单出来后,人们却惊讶地发现,1955年在职的、包括师长、师政委在内的许多正师职干部也获得了少将军衔。据统计,在806名开国少将中,一共有125名正师职干部,占开国少将人数的15.5%。
师长相当于地方什么级别(军长相当于地方什么级别)
为何同样是正师职干部,却授予不同军衔呢?
原来,1955年2月军衔评定条件确定后,不少人反映:许多红军时期的老革命和德才较为突出的军事指挥员,由于只是正师职干部,因此授衔时无缘将官。负责授衔工作的总政治部非常重视底下人的诉求,召集了数次各大军区和军种政治部座谈会,于3月25日发布了落实《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的补充通知,专门规定正师干部授少将军衔的条件。
满足了条件还不行,军委还要逐个审核,各大军区和兵种、院校机关共报送了446名符合条件的人选,最终授予少将军衔的只有125人。
正师职干部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能有资格评为少将: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现任正师级以上职务:
(1)德才较好。
例如最年轻的开国少将——吴忠,1933年参加红军,在红军中最高职务是红30军89师政治部共青团书记,连级干部。抗战时期最高任冀鲁豫军区第8分区第5团团长。1947年3月中旬被任命为20旅副旅长,同年9月升旅长。到1955年授衔时任第一机械化师师长。虽然资历差一些。但吴忠担52师师长期间打赢了昌都战役,歼灭藏军主力,抗美援朝时期任12军31师师长,调派部队及时增援15军,为取得上甘岭战役最终胜利添了猛力。因此1955年授衔时被认为德才较好,破格授予少将军衔。
(2)德好才一般,但1940年8月20日以前任团职,1946年6月26日以前任师职,1949年10月1日以前任正师职。
例如时任公安10师师长的李道之,1930年参加红军,最高任红一军团保卫局总务科科长。抗战时期任冀东军区第十二军分区副司令员。1946年任冀热辽军区第十二军分区司令员,1947年11月任冀察热辽军区独立四师师长,1949年,冀热辽军区独立四师改编为45军158师,李道之任师长。1950年158师成建制转隶公安军,成为公安军第十师,李道之依然任师长。
综上所述,李道之满足任职条件,而且品德较好,因此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现任正师级以上职务,曾创有较大功绩,但目前因年龄、身体、文化等条件限制,才稍弱。
这类就是老资格红军干部。例如时任95师师长的陈奇,1930年参加红军,在红军中最高担任红九军二十七师营教导员,参加了西路军,西路军失败后一路艰辛返回陕北。抗战时期最高任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警备第一旅旅长。为开辟鲁中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1945年大反攻时期率部攻克淄博、张店。
解放战争时期,上级考虑他身体较弱,安排到地方部队工作,任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司令员。1948年2月任新组建的胶东新五师师长。1949年3月新五师改称第三十二军九十五师,陈奇任师长。
上级考虑其在开辟鲁中根据地战斗中立有大功,但身体限制指挥才能不能完全发挥,而且也满足团、师职任职条件,因此在1952年就授予其准军级,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
三、抗战初期入伍,现任军级职务,德才优秀,1940年8月20日以前任团职,1946年6月26日以前任师职,1949年10月1日以前任正师职。
这类就是表现特别优秀的三八干部,全军仅有六名符合条件的干部被破格授予少将军衔,举一个相对出名的。
李曼村,山东章丘人。抗战爆发后成立章丘人民抗日救国同盟。1938年在章丘长白山三山峪举行抗日武装起义,被推举为章丘人民抗日救国军司令。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率所部编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军,任6支队21中队中队长。抗战时期最高任渤海军区第9军分区政委等职,率部在清河平原开展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渤海军区第3军分区政委兼警备7旅政委、山东军区野战军第7师政委、第11师政委,华野10纵29师政委,28军83师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解放山东多场战役。
建国后,任解放军28军副政委,华东军区第三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兼政委,由于其在开辟渤海根据地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堪称渤海子弟兵子母。而且也符合团、师任职条件,授衔时任军级职务,因此授予少将军衔是合适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