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和诸葛亮身份地位以及历史影响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要评选三国最称职的参谋长,这二位都不能入选:郭嘉是竞争对手太多,诸葛亮则是地位太高。
三国谋士排名(三国谋士排名前十)
在三国谋士排行榜上,有人把诸葛亮和司马懿排在第一和第二,这似乎有些不大恰当:这二位都应该算半个主公,他们带兵打仗的时候,基本已经有了最终决策权,手下也都有了自己的“军师”。
这件事说起来也比较搞笑:参军马谡自然是诸葛亮的参谋,十分勇悍的魏延在伐魏时的军职居然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死后,赵云的助手邓芝继任“前军师前将军”,这样的“军师”能不能给“诸葛军师”出好主意,这还真是个问题。
诸葛亮执掌兵权的时候,好像还任命了一个后军师。除了各种名号的军师,诸葛亮帐下还有几个很有名的参谋(参军),蒋琬、费祎、马谡都当过参军,随张飞入蜀而后来升任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七十岁老将宗预好像级别高一点,在建兴初年就当上了参军右中郎将。
三国两晋或上溯秦汉下至隋唐,基本都是文武不分家的,那些演义小说里的白衣秀士、儒雅书生,看起来或仙风道骨,或弱不禁风,在正史中却是擅长舞刀弄枪,打起架来也未必会怕关羽张飞:跟关羽各自挎着一口单刀谈判的鲁肃,是个能一箭洞穿盾牌的神箭手;想用鞭子抽于禁、把糜芳骂得不敢出门的虞翻,跑起来像马一样快。
虽然宋朝以前的人都文武兼修,但是毕竟术业有专攻,我们熟悉的三国人物,也在文武两行各有侧重,比如曹操的谋士郭嘉,身体一向不太好,跟西汉开国功臣陈平一样,都比较柔弱,让他们冲锋陷阵,显然是强人所难。
郭嘉是曹操的谋士而非谋主,曹操做的大多数事情,郭嘉也不是主谋。这不是贬低郭嘉的能力,而是曹操手下的能人太多了。
《三国志·卷十四》说:“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在曹魏核心谋士中,程昱货架刘晔只能算第二等,在他们前面,还有三个人跟曹操关系更近,那就是荀彧、荀攸和贾诩——这三人的事迹在《三国志·卷十》中:“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荀彧在曹营的地位比较特殊,说他是谋主参谋长,似乎有些低估,如果把曹操比作三军主帅的话,荀彧应该是仅差一点的政委,比参谋长许攸大一辈儿,也比他的地位高一级。
郭嘉比较年轻,曹操是准备把他留给儿子曹丕用的,所以郭嘉跟了曹操十一年,一直担任军祭酒(似应为军师祭酒或军谋祭酒,陈寿为避司马师名讳,减去了一个字)而没有升迁,食邑也之后可怜的二百户。郭嘉死后,曹操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就给他增加了八百户食邑,凑够了一千户。
以《三国志》为依据进行考核,司马懿、荀彧、郭嘉都不能算曹操的参谋长,正史和曹操都承认的“曹魏谋主”,应该是荀攸和贾诩。
将贾诩与荀彧并列为曹操的两大参谋长,裴松之先生是不同意的。他质疑的不是贾诩的能力和地位而是人品:“诩不编程、郭之篇,而与二荀并列,失其类矣。且攸、诩之为人,其犹夜光之与蒸烛乎!其照虽均,质则异焉。今荀、贾之评,共同一称,尤失区别之宜也。”
曹操以荀攸和贾诩为谋主,咱们要是不给刘备和孙权也选出两位谋主,那就不公道了。
东吴的谋主很好选,那就是一直没当上丞相的首席谋士张昭张子布,周瑜的上校参谋长、后来的汉昌太守、横江将军鲁肃鲁子敬。
刘备有三个军师,孙权和他哥哥孙策共用一个,那就是张昭:“孙策创业,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后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昭为军师。”
张昭这个军师似乎不太称职,在孙权眼里,张昭并不是个好参谋长:其一,张昭曾劝孙权投降曹操,显得战略眼光较差;其二,张昭经常摆出长辈的架子跟孙权吵架,这也是没摆正自己的位置。
参谋长只有建议权和执行权,不应该代替司令做决定,在这一点上,张昭远不如鲁肃做得到位。
说鲁肃是上校参谋长,这也是有历史依据的。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东吴方面的司令官是周瑜,孙权给他派了助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鲁肃无疑是一个好参谋长,他的战略眼光长远而又独到,却从不抢周瑜的风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鲁肃都是东吴战略战术的筹划、建议和执行者,但是拍板人一直是周瑜或孙权,鲁肃很谦逊地在私下里提建议,从不越俎代庖,也不把主公和上级的功劳据为己有。
如果鲁肃不在四十六岁英年早逝,孙刘联盟就不会那么容易破裂,三国历史也有可能改写,起码偷袭并斩杀关羽这种事情,鲁肃是一定不会做的。
要是评选三国最称职的三位参谋长,鲁肃是绝对有资格入选,能跟他一较高下的季汉谋士,也就是法正庞统二人而已,参军蒋琬和费祎虽然后来升任大将军、大司马,但是他们跟鲁肃、庞统那一拨人相比,还是差了很大一个档次。
前面咱们说过,诸葛亮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参谋长,这是因为刘备打仗从来不带他:入川之战,参谋长是庞统;汉中之战,参谋长是法正。
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前期基本相当于荀彧,建安元年开始,就基本相当于曹操和司马懿了——咱们说的是权力,不是人品和行事风格。
诸葛亮和庞统同时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但是分工不同:诸葛亮主要“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庞统则建议刘备图川,并在进军西川的时候担任了参谋长。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刘备找了三个战略大师,诸葛亮帮他据有荆州,庞统帮他巧取西川,法正帮他夺占汉中,可见任何时代的战争,也都是精英人才之间的竞争。
三国六大顶级谋士,咱们在曹操、刘备、孙权阵营各自选出了两个,这六人谁是最称职的参谋长,就得由读者诸君来下最后的结论了,半壶老酒只能给大家提一个建议:评选最称职的参谋长,我们可以拿四野的刘上将来作参考——数千年来,像他那样优秀的参谋长,实在是太少见了。
三国时期这六大参谋长,各有所长,也都各有所短,真正挑不出太大毛病的,可能也就是荀攸、庞统、鲁肃三人而已,毒士贾诩十分蔫坏,法正有些嚣张,张昭是既暴躁又怯懦。
这就麻烦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级别比参谋长高,郭嘉的级别比参谋长低,三国最佳参谋长的桂冠,应该戴在谁的头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