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历史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以史为鉴,结合对生活、社会的看法,领悟、理解历史知识;教师需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纵观古今中外,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价当代社会现状和历史事件,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塑造历史核心素养,形成独立、端正的人生价值观,用历史思维的视野去看世界。
初中核心素养与历史能力要求
培养满足社会快速发展需求的人才是当今教育的第一任务,与历史教育息息相关。初中历史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行了简单介绍,是对历史的传承和见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等观念是历史教育的目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具备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素养,以唯物主义的观念和视野看待并理解历史发展进程,突破当前历史教育脱离社会现实的现状,使历史教育中的“教”和“育”实现统一。
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学生从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方面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是当代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塑造历史核心素养。终身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
历史在中考中所占比例较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考试为导向,导致初中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体,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等,是学生对历史学习欲望不高的原因之一。
因此,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为落实教育目标,教师应改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独立探究、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未来竞争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式
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是教师的任务。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在学生了解历史史实之后,引导学生对此展开小组沟通,并分析理解成果。而评价学生讨论结果,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则是教师的任务,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解决难点、重点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求知欲,从而积极自主地探究历史知识,成为学习、课堂活动的主体。
其次,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做到敬畏历史、以史为镜、古为今用、鉴古知今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以历史资料为学习依据,用历史思维的视野学习和看待历史,发现历史发展规律,以唯物史观的视角看待事情、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独立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语
历史在教育中占据特殊地位,对国家文明的传承、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等方面作用显著。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对奠定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础,为之提供思想和知识保障,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推进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影响巨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