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 立足本土 提升教学 服务社会
6月21日上午10点,在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太师楼402室举行了“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启用仪式。出席仪式的有赵介平副校长、科研处赵志刚处长、图书馆曹卫芳副馆长、政史系吉明亮、吴红霞副主任及政史系全体教师。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启用仪式由吉明亮副主任主持。吉明亮副主任宣布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启用仪式开始。首先由吴红霞副主任就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的建设目的、目标、内容、形式、思路等内容,向与会领导老师做了汇报。
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的创建缘由是基于展示“地方优秀文化进课堂”课题成果的需求,进一步开展地方优秀文化研究的需要,学校图使馆建立特色资源库的需求,发挥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功能的要求。2017年初,由政史系联合科研处、图书馆一同向学校提出建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的申请,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资料室选址在学校太师楼402室,目前资料室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备,收藏了学校图书馆现有的地方文献图书资料,展陈了“地方优秀文化进课堂”课题部分成果,布置了“山西民间游戏资料”专题展。
政史系在科研处的指导下做出了“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建设规划”。资料室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具有晋中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的资料室。重点收集晋商文化、历史沿革、重要人物、社会生活与变迁、民间传说与故事、村史族谱、集镇庙会等资料,加大对于正在消失的区域文化资料的保护与整理,探究晋中地区的晋商兴衰、民风民情、乡村生活、民众意识、人口资源、发展规律等问题。发挥地方高校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资料室的资料来源是在学校图书馆现有地方文献和“地方优秀文化进课堂”课题成果基础上,采取采集、购买、捐赠、加工等途径不断丰富充实资料室。资料以文本、实物、音频、视频、多媒体等形态呈现。资料种类包括书籍、论文、课件、碑刻、字画、照片、讲座、手稿、地图、档案等。资料室的运行管理是政史系与科研处、图书馆合作共建。图书、资料全部由学校图书馆登记造册,为学校固定资产,资料室定期向学校图书馆报送图书资料流通情况。科研处指导建章立制,引领和要求成员做研究、出成果。政史系负责日常管理、运行,成员为政史系教师,托依“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
资料室正式启用之后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不断充实完善资料;构建合理的研究梯队;聘请地方文化人士,整合校内外研究资源;凝练研究方向; 广开申报课题渠道,依托课题开展研究;通过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参加学术会议,组织召集研讨会,加强与高校、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地方文化人士的合作交流。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主动沟通与应用部门、政府部门的联系,向有关部门提供若干重要的调查和决策咨询报告,以此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努力产出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面向地方政府和社会,积极进行成果应用和转化。
目前已经与榆次区政协文史办合作,我们教师为其刊物《晋商文化研究》供稿,下一步开展课题项目的合作研究;联系了晋中晋商研究四大家之一的赵荣达教授,教授将把自己的研究资料捐赠资料室;与榆次区使赵村合作,为其编修村志提供专业服务。
启用仪式上,科研处赵志刚处长对政史系近年来的科研工作给予表扬肯定,指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的筹建就是一大科研成果;并希望政史系教师托依“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取得更多更好的的成果;还提出应该加大对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的宣传力度,让校内外人士广泛周知。图书馆曹卫芳馆长祝贺资料室正式启用,表示图书馆一定鼎力支持配合资料室的建设发展。最后赵介平副校长致辞,他说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的建立启用是我校内涵建设的一大成果;对资料室以后的建设发展提出了十六字要求和希望:长期坚持,持续推进,立足学校,融入社会。
上午10点半,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室启用仪式圆满结束。会后领导老师们兴致勃勃地浏览了资料室的图书展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