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提挈式导语。这种导语的设置是对该导语覆盖下的题目内容的高度提炼与概括,一般就题论题,不具有对其它题目的普适性。如2007年选择题第9-10题的题组导语:14—16世纪,西欧逐渐告别了中世纪,中国仍然在封建道路上缓慢前行。导语直接把中国和西欧两个不同地理区域置于同一时空下进行对比,触发学生从“制度”上思考。第9题,命题人通过明太祖制定的男子帽式,考察考明朝加强专制皇权的历史事实;第10题,则以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语录,考察西方人文主义和近代资本主义思想的兴起。在第9题中,命题人又单独设置了一个小导语——服饰是—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这一部分既可认为是单独导语,也可理解为第9题的题干。但笔者更强调它的独立性,属于单独的导语部分。此导语实际上又开辟了导语的另一个形式——方法点拨式导语。综合来看此题,大导语为史实,小导语为历史研究方法,二者相辅相成、有机融合,体现出了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灵活性,这种命题规范对后来高考题产生了重要影响。2023年第17题以选择性必修三“印刷书”知识点作为背景,小导语为“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既历史地、辩证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点明了历史中书籍的双层作用,又分别对应题目的两则材料和设问,达到了命题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种,方法点拨式导语。顾名思义,即命题人通过导语对考生答题进行点拨提示,这种提示主要涉及历史研究方法、史观方面。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说:“任何一门学问、学科,都是研究一种特殊的对象的,因而也都有它自己的特殊研究方法……历史学研究是将人类社会发展演变作为对象,当然有它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新高考以来,山东卷特别注重历史研究方法的考察,属于是继承传统。此类导语相较于前者价值更大,它代表了高考命题人所关注的历史研究方法观念,为教师教学和考生备考提供权威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导语还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其考察直指当前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的灵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近年来,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历史研究方法、史观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中。下面可以看这样几个例子。
2007年选择题第12、13题导语为:诗歌、图像都是鲜活的历史,它们生动地向我们讲述着社会的变迁。用图片和诗歌检验了考生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对应当前新高考中“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下两题亦对“唯物史观”有考察。2020年山东新高考第19题导语: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试题通过咖啡馆的历史演进变化,以小见大,反映英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情况,对考生唯物史观的掌握情况进行了重点考察。2013年29题导语为: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此题以美国杜邦公司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考察了两次工业革命乃至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此同类型的题目还有2015年第23题(导语为: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同时山东卷也是较早考察运用“以诗证史”史学研究思想的省份。陈寅恪先生关于此思想有过一段经典论述: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把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于时代人物之关系、地域之所在,按照一个观点去研究,连贯起来可以有以下的作用: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新高考和新教材都比较重视该思想。比如新高考2022年辽宁卷第5题: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表1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诗句
历史现象
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土地利用率提高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
赋税征收货币化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
雇佣劳动普遍化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人身控制的减弱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 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中“问题探究”栏目亦是印证。
第15、16题组的导语为:在人类历史由分散到整体的发展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从世界史观或全球史观方面进行引导。第15题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巧妙地融合了中外历史基础知识,有效检测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同时此题也开启了山东历史高考题情景式试题的先河。第17题则考察了冷战背景下的中美关系。主观题第33题的导语为: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这实际上是对历史研究方法的提示。其表达的意旨和当前学科素养中的“历史解释”不谋而合。“历史解释”培养目标中指出:通过学习历史,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再如2015年选择题第19题,导语设置为: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其导语的设置具有画龙点睛作用。试题以新中国历史学研究内容特点为依托,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四个事件的性质、进行方式进行了考察。既考察了唯物史观这一重要史观,又考察了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知识,是典型的既考方法能力又考知识的经典题目。因此2020年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中,此题的变式版第10题一出场,便让笔者想到了此题。2015年第40题导语设置为: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本题设置三问,考察了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最后两问,通过两个书目的设置情况逐渐向导语靠拢,即历史学者对历史事物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会直接作用于对研究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如果用联系的观点审视19题和40题的导语,二者呈现出的是一种前呼后应的“链式”关系:时代和社会环境影响史学研究,史学研究方法则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评价。该导语的价值在2020年山东新高考第二次模拟试题的第10题中再次题现出来,可以说是“伏笔千年”。无论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实令笔者感到惊艳。
尽管方法点拨式导语“已为陈迹”,目前新高考不再设置,但其价值要远远大于提挈式导语。是否还会出现我们拭目以待。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山东卷导语的设置是非常成功的。一方面,无论是主观题和客观题都难以史料为依托,而高考中的史料一般源自教科书之外,有时还要创立新情境,考生应试压力陡然上升。导语作为题目的中心句,能够有效的避免应试环境下材料的突兀性,提高试卷的友好度和科学性。形象地来说,导语相当于中药的“药引子”,它从知识和方法的点拨上、学科素养的培养上,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上,给予考生极大的人文关怀。当然,它的价值不限于此。无论是研究高考、日常教学,还是考生复习备考,这些导语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总之,山东卷导语的设置较好地发挥了高考的导向作用,体现了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对于推进山东新旧高考衔接、新高考试题改革和转型发挥了重要的独特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