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著作《变动的城市》(Cities on the Move)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出版,这是“汤因比著作集”的最新一种。汤因比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先后任职于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和英国外交部等机构,1947年3月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历史研究》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不仅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还为后世读者思考人类历史留下了许多启发。他的学术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一反国家至上的观念,主张文明才是历史研究的单位,以人的生老病死,来喻指和解释文明的兴衰与死亡。
在《变动的城市》中,汤因比将目光从文明转向了城市。如同他在《历史研究》中研究文明的做法,将城市分为城邦、首都城市、圣城、机械化城市、世界城市不同类型并进行分析,关注城市形成、发展、演变、爆炸性扩张的悠久历史。他富有预见性地指出了城市化可能带来的巨大问题,一方面对此感到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就如何应对城市化提供指引,那就是对比世界城市与历史上其他类型城市的相似性与差别,以此帮助人类更好地在未来生存。在汤因比的分类中,城邦,主要指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具有主权国家性质的城市,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包括腓尼基、米利都、科林斯、雅典、威尼斯、热那亚、比萨、汉堡等;首都城市,主要指仅仅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并不具有主权国家性质的城市,这类城市基本属于一个足够大的国家,比如古代大一统中国、埃及、罗马、波斯、阿拉伯等帝国的首都;圣城指具有宗教性质的城市,比如耶路撒冷、麦加、伯利恒、奥林匹亚等;机械化城市是完全不同于以往各种类型的城市,缺乏宗教性、飞速成长、聚集制造工厂与商贸市场都是它的特性,比如工业革命以来在欧洲、北美等地兴起的城市;“世界城市”(Ecumenopolis)则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以超大都市的集聚为代表,象征着人类城市发展的未来,汤因比认为随着城市化推进,未来的世界城市将会遍及全球,而生活在其中的人类任重道远。
《变动的城市》有别于汤因比既往著作,是他晚年在城市发展状况的刺激下转向城市研究的体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战后经济复苏、人口膨胀以及随之而来的城市化推进,人类世界逐渐进入超大规模城市、大都市群发展的时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型都市群,巴西、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有巴西利亚、卡拉奇等城市的建造活动。然而,这种激进的发展之下,却产生了发达国家城市与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失衡、城市中破败与混乱的贫民窟等问题。汤因比在环球旅行中目睹了上述情形,再加上受建筑规划学家康斯坦丁·道萨迪亚斯影响,他接触到城市规划、人居环境等领域的新兴研究,因而把城市作为对象,尝试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观察城市历史。
书名中的“变动”,源自汤因比对不同城市类型特征的总结,反映出汤因比对城市环境变迁的关注,这构成了本书的重要主旨。在他看来,机械化城市以前的城市都是“静止”的,即城市规模是稳定不变的。而自机械化城市开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以至于城市开始从原有中心城区向周边扩散,打破了原有的不变状态,走向变动不居。城市的无限制扩张,尤其是汤因比所生活的伦敦城市环境的破坏性变化,引起了他的忧虑,他目睹城市的爆发性发展,反思城市的历史和未来,对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交通不便、人口迁徙、居住条件不平衡、环境污染等问题表现出深刻的忧虑,认为人类利用卓越的技术创造了新的生活环境,却反过来成为人造环境的牺牲品。
汤因比采取的办法是以史为鉴,把城市作为观察人类历史的另一个重要单位,通过梳理城市发展过程的特点,为20世纪“城市的爆炸性扩张”提供智慧启迪。在《历史研究》等代表作中,汤因比将人类划分为不同的、相互独立的文明,认为每一个文明都在经历起源、成长、衰落的过程,由此表达出对人类命运的宏大关怀。同样,延续这一方法,他认为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统一化的过程,是实现人类合作的历史研究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因此把城市分成五个不同的类型来探讨。比如,他以古希腊、罗马时期诸多城邦为例,分析交通、城市与食物原产地的距离、自然地理等影响城市发展的要素;他以中外著名的首都城市为例,分析影响首都城市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他以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为例,分析近代以后城市形态的新变化。总之,汤因比追溯和回顾了城市的历史,以此为他对“世界城市”的分析提供扎实的基础,而划分成五种类型的做法,也有利于读者清晰地看懂这一历史过程。著名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在《阿诺德·汤因比传》中对此作出肯定评价,称赞《变动的城市》代表着汤因比对人类聚居学研究的贡献,体现了汤因比的一个优点——努力在历史与地理的混乱中寻找可理解的规律。
在本书出版时,汤因比已经81岁,这位老人在《变动的城市》中寄托的忧思,值得我们重视。可以看到,尽管汤因比写这本书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约半个世纪,但他提出的城市化问题具有超越时间的持久性,在今天依然值得思考。中国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城市化之路,中国也正在形成和发展超大城市群,如何从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历史吸取经验,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汤因比在书中的提问“人类的本能够承受住生活方式如此剧烈且快速的巨变吗?”,值得我们去深思、去行动、去提供合理的答案。
疾病、战争、灾害等重大问题的来临提醒着人类:人类常常专注于自身向前的发展,却总是忘记回头总结和反思。而富有卓见的人往往能先人一步地树立起忧患意识,就人类共同体如何吸取前车之鉴作出警示和预言,就像汤因比在《变动的城市》中所做的那样。他在全书的最后,将城市化问题上升到人类如何应对共同灾难的高度:人类历史已经证明,当面临巨大灾难时,可以带来希望、帮助人类度过难关的品质,是人类天性所蕴含的适应力,就像人类在历史上更早的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精神革命当中所表现的那样,他们经历了更加严峻的磨难,却成功地生存了下来。对于当今的人类来说,只要能够效仿人类祖先,展现出勇气、远见以及创造力,就能够像祖先一样实现自救。
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永不过时,作为经典的汤因比著作,值得继续阅读和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历史研究》为代表,推出了汤因比的一系列代表作,近年更致力于挖掘其未引进的作品,比如2019年出版的《文明的接触:希腊与土耳其的西方问题》《中国纪行:从旧世界到新世界》,2020年出版的《交游录》《亚洲高原之旅:文明的兴亡》。以现在这部2021年推出的《变动的城市》为代表,挖掘历史经典的工作仍将延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