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这个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非常的熟悉,至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是耳熟能详。不错,阿司匹林在当下最让人熟识的可能就是它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的作用。不过作为医学史上的三大经典药物,阿司匹林也是一位实力强劲的多面手,至今为止它仍然是世界上被应用做广泛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达特茅斯医学院的John A. Baron教授曾说过一句经典:“假如我将身处荒岛,如果选择随身携带某种药物的话,那么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阿司匹林(aspirin)”。1899年的3月6日是德国化学家霍夫曼(Felix Hoffmann)申请“阿司匹林”专利的日子,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吧。
从柳叶到水杨酸,神药早就在人类的周围
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写道:“柳叶…小儿丹毒。用柳叶一斤,加水一斗,煮取汁三升,洗患处。一天宜洗七、八次…”这恐怕是我国关于柳树叶的消炎功效最早的文字记载。而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也有人记录了柳叶止痛的功效。这说明,柳树叶所含的某一种成分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经过后来的药学家和化学家们的不断努力,终于从柳树皮里分离提取出了有效成分水杨苷(salicin,C13H18O7)。而后又进一步提纯,得到更强效活性的化合物水杨酸( Salicylic acid, C7H6O3)并实现了人工合成。
至此,阿司匹林的前身,水杨酸制剂被投入临床使用。不过人们很快就发现,这批新药虽然抗炎镇痛效果不错,但是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却也不小。一些患者在忍受着水杨酸奇怪的味道服用后,却出现了恶心、呕吐甚至是胃溃疡、酸中毒等不良反应,治疗体验较差。
因此在那个年代,虽然水杨酸制剂已经开始被应用于风湿病或关节炎等患者的身上,但其强烈的味道和副作用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阿司匹林的诞生缘于医生的孝心
阿司匹林的专利申请人,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的父亲就是一位关节炎的患者,为了使父亲能够尽快服用安全、顺口的药物,他励志要攻克水杨酸这道难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们的团队通过给水杨酸分子加了一个乙酰基,而后形成的乙酰水杨酸完美地给出了答案。这个乙酰基在后世看来简直就是画龙点睛,它可以中和水杨酸的烈性,起到保护胃粘膜等作用,提高了药物的整体性能。
经过大量的动物和人体实验,这款药物在被发明的第二年,也就是1899年3月6日,正式申请专利注册,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Asprin)”诞生了。
Asprin取自乙酰基(Acetyl)和灌木绣线菊(spireae,水杨酸的来源)之意,不出意料的,这款药物已经发售就广受好评,德国拜耳公司也因为它赚的盆满钵满。虽然后期历经产权风波,和研发团队黑料,但阿司匹林的强劲势头一直延续到了今日,而霍夫曼的孝心也被大家广为称赞。
不过有人会问,阿司匹林树立了三大经典药品之一的形象,仅仅是因为它解热镇痛的作用吗?当然不是,阿司匹林能够称为医学史上的常青树,除了自己本身优秀以外,也要归功于医学、药学的发展。通过科学家的不断研究,阿司匹林的药效不断被开发,时至今日已然成为了临床用药的多面手了。
阿司匹林走上神坛
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常被称为解热镇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在投入临床的初期主要因其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被用来治疗关节炎、感冒、流感等。但在当时关于阿司匹林,或者说水杨酸制剂,为何有此功效,并无定论。
真正让阿司匹林走上神坛的是英国科学家约翰·维恩(John Vame),他同普利斯希拉·派普尔教授于1971年发现了阿司匹林止痛消炎的机制:这一类水杨酸制剂可以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缓解或消除有其所致的发热、疼痛和炎症。
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于前列腺素合成的干扰其实要归功于它对于一种叫环氧化酶-1(COX-1)的物质生成的抑制,而COX-1正是引起人体内血小板聚集的关键酶。所以说到这里大家就应该理解了,现在做完心脏支架手术的患者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就是因为它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作用。
阿司匹林抗血栓的功效让它成为了大血管手术术后必须要坚持服用的药物之一,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血管再次阻塞的风险。而维恩教授也因为这个重大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此后医学界对于阿司匹林的研究并未停止,时至今日,人们又发现了阿司匹林更多的功效。除了传统的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抗血栓外,人们至少还在以下场景应用到了阿司匹林:
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防;
2.乳腺癌的预防;
3.女性不孕的辅助用药;
4.黑色素瘤的预防;
5.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因此称之为神药,似乎一点也不过分。
写在后面
阿司匹林自申请专利距今已过去一百余年,它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始终相伴,相互成全:它的出现解决了很多医学难题,而医学科学的发展又为阿司匹林解开了层层面纱。不过吴医生也要在这里提醒各位,虽然称为神药,但我们在平时的应用中,一定要注意遵医嘱用药。阿司匹林发展到今天,依然不能完全避免出现损伤胃黏膜、影响中枢系统、造成肾脏损伤等毒副作用,所以有这么一句话:神药虽好,胡吃、乱吃,副作用跑不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