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2023年5月30日上午,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六号”发射圆满成功。与此同时,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也宣布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自古以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歇。“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对我国航天事业意味着什么?从“世界航天第一人”万户到“中国首飞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再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六号”,我们不断探索太空的动力又从何而来?科幻小说中的描绘能否变成现实?关乎太空伦理的问题又该如何面对?
《一起来唠科》邀请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王一对话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副主任周炳红、科普影视编剧/导演汪诘,围绕“神舟十六号”飞船的发射,探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科幻,共同畅想太空探索的无限可能。
一、聚焦“神舟十六”:航天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太空电梯仍需努力
王一:5月30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两位老师观看“神舟十六号”发射的感受如何?
周炳红:此次发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位航天员是具有博士学位的载荷工程师。另外此次发射非常平稳,也意味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成熟的阶段。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从左至右:桂海潮、景海鹏、朱杨柱)(图源:中国载人航天CMS)
从早期的提心吊胆到现在的相对放松,我对于载人飞船发射的感受还是经历了较大的一个心理变化,毕竟航天实践的历史过程中也确实发生过一些意外情况,航天员因此牺牲。
科马罗夫,史上第一位因载人太空船罹难的太空人(图源:网络)
汪诘:不同于最早“神舟五号”的全民瞩目与紧张,“神十六”的成功发射在我看来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作为一名航天爱好者,其实就像在观看杂技运动员表演,我们虽然紧张也觉得危险,但会有一种“都演过100次了,第101次肯定也不会失误”的心态。
神舟十六号发射现场(图源:新华社)
王一:外行可能更多地是“看热闹”,而内行看门道,周老师作为行家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本次载人航天任务有哪些看点?相比过往的飞船,“神舟十六号”飞船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有哪些变与不变?主要的技术突破是什么?
周炳红:本次搭载“神舟十六号”的“长征2号F”载人火箭的逃逸塔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同时具有点火快、推力大、安全性高的特点,能够较好地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第三批航天员包括载荷工程师、航天工程师,这意味着航天员的训练强度有所降低;同时也反映我国载人火箭飞船的舒适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相较于美国、俄罗斯上百次的发射经验,我国仅用了11次发射,就已经在技术水平上与其基本持平。
王一:看完神舟发射,再回顾科幻作品,如天梯、地球车站、空间驿站等一些较为超前的概念,它们的建设有望成为现实吗?
汪诘:目前来看,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条路径是“廉价航空”即“可回收火箭”,像坐飞机一样拥有固定的往返航班;另一条更值得期待的路径便是“太空电梯”,这同时也是技术上可行的方法,已有较多学界的严肃论文在进行讨论研究,随着《流浪地球》等科幻作品的热播,“太空电梯”也被大家熟知。
“太空电梯”最早由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在美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天堂的喷泉》中被人们熟知,然而现在我们距离真正的“太空电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流浪地球2》太空电梯(图源:豆瓣)
关于“太空电梯”,最重要的就是那根“缆绳”到底用什么东西做?如何才能做出那么长的碳纳米管?太空中的配重又从哪里来?能否使用太空中的星星或是收集太空垃圾作为配重?又或是直接在月球上建立发射基地用于太空电梯站的建造。
我认为“太空电梯”建成的那一天,人类才能够真正实现廉价进入太空。关于时间的长短,我觉得技术有时可能是爆炸式发展的,一旦人类发现“太空电梯”具有巨大利益前景或现实需要的时候,很有可能全世界联合起来加快“太空电梯”的进程。有时我们还是要抱着一点科幻和奇迹的心态,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航天事业的投入与回报并不成正比,但全世界大国都愿意斥巨资发展航天事业,这本质上还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只要人类的好奇心不灭,就一定会有一群人执着于要走出地球到遥远的太空看一看,看看作为人类到底能够走多远。
我认为,一个失去好奇心的民族,就不可能建成科技强国;一个不热爱仰望星空的文明,也不可能赢得宇宙大社会的尊敬。
二、中国太空文化:从神话到科幻,从万户飞天到太空旅行
王一:航天工业是国家科技力量的体现,但同时也融入了许多文化的元素,比如西方有阿波罗、泰坦等,我们中国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天宫、神舟、嫦娥、祝融……这些具有前瞻性的太空探索行动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哪些特有的情怀体现?
汪诘:航天代表着未来,神话意味着古老的过去。我们把古老的过去和现代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古国,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样的赋名既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支持,没有一丝违和感,又注入了鲜明的文化特色。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名就出自屈原的《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中国人对于宇宙自然的追问从未停止,一直持续至今。
王一:中国古人是如何想象与探索太空的?
汪诘: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张衡“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虽然中国古人有对宇宙大地结构各种各样的想象,但没有任何著作里提到地球是圆的,这是一个遗憾,“地球是圆的”说法是后来从西方传来的。
其实所有文明对太空和宇宙的想象都类似,认为上面住满了各种各样的神,一直到哥白尼时代以后才开启人类对天文学的真正认识。尤其是到了伽利略能够把望远镜伸向天空的时候,人类才真正打开了对整个宇宙的认识,距今也才三四百年的时间。
万户,明朝人,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图源:网络)
王一:从世界航天第一人“万户”,到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中国航天发展至今,有哪些里程碑式的节点?
周炳红:我国载人航天主要迈过了四个台阶。
首个台阶便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进入太空;第二个台阶是实现航天员出轨道舱进入太空行走,这说明宇航员航天服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都有了质的飞跃;第三个台阶是太空中的交会对接;第四个台阶是滚动式发射运载火箭和飞船,因为接下来十年都有航天员在空间站,如有紧急情况需要马上进行发射,这对技术的要求极高,这一个个台阶的不断跨越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
同时,载人航天离不开火箭的助力,中国火箭事业的开端从钱学森讲起,钱学森先生的学识与在海外的经历使得我国一开始就站在了世界火箭研发技术的前沿。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钱学森回国后,做出的第一个规划就是发展导弹事业,因为导弹技术与火箭技术是相同的。
钱学森(图源:央视新闻)
火箭与导弹是国家力量的象征,关键在于导弹能够运载核武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保证。每次国庆阅兵最后一个方阵一定是战略武器,也就是导弹,“长征二号”火箭就是在“东风五号”导弹的基础上改装而成的。
由于我国运载卫星的需求比较有限,所以一直用70多吨推力的四氧化氮偏二甲肼燃料的发动机,因为该燃料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这样导弹作为战略武器就可以随时发射。从导弹起步,到“长征二号”后就铸造出了各型火箭,主要从纵向加级,横向捆绑的路线来进行发展,由二级火箭升级三级火箭,就能够打高轨的卫星,推力不够就捆绑助推器,刚刚发射的“长征二号F”就捆绑了四个助推器,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运载火箭的潜力。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图源:百度百科)
21世纪以来,我们开始发展新一代的运载火箭,以液氧、煤油、液氢作为燃料,成功过渡到空间站和载人航天的时代。而现如今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大规模、常态化、低成本的航天发展时代,包括火箭的重复使用技术、导弹改装技术的开发研究等等。
王一:进入航天新时代后,我们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有哪些位于世界前列甚至领先世界的技术吗?
周炳红:首先是独立建造空间站,其次还有2019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此外,我国开始了有望成为世界第一的一系列空间探索规划,最重要的一个是希望在2030年左右,代表人类第一个从火星取回火星土壤样品,另外还有在2030年之前载人登陆月球表面,在2030年左右建设月球基地等等。
王一:在5月29日举行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近期,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各位怎么看?宇航员登陆月球表面对科学发展乃至于人类发展有哪些意义?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新闻发布会(图源:央视)
汪诘:“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总有一天我们人类要走出摇篮”,我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智慧文明,总有一天要离开地球,飞向星空成为一个星际文明的物种,月球就是人类离开“摇篮”必不可缺的一个跳板。
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俄罗斯和苏联的火箭专家和宇航先驱,有
甚至可以说,几万年以后,人类文明真的成为了太阳系物种,甚至银河系物种,那时候的科学史专家可能会非常庆幸我们的地球拥有一个月球这样子的卫星。纵观整个宇宙文明,发现整个宇宙里的智慧文明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类叫快速宇航,即快速进入宇航时代的文明,这一类文明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的母亲星球周围有一颗像月球一样的卫星。
首先,月球是我们进入太空的一个踏板,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在月球上发射航天器的成本就会比在地球上低很多,而且月球不像小星星那样小,它可供我们在上面建基地,另外还有足够的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宇宙是一个太平洋的话,那么月球就好像是在这片海洋中的一座宝岛,人类可以利用这座“宝岛”进行深空。
王一:其实我们普通人也非常向往未来能够到太空看一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表示神舟飞船可用于太空旅行,我们普通人离太空旅行还有多远?
周炳红:首先,“普通人”是指身体条件上的普通人,也就是对身体条件没有太苛刻的要求,不需要经过极其严格的训练,现在的火箭经过不断的改进,在升空过程中不会发生过于剧烈的震动和产生不良的身体症状,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可以进行很好的控制,飞行条件较早期舒适很多,所以现在看来,其实只要拥有足够健康的身体条件一般就能够进入太空。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成本能有多“普通”。美国现在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一张门票大概是5000万美元,这只有世界上极少数的富翁才有机会进入太空。太空旅行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商业资本的支持,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技术、燃料技术的研发难度与成本都是极高的。
三、宇宙探索追因:寻找地外文明,推动人类自发升级
王一: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人类对于太空的想象与探索从未停止。人类为何如此执着于探索宇宙?人类进入太空,将怎样影响人类的世界观并影响人类进程?
汪诘:越有挑战性、越需要花巨大努力才能完成的事往往对于人类越具有吸引力,当人类为之团结起来努力奋斗的时候,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快感和体验,航天探索是在所有“人类想干成又不容易干成”的事情中最难的一种,正是这种巨大的挑战和由挑战产生的动力促使着人类文明不断前进发展。
周炳红: 除了寻找地外文明,在千万年后人类如果灭亡如何向宇宙证明我们曾经存在过,这也需要通过航天技术进行遗迹的建造,在太空中留下我们的足迹,显示人类文明的曾经存在。
王一:有评论认为,人类需要一种全新的太空探索伦理,而不是将火星和月球当作征服和定居的地点。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如何理解太空探索与殖民的关系?当人类成为来往于地球和太空之间的物种,人类还是人类吗?
《流浪地球2》剧照(图源:豆瓣)
汪诘:我认为这仍然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赓续,因为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根源于人类。
例如如今AI技术发展飞快,所谓“AI觉醒”在我看来是必然的,人拥有意识,人造出来的足够复杂的机器就一定也能够产生意识,此时的这个机器人“变形金刚”仍然还是人类,可以将其看作是人类进化成了“变形金刚”,而并不是AI毁灭了人类,这是抛掉我们人类躯壳的一种新形态,但就像我们仍然是哺乳动物、脊椎动物一般,变形金刚依然是人类文明,只不过换成了硅基的躯壳。
更直白地说,就像把意识上传到云端或计算机中,意识发现自己的身体成为机械,但作为人类的思想、记忆仍然存在。这是人类自发的升级,是自然选择的力量,也是自然选择的必然。
周炳红:关于AI与人类的关系,另外一个观点是机器为人类所构建,被人类赋予了目标,我们把好奇心植入机器人,设置其目标就是探索宇宙的规律,直到人类灭亡、地球毁灭甚至宇宙都不复存在了之后,它仍在继承着人类的好奇心,以更高等级“神级文明”的形态存在。
除此之外,在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设想中,AI机器人也将帮助甚至代替人类前往外太空,与人类进行信息沟通,不断扩展人类的足迹。
嘉宾信息:
整理:许荣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