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加接近历史真相,其实正是如何探寻历史真实性的历史哲学命题,我就试着尽我所知,答一下此题,如有不当之处,欢迎讨论指正:
首先需要明确一下历史研究者的定义,由于不是历史专业的,所以就不从内涵性质角度切入了,而且自身历史哲学功底不扎实,还没有资格对这个概念下定义。那么我就从外延部分动手,排除几个我所认为的不应当是历史研究者的人群:
1.历史记录者:包括古代王朝的史官、以及民族国家化以来的政府机构组成之档案局档案员,剔除这部分人群所附着的行政性、政治性;
2.历史演义者:包括历代写作历史通俗小说、传说、传奇的,以及现代的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者,剔除这一部分人群所附着的文艺性、通俗性;
3.历史教育者:包括中小学学校的历史学科教师,剔除这一部分人群所附着的教育目的性;
剔除掉上述三部分人群所附着的杂质,才是比较纯正的历史研究者。反过来讲,历史研究者可以对上述三种人群的文字作品进行研究,但必须审慎,必须小心的剥离掉这些人群所附着非历史学科动机。
剥离掉这三层(行政与政治利益、文艺与迎合通俗、教育目的),那种没有政治利益背景歪曲史实的、不为通俗易懂而委屈史识的、不为教育目的而扭曲史观的,就是较为纯正的历史研究者。【尽量保证历史研究者的纯粹性,是追求历史真相的第一要件】
但是,问题在于,没有哪一个史家,能够纯纯粹粹是历史研究者,换句话说,每一个史家其实都是由不同比例的记录、教育、演义、研究四大性质组合而成的。毕竟,人终究还是主观的、局限于时代、阶层与利益集团的。那么如何在这种背景下,使得历史学科能够像其他现代学科一样,一代人站在一代人的肩膀上,不断接近历史的真相呢?这是题主的疑问,也是历史哲学领域的历史真实性命题。
在史家难逃主观性瑕疵的前提与史籍文献真伪杂陈的现实下,怎样接近历史真实性,其实正是现代历史学科发展的起点所在。
这样就对历史学科的工具,有了旺盛的欲求。
因而各种学科内外、古今中外的历史学科工具也便应运而生。
是的,正是学科工具或者说实证主义所谓的证据,使得历史学科能够有自信的宣称:本尊在不断走向历史的真相!
下面就从我比较熟悉的中国历史领域,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各种历史学科工具与证明方法
①考据训诂法:清代学术对于我国历史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其“汉学风”对于考据训诂的重视,这种态度上的重视所对应的努力,便是清代考据学家对于古代典籍的大规模整理。使得民国时代的学术大师得以有一个很整齐的古代典籍体系,去伪存真,实现了民国时期现代中国历史学的奠基。所谓考据训诂,就是利用对于各个时代典籍所用语法、文风、文体、用词、语音时代性的把握,来判定典籍究竟处于哪一个历史时期,进而判断一些历史记录的真伪与先后。
②文献参照法:同一时期的历史,总有各种各样的文献记载(正史、杂记、实录、档案)可以去对比分析出结论;再不济,可以在文学作品里选取材料进行辅助佐证;再不济就到别国别文字里去搜索对照(比如京沈故宫满文老档、朝鲜史书对于明清史的佐证;唐代文献对于印度史的佐证);再不济就像裴松之一样把自己辨别不了的史料都列到三国志注里,让后人去根据别的史料对照解决。
③历史地理学:国史历史地理学奠基者谭其骧老师,出版过一套八册《中国历史地图册》,算是这一交叉学科最有名气的一例了。历史事件不都是发生在地理学科所研究的海陆上么?那么好,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历史事件都放到地图上来,根据《地理志》、《地方志》等文件、考古地质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把历史地理图画细,把不同时期的历史地理图画出来,把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区划放到一张图上去对比,交错运用史地知识,核对文献记载。
④考古学:以物理、化学、地质知识为工具,对古迹、遗迹、地下文物进行考古研究。比如碳测定,确定年份(比如对远古发掘的年代测定)、地质层确定遗迹与城址年份(比如城摞城的开封城)、殷墟周原的发掘确定商周时代的政治制度与历史事件(青铜器铭文)、出土墓葬文物确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墓葬壁画与陪葬品)等等。
⑤天文学:由于日月食(全、偏)、五行位置、超新星爆发等天体现象是可以推算的,所以历史学家与天文学家可以联手对某一次历史记载中的天体现象进行测算,得出结果便可确定年份,进而推断出围绕这条记载的事件之真实性,比如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对于西周诸王的享国年份的确定。
以上
只是列举,相信还有很多我未曾了解到的,或者我未曾总结好的。
【总结部分】
历史研究者自身的纯粹性自律、后代历史研究者对于前代历史研究者所附着杂质的剥离(司马迁就附着着汉代儒学的观点、钱穆就附着着新儒学的观点)以及其他学科其他理论体系对于历史的研究交流(比如新制度经济学派史观、新儒学史观、马克思主义史观、社会达尔文主义史观),作为历史研究的主观因素,是永远无法纯粹排除的。所以,需要历史学科动用一些诸如我在本文列举的种种其他学科做工具、证据来证明或证伪一段史料,这就是现代历史学科对于历史真相追求的新突破。
【升华部分】
①有了主观上的自律和客观上的实证工具,其实还是无法达到历史的真相,毕竟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完美的论证也只能做到无限接近而已。那么历史学科的意义何在?历史哲学的使命何在?
②私以为:不断接近过去发生在人类身上的真相,正是历史学科研究的趣味与意义所在。这种接近真相的探索感、求知欲,支撑起了一代代历史人像开掘矿藏一般地探索历史。这种或兴趣或学术的探寻,是人类对于自身过去的求知欲所在、是历史学科与历史观不断成长的动力所在、是人类社会不断汲取历史智慧的可能性所在。③正所谓读史鉴今,鉴者镜也,随着人类社会年岁的增长,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类社会通过在历史铜镜面前的对照梳妆,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打扮自己、装饰自己,才能渐渐维新。
--------------------------------------------------------------------------------------------------------------------------------------------
本答案已授权
@Faith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