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前的4月24日
“东方红一号”成功飞向太空
我们探索宇宙的脚步从那里启航
2023年4月24日是第8个“中国航天日”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来临之际
让我们用最美好的诗词
致敬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航天人
星河璀璨
让我们一路向前
中国航天日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航天重大里程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古老的飞天传说,中国人的飞天梦,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远。
历史永远会记住这一天,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序幕开启了。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往返,从此,中国人叩开了太空的大门。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准确入轨,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
2021年5月10日,中国探测器“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抵达火星,点燃了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逐梦星辰。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如今,中国开始迈向空间站时代,触角伸向更远的星际。
中国航天英雄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中国梦的宏大叙事里,飞天英雄们撰写的,无疑是最精彩的章节之一。
高强度训练、高负载前行,千锤百炼,只待祖国挑选。20多年里,我国选拔的航天员,全部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创造了世界航天员训练零淘汰率的纪录。
让我们一起重温11名中国航天员“飞天”名场面,致敬中国航天人!
向下滑动
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 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用香烟纸发求助信,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
火箭专家 梁思礼 ,参与了中国航天的诸多“首次”。只有同学百分之一的工资,他依然坚持回国参加建设,因为他心中记着父亲的话:“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从东风一号导弹,到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载人航天工程,中国航天“总师” 任新民 却说:"自己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当年为之奋斗的人,有人已魂归星海,有人已不再年轻。他们是中国航天时代的缩影,是中国航天精神的代表。
宇航员小问答
1.宇航员要进行哪些训练呢?
第一:基础理论训练。作为一名宇航员,首先要进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训练,比如大气、天文、地球物理、空间动力学、通讯、计算机等;
第二:体能训练。宇宙和飞船是特殊的环境因素,宇航员必须通过训练来提高自身的耐受力,训练的内容常见有长跑、爬山、转椅等;
第三:超重耐力训练。火箭在起飞的时候,通常会拥有极大的加速度,如果没有训练,宇航员的身体是耐受不了的;
第四:失重训练。在失重的环境中进行漂浮训练是最难的。
2.宇航员怎样在太空生活的?
★ 太空饮食: 宇航员从真空纸袋里取出食物,主要是各种罐头、水果干。当然,如果想吃热乎乎的食物,可以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因为没有重力,食物也会变得淘气,宇航员要追着吃它们。
★ 睡袋: 一种与宇宙飞船相连的特殊睡袋,这样它就不会漂浮在半空中了。
★ 太空淋浴: 淋浴头流出的水会漂浮在空中。淋浴结束后,必须要用专用的设备吸干水分。
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宇航员们注视地球的目光。数载航天梦,几千个日日夜夜的求索,中国航天员,把中国的精神和骄傲带到了宇宙最高处,他们的勇敢、智慧和奉献,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承载着人类飞天的梦想,同时象征着人类的脚步已经成功迈向太空,他们注定要被历史铭记!向默默奉献的航天英雄致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