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汕头市积极对侨批档案进行保护与开发

汕头市积极对侨批档案进行保护与开发

汕头市积极对侨批档案进行保护与开发中国档案网是《中国档案》杂志社主办的行业门户网站。《中国档案》杂志创刊于1951年,由国家档案局主管,中国档案杂志社主办,是面向全国档案工作者的综合性行业指导类刊物

一直以来,汕头市积极对侨批档案进行保护与开发,加强侨批文化历史研究,弘扬华侨爱国爱乡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建立专门机构,做好侨批档案的“保管者”。侨批产生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为大力保护侨批档案,在国学大师饶宗颐首倡下,汕头市于2004年4月成立国内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侨批文物馆;2007年10月,广东省侨务办公室、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及侨批文物馆确定为“中华文化传承基地”;2009年2月,成立潮汕侨批档案馆,成为我国首家收集、保存侨批档案的专门档案馆,标志着侨批档案正式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潮汕侨批档案馆的建立,为侨批档案的保护、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加强征集工作,做好侨批档案的“保护者”。为进一步加强散存于民间的侨批档案的保护,汕头市主要通过有偿转让、无偿捐赠、互利合作(收藏者把侨批送交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整理、扫描,原件归还,由研究中心负责以收藏者名义编著成书出版)等途径进行广泛征集,至目前为止,潮汕侨批档案馆征集、收藏的各类侨批档案有11万多件,其中侨批原件37199件。潮汕侨批档案馆加强侨批档案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制定了《潮汕侨批档案馆档案接收规定》《潮汕侨批档案馆档案整理规定》《潮汕侨批档案馆档案库房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实现对侨批档案的规范管理、科学管理。档案馆内设档案库房,面积为40平方米,专门定制了樟木箱进行存放保管;配备空调、抽湿机等设施设备,加强日常管理,定期清扫除尘,为侨批档案的保管与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扫描著录,做好数字侨批的“建设者”。汕头市积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在侨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强化与高校的技术合作,加强侨批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同汕头大学图书馆特藏部合作建立侨批档案检索系统,同中山大学合作创建“潮汕文献数据库·侨批数据库”,对侨批文献进行数字化存储,建立共享平台,实现快速检索;开展侨批档案数据著录工作,将潮汕侨批档案馆收藏、收集的侨批档案的目录和对应图像数据录入广东省档案局“侨批档案管理系统”对应挂接。至2020年5月,已收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的侨批档案11.5万件,形成了一项比较完整的数据成果。

加强开发研究,做好侨批文化的“传承者”。汕头市在持续做好侨批档案保管、保护基础上,广泛借助多种宣传方式,深入编研开发,出版一批研究专著、创办一份文化期刊、举办一系列研讨会、摄制一部纪录影片、编纂一部专业辞典、创立一个学术团体、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做到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文化说话,让侨批这一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接下来,汕头市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视察时的指示精神,继续保护好这些“侨批”档案,加强研究,弘扬和传承侨批中蕴含的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心系桑梓的文化,构筑海外华侨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发挥侨批凝聚侨心作用,做好“侨”的文章。

上一篇: 《潮汕戏剧大观》新书出版,戏剧专家集体讲述潮汕戏剧故事
下一篇: 习近平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