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丝绸之路研究又趋热络。“丝绸之路”这个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的概念,其英译名称却并不统一,带来了一些理解上的分歧和使用上的不便,有必要做一辨析。
内涵演变与现有译名
“丝绸之路”这一术语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在其名著《中国》中首次提出:“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引者注)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结合这一表述的前后语境可以看出,他是从地理学意义上来命名的,且在时间跨度上限定于两汉时期。1910年,德国史学家赫尔曼在其《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及其后著述中,沿用了这一名称。193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丝绸之路》一书主要记述自己的丝路考察经历,并将丝绸之路阐释为广义的文化交流之路。此后,随着该书以各语种重版、再印,丝绸之路的广义文化阐释被广泛接受。
丝绸之路,德国学者称之为“Seidenstrassen”,法国学者称之为“La Route de la Soie”,日本学者称之为“绢の道”或“シルクロード”。在这些语种各自的翻译系统中,对丝绸之路的译名处理相对统一。但在英语世界,却出现了“Silk Road”和“Silk Route”两种不同译法。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兼采了两种表述,但并未做出区分:“Silk Road trade route also called Silk Route ancient trade route, linking China with the West, that carried goods and ideas between the two great civilizations of Rome and China”。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汉学家芮乐伟·韩森在《丝绸之路新史》中采用了“Silk Road”,哈佛大学历史学及东亚语言学博士约翰·S. 梅杰在其《丝绸之路:7000英里的历史》中坚持选用“Silk Route”。在国内,《中国大百科全书》选用了“Silk Road”,荣新江、刘迎胜等也习用“Silk Road”,郭亚非、刘小雪等则倾向于使用“Silk Route”。这种翻译的不同有时会带来理解的困惑和分歧。2016年11月,在第二届世界印度学家大会上,就有印度学者对荷兰学者发言中“Silk Road”的用法提出质疑。
狭义丝绸之路:Silk Route
从学理上看,丝绸之路具有广狭两义。狭义的丝绸之路指基于贸易需要而开辟的东西交通路线,但它不是一条走向固定的单一道路。在不同历史时期,丝绸之路可能会选取不同的路线和走向,如两汉时期以陆路为主,从长安或洛阳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至楼兰,又分南北两道,再经中亚通往西亚、南亚、欧洲和北非。隋唐时,在两汉陆路旧道的基础上,又开辟了途经吐鲁番或哈密的新北道。晚唐五代至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交通的兴起,丝绸之路又以海上路线为主,从东南沿海主要商港(泉州、广州等)出发,经南海、孟加拉湾,到达阿拉伯海,此后又分三路:一路经波斯湾到达西亚,一路经红海、地中海到达欧洲,一路直抵非洲东西海岸。
需注意的是,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丝绸之路也可能同时并存陆上、海上、草原、沙漠等不同干线。东晋法显赴印求法时,去程选择陆路,返程则选择海路;初唐玄奘赴印度时,去程选择陆路,返程本可以选择海路,但为了实现对高昌王麴文泰的诺言,仍选择从陆路返回。此外,在丝绸之路各干线之外,还有众多支线。所以,从地理学意义上来看,从来就不存在一条走向单一、路线明确的丝绸之路,相应地,对其译名的选择以“Silk Route”为宜。从词源学上看,较之road的使用,route更侧重于具体的、不同的路线和走向。
广义丝绸之路:Silk Road
丝绸之路的广义理解更为重要。其一,在这条贯通东西的贸易通道上,丝绸并非始终不变的主角,皮毛、玉石、陶瓷、香料、珠宝等其他商品曾在一定历史时期较丝绸为重。因此,有学者曾试图将丝绸之路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珠宝之路”等,但终不被广泛接受。这种情况下,所谓“丝绸之路”,只是一种沿用已久的替代性称呼罢了。其二,丝绸之路不但传递商品和财富,还传播信仰和精神。它不仅是中外贸易交通之路,还是中国和亚、欧、非各国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自张骞通西域,中外使节便在这条道路上往返穿行,络绎不绝。中华文明、中亚文明、西亚文明、南亚文明和欧洲文明,曾在这条道路上碰撞融汇。至今,丝绸之路仍是东西交往的重要通道、中外友好的象征符号。对此象征意义上的丝绸之路,译名以“Silk Road”为宜。
按此理解,目前国内外对丝绸之路英译名称的使用中,有些是合理的,例如,斯文·赫定的广义丝绸之路被译为“Silk Road”,约翰·S. 梅杰将侧重于贸易地理的狭义丝绸之路表述为“Silk Route”等。但另外一些却可以商榷,如前述李希霍芬和赫尔曼的著述中,侧重地理学意义的丝绸之路却被译为“Silk Road”,国内也有学者将本为广义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译为“Silk Route”等。
丝绸之路是一例较为典型的东方学术语。此术语历史地形成、内涵和外延已经约定俗成并被广泛接受,然而,其英译名称的不尽统一易造成理解上的困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在进行丝绸之路研究中,学者有必要厘清其内在含义,明确其外在表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文化史”(11&ZD08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