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的星空。”9月20日,柴庆荣做客杨浦区图书馆“YUE讲堂”,为读者带来了《中国天眼》主题讲座。
他说,在我国,追“星”古已有之,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中国人从未停止对头顶那片天的探索。在远古时代,人们没有手段一窥太空的真容,因此就编写了很多神话来寄托他们的向往和追求:盘古开天辟地是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嫦娥奔月则代表了古人对月亮的向往;女娲炼石补天承载着古人对天空探索;夸父逐日是古人对太阳东升西落的疑惑……这些神话故事都代表着古人对太空最初的认识。
不仅限于臆想,古人们还对太空曾经做过正经研究。古代没有望远镜,人们就只好通过肉眼来观测。自秦汉以来,每个朝代都会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观测星象。秦汉设太史令,唐设太史局、浑天监、司天台,宋、辽、金、元设司天监,明清两代设钦天监。在古代中国,人们是用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尤其是太阳系内的行星的位置)来解释或预言人的命运和行为的系统,这就是有名的占星术,亦称星象学。不过最初,星象是和王权有着极大联系的,更多的是用来预测吉凶的。
而在诗词作品中,也有很多描写天空的。比如,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李商隐《嫦娥》中的“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按安”;杜牧《秋夕》中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还出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探索太空做出巨大贡献。比如祖冲之,在天文学方面对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轨道和运行时间做了长期观测,给出了更精确的五星会和周期。还有张衡,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表了浑天说,认为宇宙是一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同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浑天说其实与现代宇宙学说已经很接近了。张衡还在自己学说的基础上制作了浑天仪,来演示天象。此外,僧一行、郭守敬等人都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据透露,古人之所以关注天上的星星,是因为星星在夜空中位置的变化可以用来标农时、记时令。比如,牵牛、织女两星是秋天到来的标志。对头顶的那片天,中国人总是充满敬畏,而又心向往之。今年年初,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作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天眼”工程圆满收官,意味着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类探索未知宇宙有了更深邃视角。这座伟大的工程,是中华文明贡献给世界的又一个珍贵礼物;更是像南仁东这样的一代中国科学家关于梦想、执著、忠诚的缩影,记录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脚步。“天眼”的成功,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技术、中国力量,更彰显中国担当。
征途漫漫、任重道远,中国深空探索在不断超越中成就梦想,在不懈奋斗中书写未来。今年6月以来,杨浦区图书馆推出了“寻梦苍穹”系列科技主题讲座,为人们带来嫦娥探月、触摸外太空,编织飞天的梦想、中国天眼,神舟飞天五场讲座,以图书馆特色科普项目为平台,讲述“科学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砥砺“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
图片:资料照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