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内涵及的方法论意义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世界历史”理论,其内涵包括: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经济联系与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世界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世界历史同时也是人的解放的历程;其方法论意义是:批判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方法,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历史方法与价值目标相统一的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生产力;人的解放;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lO)01-0111-05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虽然没有使用过“全球化”的概念,但他们创立的“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本性及其“两个必然”发展趋势以及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的阐述,无不涵盖着当今人们所说的“全球化”思想的内涵。正如美国学者卡西迪所指出的:“‘全球化’一词是世纪末每一个人都在谈论的时髦语词,但150年前马克思就预见到它的许多后果”。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及其语境的生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使我们把目光聚焦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正如包心鉴研究员所指出的:“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轫之作,也是该理论的最重要的文本依据。”“是现时代全球化理论的真正源头”。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比较多地使用了“全球的”、“全面的”、“普遍的”、“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全面的依存关系”、“世界历史性的”、“世界历史意义’等概念,且用黑体字标明,以示强调。随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首次得到系统的阐述,后来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中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思想内容,使之臻于完善。 一、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确立,使人类历史发生了_一个根本的转折一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交流、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人类交往的全球化成为不可避免的客观历史进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一书中从时间、空间、生产力和交往等角度,阐述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_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 马克思恩格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必然导致世界历史的出现,从而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化大工业替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愈是扩展,资产阶级也愈是发展,愈是增加自己的资本,愈是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都排挤到后面去。从本质上来讲,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在生产力发展推动下的客观历史进程。正是以大工业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及其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才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使各国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二、全球经济联系与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不到―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形象地描述了资产阶级通过资本的扩张把全球经济紧密联系起来的事实:“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形成的主要特征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是由资产阶级完成的特殊使命。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方面要造成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正像地质变革创造了地球表层一样。”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的作用做出了肯定。在肯定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马克思也谴责了资本主义的殖民主义的野蛮行径,资本主义以暴力与殖民压迫等方式推进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使广大相对落后的社会以惨重的代价走上世界历史的进程,以强制的方式“使农村从属于城市,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开创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具有二重特性:―方面,它造成了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并最终为人类的彻底解放创造必要的条件;另―方面,资本主义的制度特性又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世界历史进程充满了曲折。
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三、世界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 地位的各民族‘―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并且强调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他们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应的理想。我们称之为他们已经不仅暂时失去作为有保障的生活来源的工作本身,而是一概处于完全不稳定的地位,所有这一切,都由于竞争的关系而以世界市场存在为前提。因而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一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就意味着他们的存在是与世界历史直接联系的。”因为“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
”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培育了主体力量,准备了阶级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一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无产阶级“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服从于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一它的事业一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 四、世界历史同时也是人的解放的历程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
”同时,马克思深刻地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的生成过程。”“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把世界历史真正还给了从事实际活动、现实的、在―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为科学研究的初始点。马克思恩格斯阐释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与人的解放的关系,认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是一致的:“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力量的支配(他们把这种压迫想象为所谓宇宙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这种情况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当然也是经验的事实。”“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的真正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根据上面的叙述,这已经很清楚了。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各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最初形式,由于这种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下述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
这些力量本来是由人们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迄今为止对他们来说都作为完全异己的力量威慑和驾驭着他们。”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充分认识到,实现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能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生长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愈深、愈广,个人也就愈有可能在更大的程度上获得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才能逐步得以实现,没有世界历史的深入发展,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五、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内容阐发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博大精深,透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内容,我们可以找出构成理论所内涵的方法论启迪意义。 1.批判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方法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优秀内核一辩证法,运用对“世界历史”理论形成过程的思考,认为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德里克认为:“对任何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批判,马克思主义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他对“世界历史”的起源和过程、本质和规律的揭示无不是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肯定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首先批判地指出“世界历史”是资产阶级的发家史。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的冲动完全是出于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利润驱动着资产阶级不断奔跑于世界开拓国际市场,不断地侵略、掠夺。马克思批判了作为天生国际派的资本:“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其次批判地指出“世界历史”是充满矛盾曲折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在建立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生产、消费体系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扩展到世界各地,生产的无限膨胀以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作为代价,人的普遍发展以劳动阶级的片面发 展为代价,社会的前进运动以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后发展民族的贫困为代价。再次批判地指出“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文明世界化的历史,资产阶级按自己的价值观改造世界。“它迫使一切民族一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一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历史”的批判仅仅是他理论地把握“世界历史”的一个环节,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他认为真正的哲学批判不能够满足于抽象地否定旧世界,而应该通过批判“建立一个新世界”,是破与立的统一,在批判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找到了实现世界历史的主体,并指明了无产阶级通过对现存世界进行革命的途径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世界历史的最高目标。”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所体现的方法论不仅是批判性的,而且是创造的,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使命就在于从历史的特殊性中探索出历史的普遍性,又以这种普遍性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的特殊性,辩证分析考察“世界历史”理论内容,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统一的方法。 历史的普遍性对历史特殊性的超越,造成了历史的不断进步。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世界历史所培育的无产者的能动实践,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是历史普遍性原则的原真体现。马克思指出由于各民族、各国的具体实际不一样,历史普遍规律的实现方式、实现途径也会不一样。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多线条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反对东方社会照搬西欧道路。马克思指出:“极为相似的事变发生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演变中的每一个部分加以研究,然后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但是,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马克思晚年十分注重研究东方民族的特殊性,指出东方民族在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上存在着特殊性和多样性,这“既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尊重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又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始终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物质前提。
”可见,由于把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地结合起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具有巨大的历史感和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3.历史方法与价值目标相统一的方法 通观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始终体现了历史方法与价值目标终极关怀相统一的方法。关于历史方法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列宁曾明确指出:“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它是真正养成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致淹没在一大堆细节或大量争执之中所必需的,对于用科学眼光分析这个问题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主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内容充分体现了世界历史怎样产生、现状及发展趋向,明确地提出:由于资本主义自身所固有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根本矛盾的不可克服,并日益扩大,使它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日益社会化普遍化的同时暴露了它的有限性和暂时性;它在消灭民族的狭隘性的同时又把一切文明资本主义化,威胁着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它在促进人的普遍流动和发展人的能力的同时又使人成为市场体系的附属物,市场价值决定着人的知识、尊严、良心的价值,交往、文化的世界化反而造成了“单向度的人’,贸易和交换自由反而剥夺了人的人格自由。
另―方面,马克思又在促进生产、交换和消费的普遍化、促进交往关系和精神生产的普遍化的意义上,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伟大的贡献,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资本主义仿佛魔术般地把无尽的财富神幻般地召唤出来,它在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人类世世代代所创造的总和还要多。同时马克思不仅用历史方法对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作了无情的批判,对这个“世界历史”形成的野蛮的、血淋淋的一面作了愤怒的揭露,彻底抹去了罩在资本主义文明上的灵光。同时运用价值目标的终极关怀的方法研究旨趣,恩格斯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的实践,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马克思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随着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这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条件,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价值目标的始终如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