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研究中国史
1,认识自我
中国史讲的是中国人的本原和来历。我们知道了中国史,才能了解中国人的特点及优点。
2,以史为鉴
我们是中国人,只有从中国史中才可以认识自己。不仅要认识我们的过往,而且要认识我们的将来。如果不去研究历史,那么就无法获得这些认识。
中国历史的阶段划分
1,断代史
中国的历史常依据朝代划分,即所谓的断代史,如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辽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等。
因此,有人说中国史只是一部帝王家谱、王朝兴亡史,这并不尽然。一个统一王朝兴起后,其稳定统治可以维持数百年之久。而在两个朝代之间,历史就有很大的变动。所以断代史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自然划分,并无不妥之处。
2,西洋史分法
西洋史分为上古、中古和近代三时期。上古史指希腊和罗马时期,中古史指封建时期,近代史是现代国家兴起以后。
如果按照西洋史分法,秦以前为中国的上古史,自秦至清末的两千年是一脉相承的,为中古史。与西方中古的黑暗时期不同,中国汉唐时代在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都非常先进。
还有一种分割法是把五代以前作为中国的中古史。因为这一段历史离现代比较远,当时的许多事情也难以被今天的人们所了解。那么,宋以后的历史则可以划为中国的近代史。
虽然,秦代是中国的中古时期,宋代是中国的近代时期,看似中国的发展领先于西方,显得历史早熟。但现代史上的中国,却比西方落后,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去研究与解答。
研究历史的三种途径
我们研究历史,其入手处也可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是由上而下,自古到今,以时代的先后来作整体的研究。
但现代人似乎觉得这样学历史太麻烦了,也有人以为古代史与现代太过遥远,研究古代太不切实际。
第二种是自下而上,从今到古,由现代逆推到古代。
根据现代史上的任一具体问题或者事实,追溯历史根源,最终探究出事物变化的原因。
第三种是纯粹出于个人的兴趣和条件。
比如,听人谈起宋史,对王安石变法有兴趣,就开始研究宋史中的有关部分。
又如或是受了某位师友的影响,或偶然读到一本新书,得到一些启示,产生了研究历史的兴趣和动机。
不过,根据某一问题来研究历史,实际上不是最理想的方法,容易失去对历史整体和深刻的认识。
从前人学历史,必特别注重政治制度方面。若不明白到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就不懂得中国史。中国专讲政治制度的书,有所谓“三通”,即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与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后人又将其扩为九通至十通。二十四史、九通,成为治史者的必备知识。
照惯例,中国正史是分代编纂的,即所谓断代史,如《汉书》、《晋书》、《隋书》、《唐书》等。若将断代史连贯合并,就变为编年史,如司马光之《资治通鉴》。这里的通字有编年通贯之意。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自古迄今有内在的一贯性,有些甚至保存至今,表现出一种不可推翻的力量和价值。因此,中国人把这些专讲政治制度的书,也称为通史了。
因此,作者建议,研究历史应先从通史开始,再深入研究某个断代史,接着再重治通史,继而再另研究另一断代。如此循环不息地研究下去,才能真正贯通上下古今,获得完整和全面的历史知识。
史才、史识与史德
中国人治史常常要具备史才、史识与史德。
1、史才:
既能分析某一事件的各方面细节,又善于综合多个事件。
2、史识:
要能保持全局、远大、深刻的眼光,能发掘出他人忽视或者不及的观点。
3、史德:
所谓德,就是拥有了以上的才能 与见识,在研究历史时,摒弃偏见、武断和主观,不急于求成。这些内心的修养就是史德。
我们如能兼备上述的三个条件,自然达到卓越的成就。同时,研究历史也训练了我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培养品德与修养,提高和加深我们的见识和智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