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杨凝式(杨凝式的代表作是)

杨凝式(杨凝式的代表作是)

杨凝式(杨凝式的代表作是)杨凝式其人杨凝式(杨凝式的代表作是)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人称“杨少师”。因为对当时朝局的混乱和政治的多变极为不满,且性格狂放不羁,故人称“杨风子”(即杨疯子)。常驻洛阳,好游历佛寺

杨凝式其人

杨凝式(杨凝式的代表作是)

杨凝式(杨凝式的代表作是)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人。

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人称“杨少师”。因为对当时朝局的混乱和政治的多变极为不满,且性格狂放不羁,故人称“杨风子”(即杨疯子)。常驻洛阳,好游历佛寺道观,兴致来时常在粉壁上题字,当时洛阳寺观,到处可见他的墨迹。他的书法初学欧、颜,后又学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继承了唐代时期日常性书写,大胆用笔,圆劲十足。无论结字布白,还是章法布局,处处留有自己的心意。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夏热帖等。

宋代尚意书风的源头

唐代以后,五代的杨凝式为什么在宋代备受推崇?宋代的文人书法以学二王为宗,以颜真卿为媒介,而杨凝式,又是宋人学习颜真卿的中间人,苏轼和黄山谷都认为,颜真卿和杨凝式最得王義之书法的真传。

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称“杨公凝式笔迹雄强往往与颜行相上下”。

黄庭坚:“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连挑剔的米芾也赞其“天真纵逸”、“如横风斜雨”等等。

从上可见,北宋书风代表对杨凝式的推崇至极,他们无一不从杨凝式取法。杨凝式行书风格得意于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杨凝式行书是颜行书风格延续,可以把颜真卿、杨凝式行书看成宋代尚意书风的源头,杨凝式在晚唐书法衰落的形势下自成一家,具有承唐启宋的地位

。杨凝式生活在晚唐五代,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非常关键,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杨凝式,书法史才得以延续,他在书法史上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宋人要学颜真卿,无一不取法杨凝式,无一不从他那里获得智慧。

《宣和书谱》称杨凝式热衷于题壁,久居洛阳期间,两百多间寺院均有杨凝式题壁书,堪称当时的流行书风。假如杨凝式墨迹的寺院,常常会先粉饰其壁,摆放好笔墨、酒肴,专门等杨凝式来题咏。

《洛阳缙绅旧闻记》“若入院,见壁上光洁可爱,即箕距顾视,似若发狂,行笔挥洒,且吟且书,笔与神会。书其壁尽方罢,略无倦意之色。”。

题壁书即兴之作,无拘无束,是杨凝式娱乐之举,与时下“吼书”“射墨”无二,仅此而已。所以没有刻石保存下来,尽管如此,像黄庭坚这样的主流书风代表人物,仍然到洛阳“遍观僧壁间杨少师书”,可见杨凝式给宋人影响之广。

《宣和书谱》:“凝式善作字尤工颠草,笔迹独为雄强与颜真卿行书相上下,自是当时翰墨中豪杰也。”

在杨凝式所遗留书迹中,《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用笔坚涩、魄力开张、雄浑,深得颜真卿神髓,是他学书颜行的经典作品。

颜真卿祭侄文稿与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比较

字间疏密有致,天然活泼,行间左右位置,松紧有度,纵向通透,疏能走马,横向紧凑,密不透风。单字纵向夸大字内空间,是杨凝式常用技法,整体气息与《祭侄稿》稍有不同,没有祭侄文稿的涂抹,行距缩小,弱化了字组间连带关系,呈自在淡逸之状,改颜鲁公激愤怒张而蕴藉为丰神高古,用笔方圆并重,用墨燥润相接;结字忽大忽小,忽正忽欹,自然造势,空间布白妙在自然,似有意安排却无造作痕迹,可谓鬼斧神工、炉火纯青。

《韭花帖》的存在,可以说是楷化了的《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用笔结实充满厚度。块面感增强且不单薄,他在颜真卿风格相对平正的基础上面把字做大小、穿插、挪移的处理,他的挪移都恰如其分。章法上大胆处理,从右上向左下的发散打开,总体上,是行距、字距拉开,在这个整体风格中,又有大章法的疏密:右上,相对密一些,向左下,越来越宽阔。行与行之间的单字相互穿插堵缝。

北宋书家对杨凝式行书继承

米芾的《向太后挽词》可以说是米芾得意之作,也是米芾楷化了的作品,章法疏朗淡雅,打破了字字紧密连带的传统技法,稍带行书笔意,萧散有致。行与行之间单字同样相互穿插堵缝,使作品更加聚气。

笔法细腻,技巧细腻,笔尖运用恰如其分。

与韭花帖单字比较

经过比较得知,两帖风骨相近,章法疏朗散淡,布白多而气不散,格调古雅,用笔全是极度细密。结字点画活泼,稳中求险,线条有块面意识,巧妙的将內擫与外拓融为一体。

苏轼的书风也深受杨凝式影响,从书法发展史高度上,更是充分的肯定了杨凝式书法地位:“自颜柳氏后,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绪,此真可谓书之豪杰。”苏轼的行书《杜甫桤木试卷帖》与《韭花帖》惟妙惟肖,诸多处的章法与杨凝式书风同出一辙。

此作更是可以媲美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

用墨丰润,多用正锋,结字秀润,姿态横生,笔法遒劲,墨韵生动。用笔自然不拘泥,却又不失法度,笔笔到位,而又给人一种书写的自在随意。每一个字都可以说很妍媚,但又极笨拙。

黄庭坚行书成就相当高,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之一。他除受苏轼影响外,师法二王和颜真卿、杨凝式。有诗为证:”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阑。”代表作《松风阁》吸取了杨凝式粗头乱服的特点,大胆地使用挪移借让的方法,既显得其顾盼生姿之情,又顾到重心的稳定,加强“欹侧”之势,在相承或相应的歪斜之形中,产生了一种特有的奇崛之气。

作品中,黄庭坚把韭花帖中结字特点运用得炉火纯青,或独出机杆,或戴高帽,或左右分离,或重心偏移,或轻头重脚,妙趣横生;又似出于自然,并无造作之感。

黄庭坚深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理念的影响。突破传统,除旧更新,启迪我们探求新的书法美学思想,创新我们的书法艺术。中国的书法就妙在善于利用文字的部件,布置空白、点画等,尽量多地把对立、矛盾的笔墨语言统一在一个字里,同时利用笔画之间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势和意味。以奇崛取势,既有奇崛又有平正。

综上所述,杨凝式的书风直接影响了北宋书坛,是由唐入宋的一大枢纽,是苏轼、米芾黄庭坚一致推崇的豪杰,。

上一篇: 惊慌失色(惊慌失色之诡寓)
下一篇: 科林斯地峡(科林斯地峡运动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