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写给F的论文写作指南

写给F的论文写作指南

写给F的论文写作指南所谓“实践出真知”,好文章是写出来的,写多了自然就会了。\x0d\x0a好了,你现在会写论文了,快去写写,大显你的身手吧!

写给F的论文写作指南

这篇文章是写给一位拥有丰富想象力,有一定文科知识基础的,但却往往苦于论文写作的朋友F。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一个论文写作的完整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希望你能稍微学到一点论文写作的技巧。

在讲述这个写作的过程之前,先叠甲套盾:1、笔者并非什么论文写作大师,也没有资格教别人写论文,这篇文章仅仅当个人经验分享。2、这里的论文特指文科论文,更具体一点,指的是文学与历史学论文(不包括语言学、考古学以及一些冷门绝学,笔者不懂)。3、笔者的经验和方法肯定不适合所有人,必然有许多错误之处。

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是找到问题。

这就必须要有问题意识:一种切身的急迫。这个问题很奇怪,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除了这样做还能如何?这样做能解决某个现实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其中寻找出新的道路与方法!这便是问题意识,我认为这种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对历史的切身关切,这样在选题时就不可能选出找不到现实意义的话题。例如我们写陈映真的白色恐怖三部曲,最终的归旨必然通向当下两岸关系、台湾历史问题以及当今共产主义处境的现实关切中去。再如我写一些方志论文,最终的归旨是通向当下方志编纂上的。所以,选题的问题意识有两方面的关切,一是对所有人背负着的历史的现实关切(关心朝向未来的历史发展),一是对当下实践的方法性、道路性指导。简单来说,前者是未来它自己会怎么走,后者是未来我们要怎么走。

那么如何找到问题呢?我们需要历史性地看问题。

在教科书上,对应的就是“某某的历史地位”那一章。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瞻前顾后地看问题,将研究对象放在历史语境中看,陈映真处在这样一个环境?是之前的什么历史导致了他的处境,他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这是必须考察的,因为这样子他的独特性便展现了,因为他处在一个前后变革、变化的交界处,他对于这样的一个变化有何反映?有何反应?有何影响?如何被影响?都是值得写的,在这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问题。历史性地看问题还有另一层含义,那便是“观念的历史”,正如我们对谢林在德国古典观念论序列中的位置有争议,就是按照一种观念的发展史来看待“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思想序列,黑格尔的哲学标志着德国古典观念论的终结,谢林的天启哲学则标志着德国古典观念论的现代哲学转向,那么谢林究竟应该排在黑格尔前面还是后面?“观念的历史”其实就是哲学史的发展,这其实不根据时间来排序——永嘉学派的经世致用同朱熹理学在同一历史时期,却在观念的历史上拉了朱熹好几个世纪。

这里我们需要介绍几个方法论,历史的断裂、症候式阅读、“境构论”、“视域融合”。历史的断裂是福柯的讲法,历史不是一个连续的顺滑的统一体,而是拥有许多断裂,这种断裂来自于权力的压抑,是历史的失语。在福柯那里,主体的构建实际上是权力的运作。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症候式阅读,阿尔都塞在《读》一书中提出了“症候式阅读”,“症候”一词,直接来源于拉康的精神分析概念,拉康的精神分析要求人们除了注重文本直接体现出来的内容(意识),也要重视文本没有写的空白(无意识),或者作者没有意识到的而我们可以意识到的东西,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阿尔都塞要求“在阅读中穿透有形文字,读出空白读出失语,从而真正把握作者写作文本的深层理论问题式。”运用到实践中,我们必须从文本普遍的结构入手,从作者“应该要写却没有写”的空白入手,找出作者写作的基本逻辑与历史压抑。“境构论”是张一兵的哲学文本阅读方法,在于将思想还原到哲学家所面临的历史环境中去,利用亚文本、拟文本、生成性文本去构建一个当时的思想状况。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方法,他指出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不是读者对文本本身的阅读,而是读者的视域与文本作者的视域的融合,读者解读出来的意义在这个融合中生成,而读者的视域具有历史性,包含着历史的重担,甚至这种历史的影响有的是直接来自于文本作者。以上是几种历史性看待问题的方法。

实际上,在找到问题之前,我们要解答一个先决条件的问题,也即,找到什么的问题?当然有些问题并非来自于材料,而是来自于现实,是一种直接呈现——问题本身包含了其来源。但是另外一种立足于材料的研究,则需要在看似简单的材料之上挖掘深层含义,如何找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材料也是一门学问。历史学研究一般是要找史料的,史料的搜集只能各凭本事。对于史料的价值判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史料的价值一是在于它的珍稀度,二是在于它的集成性。珍惜度好理解,集成性又是什么呢?集成性实际上就是集中程度,一个史料能反映的问题肯定不止一个,但是反映问题的程度也有大小,一个史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用这个史料写作的最大方向便毋庸置疑是这个,就好像章学诚的《永清县志》其对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的反映,总比对永清县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多而且重要。再比如我们不能写陈映真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这种文章,因为即使有,那也是细枝末节的不重要的东西。对于文学研究而言,那就是文学文本了。文学文本在于阅读,文本细读是找到问题的关键,可以用上一段所讲的方法来阅读文本。反过来说,集成性还在表现在问题对史料的要求,一个问题反映在史料上是集中的,那就好写许多,例如对一个思想家的研究,翻来覆去就是那个思想家的几本著作或日记书信啥的,但是如果对于一个问题,资料散落在历史的各个角落,那就比较难以掌握、穷尽,则很需要阅读的积累。

我们解决了找到什么的问题以及如何找到问题这两点,接下来就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看法、如何解决(解释)问题了。当然,在形成自己的看法之前,肯定要去看看别人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也就是要查资料。对于我而言,如果要写一篇正经的论文,我首先要看看研究对象的资料是否完整?这是一个艰苦的活,找到所有论题相关的材料是不可能的,这个相关性的程度也因人而异。对于比较重视史料的历史研究而言,这个相关度就比较宽泛,有些跟论题轻微相关的材料也要收入视野内,当然,这是尽力而为的事情。对于文学研究而言,材料同样很重要,有时候丰富的材料会成为一篇文学论文的闪光点,这会使自己的论点有所依据、有所凭靠,例如对陈映真的研究,他的日记、书信以及其他同时期的政论文、杂文都是参考的对象(如果他有的话),如果他确实在这些“亚文本、拟文本、生成性文本”的细枝末节处提出过某种观点,而这种观点同你从他主要文本中读出来的是一样,你写上你读出的观点,再加上你找出的他本人的说法,就不会显得你是在以一己之见度人,也保证了你理解的正确。

然后就是查知网,用关键词搜索,先把每篇文章的摘要、目录、小标题看看,感觉对自己有帮助的,再仔细看看。在这个过程中,要形成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初步看法,如何形成?就是比较诸家的看法有何不同,想想自己对哪种看法比较认同,再思考一下为什么自己对这种看法比较认同(而不是那种?),是什么材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认同?甚至可以将不同文章的不同观点并列出来,比较其异同,你在前人研究观点的异同比较中可以看出,前人论述都有哪些误解和缺漏,找到这个问题未来应该在哪个方面深入研究。这样,一篇文献综述就完成了。

当然以上一切都建立在对史料(文本)十分熟悉的前提上,在一开始对史料(文本)粗粗地阅读之后,再查资料、写综述,然后再次深入地阅读材料。怎么读材料?这是最重大的问题,不同的人读相同的材料会读出不同的理解,如何深入地挖掘一个材料,从中看出更多写出更多呢?这里并没有捷径,在方法的辅助之外,还是要看个人的功底与天赋。当然方法的辅助也重要,我就讲几种我写文章时经常会用的方法。

1、概念化。

概念化是很重要的,康德所谓的人类知性就是干这个活的——不同深浅的红色被人类的感性捕捉之后,人类会以一个统一的名称来使其概念化,于是就有了“红色”这一概念。对于文本中类似的结构,类似的表述,我们要学会用概念来表达。例如对鲁迅对于希望-绝望的论述,我们可以用鲁迅希望-绝望的“辩证法”来概括。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也是最初的两个概念(对于康德来说),就是“时间”与“空间”,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历时性”与“共时性”,或者现代一点,“绵延”与“结构”之类的词。一般,我对阐释学意涵丰富的文本(广义上的),会在空间性的角度阅读,意思是以某种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发现文本的内部结构,从而得出独特的意义。(比如我写的“秃尾龙”“拉康-哈姆雷特”“迷舟”“嘉泰吴兴志研究”之类的文章)对于考据性、历史性内涵丰富的文本,则会在时间性的角度阅读,期望发现文本本身在历史中的意义,比如流变溯源、经典化研究、谱系学知识考古都是类似的方法。(比如我写的“延祐四明志研究”“民国方志教育”之类的文章)。由此,我们知道,概念(代表着知性范畴)是思维通向理性的出发点,而感性认识则是通向创作的。

2、理论性。

从概念必然会过渡到理论。在历史论文那里可能忽视理论,在文学论文那里则比较重视这个。理论要学,更要用,乱用了一定次数后,再挑一两个深入学,之后便能比较恰当地用理论了,这是我的经验。有时候没必要用现成的理论,可能只需要用一些“亚理论”,也即“一般性论述”,但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例如文学史上的“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历史上的“唐宋变革论”。对于这些“亚理论”,使用起来比较简单,因为他们并没有很严格的规范,而真正的理论则不能乱用,特别是通篇深入地使用某个理论(这样的文章一般会把理论显示在论文标题中),最好你是对这个理论十分地了解,或者在应用端的各种理论概念上是契合论据的,不然难免有张冠李戴之嫌,并非所有殖民地文学都可以用后殖民主义来解,也并非所有心理分析小说可以用拉康精神分析的方法。建国以来历史研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并非所有历史都可以被划分为五个阶段,西方的历史理论也不能完全解释中国的历史逻辑。所以理论还是在于创新与内化,或者说学习理论只是为了更好地看问题(各个视角、各个维度、各种方法),形成自己的理论看法,而不是为用而用,生搬硬套。

3、历史性。

结构主义的方法忽略历史性,其实任何具体的文本都是存在于历史中的,历史时空限制、塑造了文本。所以历史的重要性是不能无视的,反而,最重要最急切的问题都是历史性问题。我们必须要形成这样的历史观——历史并非过去事物的集合,而是过去事物的无限压缩。它无限压缩在“这一刻”,在我的理解中,“这一刻”就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所谓的“这一个”,我们永远在当下这一刻回溯历史,这一刻仅仅只能是这一刻,但这一刻又回溯了无限的“以前”,这一刻就是“永恒轮回”。所以,真实的永远只有下一刻,也就是未来。过去是在未来构成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而所有的过去在上一个未来成为一个重担压在这一刻。历史所以在未来回溯性建构,历史也是这样层累地叠积起来的。所以在历史中的文本都有一个面向未来的面向,面向它当时面向的未来,而这种文本与历史的交互影响,就是“历史意义”“历史影响”,我们可以在这些“意义”“影响”中发现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的机制,也即历史生产的机制,也就是我们当下的构成机制。

陈映真写白色恐怖的三篇文章,写于白色恐怖的末尾,但是身处其中的陈映真不能清楚地知道白色恐怖将于何时结束,但是他能嗅到一些气味,一些变化的气味,他写这些文章是对白色恐怖的送终,是先于其结束的总结,是“生而立传”。文学作品总是影射现实的,对于陈映真的白色恐怖三部曲,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台湾社会环境,一定要结合台湾当代史,一定要瞻前顾后地考量这三篇文章的历史位置。白色恐怖三部曲反映了陈映真这样一位左翼作家在那样的环境中,对台湾社会、社会主义未来的怎样的思考?而真正的未来又是怎么样的?与他思考的有何区别?历史为何会这样发展?

如果以上方面都可以做到那你的论文肯定是一篇优秀论文,但以上的建议都是对于论文内容的建议,论文的格式与结构同样十分重要。接下来就讲一下论文的格式与结构。

首先是正文格式,我一般正文、摘要、关键词都五号,标题适当增加,注释小五,都是宋体。如有大段引用,可用小一号字体分段展示。

引文格式(常用的):

书籍:①作者:《书名》,出版社,X年。(第X-X页。)

上一篇: 《星之卡比 探索发现》:简单并不意味着无脑
下一篇: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下的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