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看到项羽灭秦以后分封诸侯,总会联想起常凯申北伐胜利以后封官晋爵。因为这二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做法都是对既成事实的追认,与其本人的政治思想无关。
项羽分封(项羽分封诸王版图)
项羽分封诸侯时,齐国故地被田荣和田横占据,赵国故地被赵歇、张耳和陈余占据,燕国故地被臧荼和韩广占据,川蜀被刘邦占据…
常凯申封官晋爵时,西北被冯玉祥占据,山西被阎锡山占据,广西被李宗仁占据,东北被张作霖占据,川蜀被刘湘占据…
这绝不是项羽或常凯申不知道集权的好处,而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实力做到集权。如果有人对他们进言:此时应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建立一个政令统一的国家。他们一定会认为进言的这个人是傻子。
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得着别人来说吗?项羽或常凯申只是当时的最高领袖,拥有了号令天下的权力。但当时的既成事实是:各大诸侯割据一方,不管你是否承认,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而且这些割据一方的乱世枭雄全都不是好惹的,如果项羽或常凯申胆敢不尊重他们的利益,这些乱世枭雄当场就会给他们好看。
项羽不信邪,公然拒绝分封田荣和田横为齐王,所以田荣和田横直接就跟项羽翻脸了。项羽费了半天劲,总算灭掉了田荣。可就在项羽对田荣和田横用兵的当口,刘邦迅速杀出关中,于是项羽决定回头收拾刘邦。而田横又趁着这个空当,重新占领了齐国故地。
项羽扳倒葫芦起了瓢,终于开始疲于奔命了。
项羽为了集权所做的努力还不止这些:借着领导巨鹿之战的威望,项羽否定了赵歇、张耳和陈余在赵国故地的地位。而赵歇和陈余也是当场就跟项羽翻脸了。项羽奔忙于田氏兄弟和刘邦之间,对赵歇和陈余毫无办法。
项羽后来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在承认六国割据的前提下,将六国故地分割成众多小国。其目的就是希望六国内乱不息,为自己争取时间,以便各个击破。
比如在齐国,项羽封了三个王,就是希望齐国能够陷入长期内乱之中。但很不幸,田荣一怒,齐国故地很快就统一了。
比如在赵国,项羽封张耳为王,却留下陈余牵制张耳,就是希望赵国能够陷入长期内乱之中。但很不幸,陈余一怒,赵国故地很快也统一了。
比如在燕国,项羽封了两个王,就是希望燕国能够陷入长期内乱之中。但很不幸,臧荼一怒,燕国故地很快就统一了。
魏国故地和韩国故地其实也是名花有主的,但项羽认为占据这两个国家的诸侯实力较弱,所以就将这两块地盘据为己有。明面的风险似乎没有,但魏国故地和韩国故地的人才大多不愿为项羽效劳,纷纷投奔其他诸侯,专门跟项羽作对,最著名的就是张良。
项羽的做法无疑是失分的。不管项羽的长远规划是什么,在起步初期,他都必须尊重诸侯们的既得利益。
后来,刘邦战胜了项羽,他就不敢得罪诸侯们的既得利益。所以刘邦称帝以后,臧荼为燕王,统治燕国故地;韩王信为韩王,统治韩国故地;张敖为赵王,统治赵国故地;韩信为楚王,统治部分楚国故地;彭越为梁王,统治魏国故地;英布为淮南王,统治淮南…
虽然封了这么多异姓诸侯王,但刘邦最终成功削藩。有汉一朝,异姓诸侯王退出历史,同姓诸侯王取而代之。及至刘邦的曾孙——汉武帝刘彻时,同姓诸侯王也逐渐凋零。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削藩,绝不是因为刘邦封的王比较少。而是因为刘邦的基本盘比项羽大得多,而且韩王信、韩信和张敖都是依赖刘邦支持才能称王。
项羽之所以无法成功削藩,绝不是因为项羽封的王的太多。而是因为各地诸侯的整合速度太快,项羽只能面对一众团结而强大的敌人。
总的来说,项羽和刘邦的政治思想是一样的:尊重诸侯割据一方的事实,先稳固自己号令天下的地位,然后一步步去削藩。只是项羽在削藩过程中一步一个坎,最终输得一无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