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参考书目

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参考书目

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参考书目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识字的用途》,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E.P

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

《识字的用途》,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E.P.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译林出版社,2001

《共有的习惯:18世纪英国的平民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新西兰)斯科特·汉密尔顿:《理论的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张亮:《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爱德华.P.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

《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馮建三译,遠流,1994

《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陈越译

《文化与社会 1780-1950》,吉林出版集团,2011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

《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商务印书馆,2002

《现代悲剧》,译林出版社,2007.

《希望的源泉》,译林出版社,2014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政治与文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乡村与城市》,商务印书馆,2013

《漫长的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吴冶平:《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理论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巴蜀书社,2007

舒开智:《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研究》,学苑出版社,2011

李兆前:《范式转换: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许继红:《雷蒙德·威廉斯技术解释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

何卫华:《雷蒙·威廉斯:文化研究与“希望的资源”》,商务印书馆,2017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5

《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做文化研究:随身听的故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

《文化身份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文化研究1983:一部理论史》,商务印书馆,2021

《斯图亚特·霍尔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文化研究:霍尔访谈录》,元尊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武桂杰:《霍尔与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金惠敏:《积极受众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邹威华:《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甄红菊:《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

李文艳:《斯图亚特·霍尔文化政治批判思想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

张亮编:《理解斯图亚特·霍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戴维·莫利(David Morley)

《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

《传媒、现代性和科技:“新”的地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宋瑜:《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

《伦理》,学林出版社,2017

《电影或想象的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人本政治导言》,商务印书馆,2010

《复杂性思想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反思欧洲》,三联书店,2005

《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电影明星们:明星崇拜的神话》,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时代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方法:思想观念、生境、生命、习性与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方法:天然之天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陈一壮:《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述评》,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

《解读电视》,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

《传播符号学理论》,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

《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

《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2005

《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札记链接

及力:《文本 受众 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陈立旭:《重估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重庆出版社,2009

赵勇刚:《文化政治与符号权力: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詹姆斯·W.凯瑞(James W.Carey)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华夏出版社,2005 札记链接

周鸿雁:《隐藏的维度 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爱德华·T.霍尔(Edward T. Hall)

《超越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无声的语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托德·吉特林(Todd Gitlin)

《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华夏出版社,2007

张亮编:《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英国新左派早期思想读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其他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

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曾一果:《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学习出版社,2017

刘燕:《他乡与我乡:媒介与城市青年新移民文化身份认同的建构》,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

张华:《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孙勇:《伯明翰学派前期媒介研究 1964-197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和磊:《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源流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和磊:《文化研究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徐德林:《重返伯明翰:英国文化研究的系谱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杨东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胡疆锋:《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章辉著:《伯明翰学派与媒介文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

位迎苏:《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金玉萍:《电视实践:一个村庄的民族志研究》,上海交大社,2015

王卓慧:《伯明翰学派的电视观》,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

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大社,1999

张跣:《赛义德后殖民文化抵抗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王晓路:《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刘慧君:《中国农村艾滋病性传播》,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王婷:《名流:一个文化研究的视角》,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李咏中:《文化传播与文学想象:新青年杂志研究》,武汉出版社,2006

庞菊爱:《跨文化广告与市民文化的变迁:1910-1930年〈申报〉跨文化广告研究》,上海交大社,2011

王蕾:《媒介· 权力· 性别: 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上海交大出版社,2018

陈蓓丽:《结构、文化和能动性 上海外来女工抗逆力研究—基于生活史的一种解读》,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潘霁:《文化框架: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制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王丽:《乔纳森·多利莫尔文化批评理论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18

单波:《全球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幻象》,上海交大社,2015

林升栋:《跨文化传播研究文集 第1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美)约翰·斯道雷:《记忆与欲望的耦合:英国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美)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美)斯蒂夫·莫滕森:《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社会科学社,1999

(美)萨莫瓦:《跨文化传播 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英)丹尼斯·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中国社科社,2000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商务印书馆,2000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01

(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

(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人大社,2005

(美)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 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13

(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 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复旦社,2007

(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英)尼克·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上一篇: 关于探索的作文600字
下一篇: 堵死反毛公知的毒舌:70后年轻人“狠”揭毛时代历史真相!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