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第七届“当代史:文献与方法”研习营招生启事

第七届“当代史:文献与方法”研习营招生启事

第七届“当代史:文献与方法”研习营招生启事“当代史:文献与方法”研习营招生启事为发掘和培养有潜质的青年人才,推进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冷战国际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

“当代史:文献与方法”研习

招生启事

为发掘和培养有潜质的青年人才,推进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冷战国际史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东方历史研究基金会拟于2023年暑期主办第七届“当代史:文献与方法”研习营。本届研习营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联合承办,自即日起面向全国招募学员

一、招生对象

以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冷战国际史、世界近现代史等作为兴趣方向或研究领域者。

以国内各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在读硕、博士研究生以及优秀本科生为主。

本届研习营计划招收正式学员20名,并视情况接纳一定数量旁听学员。

二、研修计划

本届研习营以研习档案史料解读方法和论文构思写作方法作为主旨,计划安排资深专家讲座授课、随营讲师专题辅导、学员交流研讨等多项研修活动。

本届研习营将延聘多位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冷战国际史、世界近现代史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分别举办专题讲座,着重从学科理论、专题研究及写作方法等方面对学员给以指导,同时还将安排多位学有专长的中青年研究人员进行专题辅导,帮助学员提升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识及能力。本届研习营还计划举行学员工作坊,安排学员们相互交流各自在档案研读、专题研究、论文写作等方面的技能、心得及成果,并由随营讲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

本届研习营将通过上述研修活动,结合学员各自学术背景及研究兴趣,着力启发学员领悟相关领域的学科特性;引导学员学会在档案史料中挖掘和发现有创意的研究议题,提升整理和研读档案史料的技能,修炼专题论文构思及写作能力,养成学术批评的良好作风;引导学员锻炼从学术梳理、档案研读、发现问题、整理思路、凝练观点、谋篇布局到撰著成文的全面能力。

三、申请程序

(一)提交材料:①回执(Word版格式,详见附件);②一篇专题论文。论文选题不限,发表与否不限,但须契合本届研习营的意旨。论文应以详实档案史料为基础,能够代表申请者学识及研究水准,篇幅在两万字左右为宜。

(二)格式要求:报名论文应采用Word格式,文本及引证格式请参照《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第184-186页之规范;论文题目请采用黑色黑体三号字体;摘要采用单倍行距、楷体五号字体;正文行距请采用固定值18磅、黑色宋体小四号字体;引文注释请采用脚注形式、单倍行距、黑色宋体小五号字体。

(三)材料接收:请有意报名者通过电子邮件,将报名材料提交至本届研习营的联系邮箱(Lzyxy2023@163.com)。为便利邮件收转起见,烦请将报名邮件标题命名为“姓名+所在单位(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论文题目”,并将报名回执命名为“姓名 +报名回执”。

(四)申请时段: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接受报名,截止时间为2023年8月2日。

(五)遴选程序:主办方将延请相关领域专家审核报名材料,并会及时将遴选结果分别通知入选者。

四、会务事项

本届研习营拟于2023年8月中旬在北京举办,会期6天左右。

有关起止时间、举办地点、活动流程等会务安排,主办单位将另行通知入选者。

主办单位将承担正式学员在研修期间的食宿费用,旁听学员费用请自理。

广东省东方历史研究基金会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023年7月2日

附件:

回执

姓名

性别

学校或机构

年级(*)

手机

E-mail

拟提交论文题目

拟提交论文摘要(300字左右):

请用200字左右篇幅简介本人的基本情况,诸如专业领域及研究兴趣、学术交流、论文成果以及其他有助展现个人学识及能力的情况。

注:填写“年级”信息时,请完整填写学历层次(本科、硕士、博士)及所在年级。

上一篇: 中国古代史专业介绍_研究方向_就业前景分析
下一篇: 什么是脚注?脚注的定义及其在学术写作中的作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