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影视作品中,人们会发现有两种极端,一种是神剧,弹药无限,疯狂碾压敌人,一种是子弹甚至需要按人头分配,一场阵地战,每个人手里只有几颗子弹,那么到底哪种最具真实性呢?
八路军第129师(八路军第129师政委率部到达冀南建立)
其实在我军部队中,第二种是最符合实际的,弹药资源匮乏才是抗战中的事实。
曾经叱咤纷纭的129师王牌旅,据记载被分配21万发弹药,那么这在当时我军中是什么样的存在?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战争中再精悍的部队,没有充足的弹药面对恶战也会束手无策。抗战中条件最艰苦的莫过于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尤其是战争中期,很多地方部队都停止了弹药供应。
但枪支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子弹却不是。
子弹的消耗量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当时会发生一种情况,那就是每个战士们不一定都有枪,每支枪不一定都有子弹。
有人会疑惑,我军不是有兵工厂的吗?为什么还会“囊中羞涩”呢?
实际上我军确实有过兵工厂,但是兵工厂不仅条件差,生产进度慢,它还是一个“固定资产”,随时会被围剿。
八路军的条件差是出了名的,但是依旧不乏其中有一些战斗力彪悍的部队,其中一个就是129师的386旅,这支部队战斗素养很高,并且敢打敢拼更善于打巧战,很多日军联队都是这支部队的猎物。
而386旅与其他旅不同,作为尖刀王牌手下可以有4个团,其他旅最多也只有3个团。那么人员配备上与众不同的386旅在武器弹药上,有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要知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也是制敌最好的方法。
据统计,战绩卓越的386旅在当时共六千多人,三千支枪,子弹近21万发,这个数字不禁令人诧异。
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弹药,这21万发子弹算不算多呢?
可以说不多也不少,这个量其实是与国民党部队最底层的旅的弹药量是对等的,所以在国民党部队里,21万发确实有点少了。
可是在八路军中这个数字可不小了,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土豪”。
但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弹药量,更是补充情况,不同于国民党部队,我军在弹药消耗后基本上是得不到补充的。
因为资源有限,所以我军最看重的就是效率,用最少的子弹消灭最多的敌人。那么这21万发子弹分到战士人头上是多少呢?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
很多军迷会发现我军很少会打持久战、消耗战,每场战斗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因为以八路军的弹药量是打不起这种战斗的,国民党军能打阵地战,主要就是因为这批子弹打光了下一批就送到了。
即使在战斗中可以缴获,但386旅经过一年的战斗弹药量就消耗掉了三分之一,储备量日益下降,就连386王牌旅都是如此其他部队可想而知。
最后我军也被迫与碉楼里的日伪持久消耗,通过剪断电话线,断绝敌人物资供应等方式进行围困,迫使敌人主动出来投降。
所以即使弹药供应不足,我军依然尽量保存实力,将最少的子弹发挥最大作用。
八路军能在武装到牙齿的日伪军和国民党军中间笑到最后,少不了战士们和人民的功劳,很多战士可能连枪都没摸过,就牺牲在敌人的扫射之下,就是这种以弱克强的战斗,八路军依然展现出无穷的战力。
我军讲究战法,一点一点吃掉敌人,这也是日寇无法在中国长期蛮横的原因,就连日军自己也没有想到,装备精良的他们,会被每个战士只有十发弹药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