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科考—从西方主导到中国引领

自十九世纪中叶西方探险家开始对青藏高原进行地理学考察以来,青藏科考已逾百年。从最初西方主导,到中国引领;从成果屡获大奖,到发起“第三极”科学研究。

青藏科考的历程记载了中国科学家不断奋斗的足迹,更是中国这条东方巨龙从沉睡到苏醒的历史。短短的篇幅间,我们无法将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逐一展现,但拣选几个里程碑,仍可从中窥见青藏科考的激荡岁月。

十九世纪西方探险家涉足青藏高原

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的几十年中,中国正处在国力由盛及衰、社会经济由封建农业体系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转换的动荡期,完备的地学、博物学研究体系并未传入我国。

因此,彼时的青藏高原考察,基本都是由西方探险家完成的。这些探险家中,最为著名的即为斯文•赫定。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历史研究谁写的_横断历史研究

斯文•赫定 Sven Hedin

(瑞典人,1865-1952年)

1893-1935年期间,斯文•赫定先后四次到达中国西部,调查了帕米尔山脉、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博斯腾湖,发现了楼兰古城,并首次描述了罗布泊沙漠雅丹地貌的成因;还到达了玛旁雍错湖与冈仁波齐峰,填补了地图上西藏的大片空白。1898年斯文•赫定被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授予“维加奖(Vega Medal)”。

新中国科学家独立探索青藏高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中国科学家开始了一系列自力更生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

受政务院委托,中国科学院组建了西藏工作队,在西藏东部和中部开展地质、地理、气象、农业、畜牧、水利、医药、社会和语言等方面的调查工作。这是新中国第一支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队。

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

代表性人物:李璞,地球化学家,岩石学家与同位素地质学家。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

李璞

1911年李璞生于今山东文登市,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李璞随解放军进西藏,担任中央文委西藏工作队队长,工作队历时18个月,开创了我国西藏雪域高原综合科考的先河。考察了西藏高原东部的地质发展轮廓,调査了近100个矿点,发现了20余种有用矿产;绘制了1:50万的西藏东部路线地质图6幅,对西藏东部的地层、岩浆活动、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等进行了调査研究,改变了对这一地区地质认识的空白。20世纪60年代开创了我国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

这一时期,以世界海拔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为主要研究对象,中国科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极高海拔的科学考察工作。包括1959-1960年和1964年中国科学院和原国家体委共同组织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登山科学考察队以及1966-1968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以“喜玛拉雅山的隆起及其对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中心课题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

历史研究谁写的_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

1955-1968年考察区域和路线

代表性人物:施雅风(1919-2011),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

施雅风院士

施雅风先生是中国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其领导和促进开展冻土学和泥石流的研究,在发展中国地貌学、干旱区水文学、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有重大建树。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现代冰川专著《祁连山现代冰川考察报告》。

代表性人物:刘东生(1917-2008),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历史研究谁写的

刘东生院士

刘东生先生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2002年,刘东生先生获泰勒环境成就奖,其为国际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奖。

第一次珠穆朗玛峰登山科考

1958-1960年,为了配合国家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朗玛峰,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一支46人的科学考察队,对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植物、动物等方面的考察。这次科学考察在珠穆朗玛峰探险史上是空前的;考察范围包括珠穆朗玛峰的东、西、北侧海拔2500米到6500米的地区,面积约7000平方千米。经5个月的野外考察和持续一年的气象水文观测,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历史研究谁写的_横断历史研究

希夏邦玛峰科学考察

1964年,为配合国家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以冰川学家施雅风和地质学家刘东生为正副队长的中国科学院希夏邦马峰科考队,开创了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环境变化硏究。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历史研究谁写的

第二次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

1966-1968年,刘东生和施雅风先生再次组织中科院西藏科考队对珠穆朗玛峰及其邻近地区进行登山科学考察。中心课题为“珠穆朗玛峰和喜马拉雅山脉抬升及其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对西起吉隆、东至亚东、南自中尼边境国界,北及藏南分水岭,总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的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了地质、地理、气象 、测绘和高山生理等方面的综合科学考察。

1972年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学术会议,全面总结了此次考察成果。

1974年起陆续出版《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共分地质、古生物、第四纪地质、自然地理、现代冰川及地貌、生物及高山生理、气象及太阳辐射等7个分册。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历史研究谁写的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历史研究谁写的_横断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

1971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中国科学院作为当时国家科技计划的主管部门,制订了基础研究八年科技发展规划(1972-1980),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其中的五个核心内容之一,这拉开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序幕。

1972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成立。1973年开始野外工作,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青藏高原研究至此进入到科学发展阶段。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

考察成果经过总结、整理,出版了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系列丛书。这套丛书使我国西藏第一次有了系统的、自然科学的研究结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

代表性人物:孙鸿烈,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士。20世纪70年代起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09年孙鸿烈院士荣获马约拉纳和平科学奖,是20年来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大陆科学家。

历史研究谁写的_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

孙鸿烈院士

第一次青藏科考拉开序幕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陆续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

横断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1981-1986)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完成西藏自治区境内的考察工作后,拫据《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草案)》要求,从1981年起,将考察研究的重点转向横断山地区。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

横断山地区地处我国西南的藏东、川西和滇西一带,是青藏髙原的组成部分。本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部分地区为高山峡谷,最高的贡嘎山海拔达7590米,而最低的河谷海拔仅几百米,二者相差达7000米之多。

横断山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本区自然景观千姿百态,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是研究和探讨地学、生物学等许多重要问题的关键地区。

综合科学考察队由来自 40个单位、约300人组成,考察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地貌、气候,气象、土壤、植物、草场、水利、农业经济等,共出版专著36部。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综合科学考察(1987-1992)

喀喇昆仑山一昆仑山地区西起中巴公路两侧的帕米尔东缘,东迄青藏公路的昆仑山口,南及羌塘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山,北达昆仑山北麓,面积约40余万平方公里。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历史研究谁写的_横断历史研究

参加这一项目的有中国科学院下属15个研究单位和部分高等院校的共约50余位科学工作者,专业涉及构造地质、地层、古生物、岩石、地磁、重力、第四纪地质、地貌、冰川、冻土、地热、自然地理、气候、陆地水文、土壤、地植物、遥感制图、植物区系与动物区系等。

这项综合科学考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和支持的重大项目,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重点项目。

考察内容包括以下4个专题:

1)喀喇昆仑山一昆仑山地区各地体的地质特征、碰撞机制与东特提斯的演化:

2)晚新生代以来喀喇昆仑山一昆仑山地区的隆起过程及自然环境变化;

3)喀喇昆仑山一昆仑山地区生物区系的特征、形成与演化;

4)喑喇昆仑山一昆仑山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区域分异及演化趋势。

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1989-1990)

1989-1990年;中国科学院和青海省共同组织了以武素功为队长,张以弗、李炳元、温景春,丁学芝为副队长的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队,队员共68名,包括了地质、地理和生物等27个专业,重点开展了以下研究:

1)可可西里地区地质特征和演化,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起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可可西里地区动植物区系的特征、形成,高原隆起对生物区系演变的影响以及人类对高原的适应;

3)可可西里地区环境特点、区域分异及演化;

4)可可西里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的评价与自然保护。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历史研究谁写的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历史研究谁写的

进入90年代,青藏高原研究被列入以下3大计划:八五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1992-1996),九五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1997-20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1999-2003)。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

与80年代以前的第一阶段研究工作相比,特别是针对过去区域、路线考察的薄弱环节,这些计划面向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强调了从以定性为主转向定量、定性相结合研究,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过程和机制研究,从单一学科研究转向综合集成研究,从区域研究转向与全球环境变化相联系的研究。

2000年开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中与青藏高原研究相关的共有三位: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

2003年 刘东生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

2005年 叶笃正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

2007年 吴征镒

引领国际合作,攀登世界科学研究高峰

1980年,首次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接见中外科学家,拉开了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科学考察的大幕。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

此后,在喀什、西宁、拉萨、北京、昆明等地先后召开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研讨会、第三极环境国际研讨会等国际会议。

2003年12月2曰,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

时任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与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吴英杰为拉萨部奠基

第四次珠峰综合科学考察

本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活动,以“珠穆朗玛峰地区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主题,揭示珠峰地区近几十年来的自然环境变化特征、规律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内容主要包括珠峰地区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观测研究、珠峰地区冰川变化监测研究、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变化研究、珠峰高度变化过程研究、珠峰地区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综合研究等五方面。

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

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

此次科考的主要内容为:考察青藏高原上的重要地理分界线——青藏高原“脊柱”的地质形成机理和对中国乃至世界气候的影响;了解可可西里珍稀野生动物的分布、种群变化和迁徙规律;采集和建立这一地区的植物“生物基因库”等。

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

可可西里探秘考察队2005年国庆节在无人区举行升旗仪式

2009年,中国冰川学家姚檀栋院士联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朗尼·汤姆森(Lonnie Thompson)、德国科学院院士沃克·莫森伯格(Volker Mosbrugger)共同发起了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

该计划旨在组织国际顶尖科学家跨学科开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水体-冰川-大气-生态-人类”相互关系的研究,综合考察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对策。

2012年启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该专项取得了一批国际瞩目的重要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提升了我国青藏高原研究在国际上的引领作用。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简称“青藏卓越中心”)正式成立。青藏卓越中心是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青藏专项实施过程中追求科学卓越、首批启动的卓越创新中心之一。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

2014年1月21日丁仲礼副院长为青藏卓越中心揭牌

2015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再次合作,在西昆仑古里雅冰川开展综合考察,主要任务是考察古里雅冰川的近期变化并钻取深孔冰芯。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Lonnie Thompson教授,共有科考队员46人,以及央视和中宣部的媒体人员10人。

此次考察是迄今规模最大、单根冰芯最厚(309米)、钻取冰芯最多(总长超过550米)的一次冰芯钻取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历史研究谁写的

古里雅冰帽顶部钻取冰芯

实地考察发现1992年以来,古里雅冰川基本保持稳定,部分冰舌还有一定的前进。

冰芯钻取是此次科考的核心内容,目的是重建过去数十万年的气候变化,为预测未来冰川的变化和水资源前景提供科学依据。

考察队克服低温缺氧,战胜重重困难,成功在古里雅峰顶(海拔6700米)和大平台(海拔6200米)钻取了透底冰芯,分别为51米(3根)和309米。这是青藏高原迄今为止最老的冰芯。

姚檀栋院士获2017年获地理学国际最高奖--“维加奖”,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授奖,这是该奖设立136年来首次授予亚洲科学家。

历史研究什么意思_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

姚檀栋院士领取2017年维加奖

2017年3月,中科院和西藏自治区签订新一轮院区战略合作协议,确定由青藏高原所牵头,协调全国力量,联合国际伙伴,共同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2017年8月19日,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全面展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怀,发来贺信,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启动仪式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

横断历史研究_历史研究谁写的_历史研究什么意思

刘延东副总理走近科考队

目前第二次青藏科考已经完成江湖源、河湖源两个关键区的科考,正在开展藏东南、南亚通道南段、中巴走廊三个关键区的科考。

上一篇: 史学概论知识①
下一篇: 冯尔康:史料与史学的不懈探寻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