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又要飞入太空啦!11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已延续一百多年,这体现了人类对未知、自然和自己生活的宇宙的求知精神。在科学家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古今中外的艺术工作者也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想象力把自己对宇宙太空的幻想跃然纸上。在艺术家的画笔下,宇宙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罗伯特·麦考尔 “未来是光明的”
●卢克·杰拉姆 “现在我创造了自己的月球”
●邦艾斯泰 “土星世界”
●沼泽茂美 “遥远宇宙的诱惑”
●刘国松 “看山水看到太空去了”
罗伯特·麦考尔 “未来是光明的”
罗伯特·麦考尔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第一批参加民用航天局艺术项目的艺术家之一。在这个项目里他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航空航天,还可以与宇航员一同进入舱内探索。麦考尔的艺术作品实打实地给了我们一种与航天近距离接触的奇妙体验。
以下就是麦考尔根据体验探索创作的部分画作,可以说这是与外太空距离最近的艺术作品了。
卢克·杰拉姆 “现在我创造了自己的月球”
月亮可以说是艺术创作中亘古不变的一个主题。英国艺术家卢克·杰拉姆(Luke Jerram)的作品《月球博物馆》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中国唐代诗人李峤在《中秋月二首·其二》中所感慨的“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这是一件以1:50万的比例缩放了美国航天航空(NASA)带回来的月球图像所创作出的装置作品。这件作品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礼赞,还表达了在月亮的情缘下可以探索到的世界各地文化异同。可以说卢克·杰拉姆真正把太空中的月球搬到了地球上,这样的作品是不是真实感受到了别样的装置艺术呢!
邦艾斯泰 “土星世界”
邦艾斯泰是世界著名太空美术评论家,于1888年出生于美国加州。1944年,邦艾斯泰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太空美术处女作——“土星世界”组画,从而揭开了现代太空美术的序幕。同时,邦艾斯泰也将太空美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从而为太空美术成为独立的绘画领域奠定了基础。
邦艾斯泰《月球峭壁》,1949年。
邦艾斯泰《轮式空间站》,1950年代。
沼泽茂美 “遥远宇宙的诱惑”
沼泽茂美是日本知名的天文摄影家兼插画家。沼泽茂美的摄影作品,以夜空为主要题材,却有别与传统的星野摄影,强调大自然的宁静和谐。利用广角镜,超广角镜,偶尔也会用到鱼眼镜,将地面的景物,例如树,岩石,甚至是篱笆,纳入镜头之内。有别于天文爱好者将地面景物当作"障碍物"般排除在画面之外。沼泽茂美的插画就题材而言,可分为太空探索,宇宙的历史,神秘的星空。1993年,沼泽茂美的作品专集《宇宙遥远的诱惑》问世。
沼泽茂美《哈勃太空望远镜》。
沼泽茂美《太空美术家群英谱》。
刘国松 “看山水看到太空去了”
刘国松被誉为中国的“现代水墨之父”,他的 “太空画” 是1969—1972年创造的地球与月球组合的新系列。以“山水”作为绘画主体,把太阳与月亮拉近到山水主体中。这样看似不相关的两种景致,却在他的奇妙结合下别有一番风味。
刘国松的“太空画”时而在单一的色调中追求变化,时而在颜色对比冲突中追求和谐。他充分发挥了对色彩特有的敏锐度,让每一幅艺术作品都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他每一个时期的创作,都像是一场纸面上的冒险,有理有据、有前有后地缓慢展开,让所有的一切可以瞬间变得立体。
刘国松《宇宙心印》。
除了以上这些专门以太空题材作画的艺术家之外,还有一些大众所熟知的艺术家也创作出了很多关于太空、宇宙等主题的艺术作品,比如梵高的《星空》系列。
梵高《星空》。
梵高《罗纳河畔的星空》。
艺术家们所创作的 “太空画”,带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和想象力,虽然画作与真实的宇宙不太一样,却有着与无垠宇宙相同的神秘与奥妙。
看完这些关于航天、宇宙的画作,是不是感受到了艺术的多元性呢!
————————————
来源丨“有艺境”综合整理自网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