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探索火星,就是探索地球的未来和出路? ——侯增谦院士主讲“李四光大讲堂”第三期

探索火星,就是探索地球的未来和出路? ——侯增谦院士主讲“李四光大讲堂”第三期

探索火星,就是探索地球的未来和出路? ——侯增谦院士主讲“李四光大讲堂”第三期9月8日下午,“李四光大讲堂”第三讲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203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行星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侯增谦应邀以“天问三号与火星探测”为主题作学术讲座。

9月8日下午,“李四光大讲堂”第三讲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203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行星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侯增谦应邀以“天问三号与火星探测”为主题作学术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

人类的火星探索史_人类火星探测历史_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

报告现场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刘建波、黄宇蓝,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副部长张琰,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孙晔,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张立飞,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培军,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杨默涵,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云超,北京大学出版社理科二编辑部主任郑月娥等参加讲座,讲座由地空学院副院长沈冰主持。

人类的火星探索史_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_人类火星探测历史

沈冰主持会议

侯增谦深入介绍了行星科学以及火星探测的现状,强调了行星科学探测在了解太阳系与行星起源演化、探索宜居环境和寻找生命迹象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还可能提供有关其他星系中行星的信息,从而推动行星科学的发展。

人类火星探测历史_人类的火星探索史_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

侯增谦作学术讲座

在详细介绍了火星探测的科学进展后,侯增谦着重介绍了中国天问三号任务,明确了此次探测的总体科学目标,包括寻找生命存在的证据、揭示气候及宜居性演化历史以及刻画火星地质结构与内部过程。他解释了任务中的生命痕迹探测将如何通过分析土壤和岩石样本,以及搜索有机分子来寻找火星上可能的生命迹象。这一任务的成功将有望揭示火星过去的生命可能性,为人类了解宇宙中的生命提供重要线索。

侯增谦展望了中国未来的行星科学方向。他表示,中国在行星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太阳系中其他行星和卫星,如木星、土星和卫星,以及小行星和彗星。他鼓励年轻科学家积极投身这一领域,为中国的行星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侯增谦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指出行星科学探测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合作可以促进科学知识的共享和进步。他希望中国能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为全人类的科学进步和太空探索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人类的火星探索史_人类火星探测历史_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

师生认真听讲

在现场互动环节,广大师生就“着陆区选址”“行星探测计划”“着陆点附近的地质图绘制”“火星样品的原位分析”“火星探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及“未来天问三号火星探测器的供能方式”等方面展开了踊跃的提问。侯增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对北大学子提出了殷切寄望。

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_人类火星探测历史_人类的火星探索史

人类的火星探索史_人类火星探测历史_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

现场互动

报告结束后,张立飞、孙晔分别代表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向侯增谦表示感谢并赠送纪念品和颁发感谢状。

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_人类火星探测历史_人类的火星探索史

张立飞向侯增谦赠送纪念品

人类火星探测历史_人类的火星探索史_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

孙晔向侯增谦颁发感谢状

地球化学2023级本科生付卓玥表示,今天的讲座切实燃起了她对行星科学的兴趣,也增进了她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行星科学就是这样,既有极其宽广的眼界,将地球的历史和未来以万年为单位探索;也有非常微小的视角,在显微镜下见微知著般研究月壤以及未来的火星样本等。这样的行星科学,有着宇宙独一份的浪漫。2023级博士研究生张东林深受侯增谦对火星研究的思路的启发,作为学院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一名新生,他会继续保持对地球科学的兴趣与热爱,时刻关注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不断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力争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上一篇: 《人类探索宇宙》的教学反思
下一篇: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表格式)11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人教鄂教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