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在1970年的这一天,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独立研制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正式开启了太空探索新纪元。
而就在此前几天,SpaceX进行了星舰的首次轨道级飞行测试。尽管以失败告终,但马斯克表示仍迈出了关键一步,积累了宝贵经验。
人类对星辰大海的向往,似乎永远充满热情,也从未停止脚步。回望过去半个多世纪的航天史,我们从无到有,从想象到现实,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曾经难以置信的任务。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牵引着这股永不磨灭的热情和斗志?从人们脑海中模糊的意图和想象,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过程与成果,究竟是什么在发挥着作用?
其实,这些极富挑战的太空探索任务都涉及到复杂、艰巨而庞大的执行过程,而它们最终得以取得成果,都无一例外地满足一个条件:事先制定出一个高度聚焦、边界清晰且容易理解的目标。也就是说,在战略意图与真正落地之间,有一个高质量的目标作为桥梁。
今天,我们就借由几个太空探索的历史故事,感受一下这种隐形而强大的“目标力量”。
本文所属板块
——
正文字数丨 3881 字
预计阅读丨 6 分钟
北京时间2023年4月20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重型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满载着超过4500公吨推进剂从得克萨斯州点火升空,进行首次轨道级飞行测试。作为有史以来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星舰进入应用测试阶段,无疑是人类航天史的一件里程碑事件。
尽管首飞以失败告终,但埃隆·马斯克表示,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发射测试,为几个月后的下一次测试积累了很多经验。
马斯克之心,路人皆知。SpaceX的目标,就是要把足够多的人员和物资送入太空并移民火星。为完成这一任务,预计将需要数百甚至数千次“星舰”飞行,所以试飞成功意义重大。
马斯克在星舰首次试飞后对团队表示祝贺
这件事引发了举世瞩目,甚至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成为一种国家实力的象征。而在SpaceX内部,各个层级的员工大抵也都笃定自信,深知自己所做事情的远大意义与价值,而由此汇聚而成的强大的集体执行力,即便作为置身事外的吃瓜群众,我们都能感知一二。
这种巨大的影响力,是从何而来呢?
一个关键要素就在于,马斯克所设定的目标极其简单清晰,又极其激动人心——在2030年左右,成功移民火星。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这就是一个出色的战略性关键任务目标;基于此目标,马斯克能够广泛组织资源,集中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注意力,从而聚焦突破一件艰难却非凡的事情。
其实,这一幕并非偶然,它同样也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太空大竞赛。通过以下两个历史故事,你可以感受到:一个好的目标,是如何高效地调动资源和力量,帮助一个集体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创造出卓越的战略价值。
阿波罗登月计划:
聚焦一个最重要的目标
——
1958年,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为了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成立。
作为一家被寄予厚望、拥有大量预算的国家机构,NASA为自己制定了许多“宏伟”的目标,比如:拓展人类对大气层和太空现象的认识、发展并运用在太空中传送生物的运载工具、开展和平利用宇航和太空技术的机会......
这些目标体现着许多高层领导的雄心壮志,正如我们现在天天听到的“成为世界级的……”、“引领……行业发展”之类的商业口号一样。然而,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美国却在太空竞赛中屡次败给苏联,上述目标也大多不了了之。
直到1961年,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明确提出:“美国要在20世纪60年代结束之前,将一个人成功地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这才为NASA奠定了最重要目标的基调。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NASA找到了强大的新机会,打赢这场战役将是未来十年的最重要目标,而且它有着清晰的表述——让人类从地球到月球安全往返,截止时间是1969年12月31日。
下面是NASA在不同时间的两类目标,你可以明显从中明显体会到,传统组织的目标和真正最重要目标之间的差异:
对于1958年的目标,我们不妨想一想:它们是否都目标清晰而且可衡量?同时有多少目标?所有这些目标都有完成的截止日期吗?这些目标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才能有效带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工作呢?毕竟,苏联已经抢先向太空发射了人造卫星和宇航员,而美国还停留在测试火箭的阶段。
相比之下,1961年的目标就只有一个,不仅清晰明了,而且是当时NASA乃至整个美国最重要的目标。
接下来,在这个事关国家荣誉的紧要关头,NASA必须明确通过哪几场战斗来取得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基于上述最重要的目标,他们很快就确定了三个关键战斗:导航、动力和生命支持。
∙战斗1:导航
因为宇宙飞船需要在太空中以每秒18公里的速度向月球上的一个指定地点飞行,在绕地轨道上的速度也很快,所以精确导航极其关键,也绝对是个大挑战。
∙战斗2:动力
动力也很关键,因为要把一个载有登月舱的火箭加速度到足以脱离地球引力绝非易事,当时世界上还没有那么大推力的火箭。
∙战斗3:生命支持
生命支持可能是最关键的一环,至少需要设计一个太空舱和一个着陆舱,以便宇航员能够平安往返月球,并对月球表面进行勘探。
其实,肯尼迪定下这个目标,还隐含了聚焦的原则:对好主意说“不”。他意识到,除了登月目标,国家也有其他很多有价值的目标,但是不得不放弃,所以就像他所说的一样:
∕
“有人问,为什么是月球?为什么选择登月作为我们的目标?因为这个目标将有益于组织和衡量我们最好的能力和技术,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乐于接受的,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不愿推迟的,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想要赢得的。”
∕
通过这种方式,他将NASA的工作聚焦在了这个有着明确完成时限的目标上,而这个目标的达成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探险之一。
1969年7月20日,伴随阿波罗11号完成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美国超越了苏联,成为全世界太空探索实力最强的国家。
阿波罗11号航天员:
阿姆斯特朗(左)、科林斯(中)和奥尔德林(右)
故事讲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肯尼迪公布载人登月计划,会对NASA带来怎样的挑战呢?是会让员工觉得不现实而躺平呢?还是会因此干劲十足、责任感倍增呢?
历史告诉我们,答案是后者。要知道,载人登月在当时绝对是石破天惊的大新闻(正如马斯克在今天宣布火星移民计划)!毕竟,当时宇宙飞船上使用的电子计算机,只相当于大家现在口袋里的手机芯片的计算能力;更严重的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还没有掌握足以取得上述三个战斗胜利的技术。易地而处,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叹:1969年实现登月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们再来考虑一个问题:当责任感飙升时,人们的士气和投入感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同样,也会有石破天惊的飙升。我们一般会倾向于认为,当责任感达到最高点时,过高的压力会影响士气,但事实恰恰相反:聚焦最重要的目标,将会同时提升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士气。
当一个团队从同时拥有十几个想要达到的目标,精简为专攻一两个最重要目标时,他们的士气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像在每个团队成员的大脑中装了一个开关一样,大家同时对自己下达命令“开始!”。当肯尼迪宣布要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时,他就打开了这样的开关,为此后力出一孔的集体执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样,当马斯克宣布要在2030年将人类送上火星,他也为SpaceX的全体员工打开了这个开关(甚至帮全世界的利益相关方也打开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星舰试飞会引发举世瞩目,而SpaceX也因此不断超越竞争对手、收获了大量的资源支持,包括NASA在内的各国宇航机构也都成为其主要客户。
东方红一号:
制定一个杠杆性的目标
——
无独有偶,当美国凭借一个高质量的战略性关键任务目标而凝心聚力时,相似的一幕也在中国上演。
1965年1月,随着中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相关技术条件日渐成熟,钱学森向中央领导提出了研制中国首颗人造卫星的建议。同年8月,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专委会议,批准了由中国科学院提交的规划方案,卫星研制正式立项,确定将人造卫星发射列为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钱学森
随后,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一场长达40天的方案论证会,在征询了各方专家意见后,中央领导将这项关键任务目标确立为:
∕
在1970年前,发射一颗人造卫星,要求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
∕
为理解这个目标的内涵,我们有必要回顾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彼时,正值人类开启探索太空的征程,全球各国竞争的焦点由陆地转向了太空;苏联和美国均已遥遥领先,其他强国也紧随其后,纷纷宣布了卫星发射计划。因此,中国如能迎头赶上,不仅意味着科学技术硬实力的大幅增强,更是国际政治地位软实力的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刚度过战乱时期、正百废待兴的中国,也迫切需要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让大家看到未来的希望,能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设而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在积贫积弱的大环境下,如果能像头号强国一样成功发射卫星,无疑是一种极好的鼓舞人心的方式。
所以,“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既是科技实力的体现,更是政治意图的彰显。一旦成功做到,这件事将带动整个国家突破原有的局面,起到杠杆性的撬动作用。
东方红一号研制及发射的历史场景
当然,以中国当时的经济与科技实力,想要做到这四点极富挑战,因此必须聚焦资源和方向,以举国之力,打赢这场战役。其实,这个目标基本上为科学家及工程师指明了工作方向,即选择要在哪几个技术领域进行战斗。
∙战斗1:上得去(火箭推力)
由于东方红一号的重量比苏、美、日、法四国首颗卫星的总和还重,所以若要准确送入轨道,运载火箭必须拥有强大的推进动力。经过火箭技术专家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导弹技术和探空火箭技术的完美结合,解决了“上得去”的难题。
∙战斗2:抓得住(跟踪测量)
想在地面上“抓得住”卫星,就要时刻掌握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经过多番论证,工程师们决定利用多普勒原理测距,并攻克破解了卫星测轨方程式的谜题,使得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可以被随时监测到。
∙战斗3:看得见(卫星亮度)
要想用肉眼就能看到太空中运行的卫星,它的亮度就要够强,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直径仅有1米,直接观测也是个难题。最终,研制人员从折叠伞收缩打开的特点中找到灵感,安装了一个由高反光亮度的材料制成的、可以在太空中撑开的“观测裙”,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
∙战斗4:听得到(信号接收)
如果要让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并能被普通收音机所接收到,配置的信号发射器重量必定超标。最后有人提出以“接力”的办法,通过卫星的天线发送、地面站的接收,再由电台转播,实现了“听得到”的效果。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一个分歧值得一提:由于东方红一号的设计方案是科学探测属性,需要搭载相关的数据探测仪器。但是,受限于运载火箭的推力,以及各项系统的兼容性和复杂性问题,无法同时安装这么多的元件,因此必须进行取舍。
如果是服务于关键任务目标,就得大幅简化原本的设计方案,去掉大部分的探测仪器,但很多老专家对此持反对意见。此时,作为东方红一号的总技术负责人,钱学森只好亲自上门给大家做工作:
∕
这不是废除原方案,而是把原方案分为两步,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再在此基础上发射科学探测卫星。
∕
经过钱学森的坦诚沟通,大家对现阶段所要取胜的地方进一步深化了共识,于是科研人员对原方案做了大胆简化。
可见,在有限的资源及能力条件下,一个明确的关键任务目标对于解决分歧、做出取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锚点作用。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从酒泉发射场如期发射升空,10分钟后顺利进入轨道,观测裙正常展开,乐曲清晰播放,各地面测控站也相继捕获到卫星信号。
人们在地面裸眼观测东方红一号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要求,中国还对卫星飞经全球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进行了预报,以便各国观测,在全世界引起了热烈反响。自此,中国开启了太空探索新纪元,成为拥有核心航天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高质量的目标:
战略与执行之间的桥梁
——
无论是SpaceX的火星移民计划,还是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抑或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计划,这些极富挑战的任务都涉及到复杂、艰巨而庞大的执行过程,它们最终得以落地实现,都离不开一个高度聚焦、边界清晰且容易理解的目标。
可以说,在战略意图与执行落地之间,必须有一个高质量的目标作为桥梁。
目标数量越多,能够出色达成的就越少;目标越清晰聚焦,能够完成的概率就越大——这是和万有引力一样的自然规律。然而,许多高层管理者在制定战略时,总是习惯于囊括许多目标,或者追求过于宏大抽象的目标,结果精力和资源耗散,最终导致战略难以落地。
聚焦少数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把模糊的战略规划变成有完成时限的具体任务,让组织上下都能知晓阶段性最有价值的地方在哪里。当所有人的工作都能锚定同一个目标,组织所能焕发出的动力和创造力将是惊人的,最后取得的成果也将超出预期。
至于如何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关键任务目标,并进一步解码得出执行路径和行动,我们下期再做解读。
参考资料:
*《高效能人士执行四原则》
* 相关网络资料、历史资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