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 卷。 第1期2012年2月科学技术哲学研究S tu d iesinP h ilo so p h yo fS cien cea n dT ech n o lo g yV 01. 29N o . 1F eb. , 2012何谓社会机制?李钧鹏(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 美国纽约10027 )摘要: 对社会机制的研究是社会科学哲学近十年来最为显著的成果之一, 但究竟何谓社会机制, 学术界对此远未达成一致, 相互冲突的观点甚至屡有出现。 通过对多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的梳理, 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机帝J的五项基本特征: 社会机制是一种解释手段; 社会机制是一种因果机制; 社会机制与因果律相对立; 社会机制具有不同的层次; 社会机制具有时序性。关键词: 社会机制; 社会科学; 哲学; 解释; 因果关系中图分类号: N 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 4 —7 062( 2012)0l一0014 —07在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中, 社会科学哲学已成为一个重要分支, 并达成一项共识: 作为一种元理论探究, 社会科学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哲学思考。 当然, 这种思考与反省在实际研究中表现形式不一, 但占据核心地位的议题是: 某种理论或方法能否较好地解释社会现象?这种判断的逻辑基础是什么?近十年来, 社会机制( so cia lm ech a n ism s)理路异军突起, 并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了系统的回答。
本文旨在通过对多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的梳理, 归纳出社会机制的基本特征。社会机制是一种解释手段尽管不乏其他任务, 如观察、 描述、 理解、 阐释、建言等, 社会科学的首要任务是解释社会现象。 …解释由认识论( ep istem o lo g y )和本体论( o n to lo g y )构成。 认识论主要关注知识的来源与形构。 在社会科学中, 认识论的重要性在于客观事实与研究者主观感受之间的平衡。 我们不难发现两种极端倾向: 归纳主义( in d u ctiv ism )与主观主义( su bf eef iv ism )。 前者否认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的可能, 主张唯一可靠的知识来源是可观察的事实; 后者颇为类似王守仁的“心即理也” 或贝克莱( G eo rg eB erk eley )的“存在即为被感知” , 认为个人感受和意识是一个人唯一可靠的知识来源。 本体论的考察对象是实在( rea l—ity )的性质与本体的基本范畴。 在社会科学中, 本体论主要体现为研究单位的选择, 我们可以区分为个人、 整体、 形势与关系。 以个人为研究对象的本体选择常被称为方法论个体主义, 主张最终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的是个人, 而社会现象以及一切所谓“整体” 或“结构” 都只不过是个体的累加, 从而正确的研究方法是将研究单位层层化约至个人, 以个体来解释整体现象。
新古典经济学以及社会科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多持这种取向。 以整体为对象的本体选择认为不同层次的社会结构或现象有其自身的行动逻辑, 而这种逻辑往往能够自我维系、 自我解释。政治学中对政治文化的研究悼。 以及亨廷顿( S a m u elH u n tin g to n )的“文明冲突论” 川代表了这种取向。以形势为对象的本体选择认为, 只有事件或互动所发生的形势、 情形或个人意识才是真正稳定的研究单位。 主流心理学、 社会学中的象征互动论( sy m —bo licin tera etio n a lism )以及受现象学( p h en o m en o lo -科)与实用主义( p ra g m a tism )哲学影响的社会科学研究持这种观点。 H 1以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本体选择把目光转向个人与群体所占据的社会位置以及不同位置之间的关系。 社会网络分析可以看做这种取向的典型代表。【收稿日期】 201l—03—22【作者简介】 李钧鹏( 19 7 8一), 男, 安徽合肥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 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14万方数据论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