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走向.pdf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走向.pdf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走向.pdf开封大学学报Vol.20KAIFENGUNIVERSITYJun.2006收稿日期:2006-03-22作者简介:任继江(1976),女,河南郑州人,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开封大学学报Vol.20KAIFENGUNIVERSITYJun.2006收稿日期:2006-03-22作者简介:任继江(1976),女,河南郑州人,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特征及走向(中原工学院研究生处,河南郑州450007)要: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具有多元化、大众化和商业化三个主要特点。总的来说,未来中国社会文化将是一种整合文化;此外,法治文化、经济文化和信息文化等也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特征;趋势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3X(2006)02-0011-03一、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现状社会文化是指在大众社会层面上所表现出的种种社会文化现象。目前多数学者把建国后至20世纪末中国的社会文化分为三个阶段。从1949年至1966年为第一阶段,属社会主义计划体制建立和发展时期。建国初期,中国以大会战的形式开展工业化建设,大跃进、人民公社反映的大都是赶超现代化的路向。由于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科技进步、经济发达程度上存在差距,那就必然存在着是否向西方学习、如何学习以及是排斥还是吸收、是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社会层面上,就体现为不同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趋向。

从1966年至1981年为第二阶段,属文化大革命开始至其被全面否定、拨乱反正时期。从19822000年为第三阶段,属全国推进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否定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线,从而使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得以正常进行。这也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重现五彩缤纷、繁荣发展局面的客观原因。在这一时期,社会文化也日益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发展得最为丰富、最为开放的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的思想文化运动,使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进入了高潮。其大的政治背景是拨乱反正,否定文化大革命,改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引进外资、选派留学生,进行农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以及开展“真理标准”、“姓公姓私”的大讨论等等,这引发了社会层面的广泛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的结果是,人文社会科学繁荣,科学技术昌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环境宽松,民主氛围逐渐浓郁,法制逐渐健全等等,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也经历过挫折和低迷,自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信念、科学文化、民主法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剥离的部分;另一方面,封建专制流毒、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官本位意识也充斥于社会各个角落。一方面,现代化手段已广泛为人们所接受,城市化浪潮、现代化浪潮席卷大地;另一方面,封建迷信、封闭落后思想却还泛滥其间。“工业化国家,农业化社会”这种二重结构仍然束缚着国家的发展,工业化大生产与农业手工业劳作并存,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差距巨大,文明与野蛮、法制与专制、进步与倒退的较量仍不时地表现出来。各种文化因素并存、各个时代背景共存,构成了当代社会文化高度浓缩的“拼盘式”的景观。我们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在转型期间所特有的和必然的文化状态,也是社会在快速前进中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二、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特征一提起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几乎没有人能够用很鲜明的语言去概括它的特征,甚至有人认为就没有属于当代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换句话说,中国社会的文化目前并没有展示出完整和清晰的风貌。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深入分析一下当代中国社会在文化方面的特征,为构建新型文化,进而促进精神文明发展和民族整体素质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础。

实际上,虽然文化远离经济基础,但其本质上依然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因此,从经济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对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思路。那么,在这个思路上延伸开来,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社会文化的特征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经济制度。与这种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中国文化也初步形成了以主流文化为主体、多元多层多样文化共存的基本格局———既有雅文化,又有俗文化;既有传统文化,又有现代文化;既有企业文化,又有校园文化;既有都市文化,又有乡村文化;既有国产文化,又有进口文化;数不胜数。如果我们去粗取精,看其本质,那么这种多元化主要体现为三种不同文化———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主流文化(即共产主义文化),以及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之间的冲突。我国封建社会一直推行单一文化范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它推崇“忠君爱国”,提倡“仁、义、礼、智、信”,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与统治阶级相联系,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在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武器,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此后,共产主义文化一直作为我国的主流文化。应该说,共产主义文化是非常先进的、高尚的,对处于其中的每个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但是,目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我们应该看到,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自觉、主动地沐浴在共产主义文化的春风中;加之很多文化宣传简单化、程式化,文化作品与大众需求不协调,因此,共产主义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距离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强调张扬个性、追求金钱、追求成功,有消费文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在其中。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传播进来,对国民尤其是青年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西方化,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忧虑。以上三种文化的碰撞实际上就是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的根本原因。大众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使广大民众自主意识增强,个性得以发展。在这种个性解放的历史性变迁中,广大民众从客体转向了主体,把新型文化的建设看成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从而使新型文化的孕育成为大众自我创造、主动参与的实践。

这是文化大众化特征的首要体现。其次,大众化特征体现为新型文化在内容上反映了大众的需要。新型文化扎根于大众的社会实践,扎根于大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它反映了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成为大众自我表现、自娱自乐的形式。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大众化的不良方面。比如有些消费文化、金钱文化和快餐文化充斥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并不是健康的文化取向和生活方式,但往往是许多人所喜欢和津津乐道的。这样的低级趣味的大众化是社会的毒瘤。商业化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商业化色彩浓。这种商业化色彩,首先表现在文化产品的性质上。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文化产品也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了商品。在异军突起的 文化市场上,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文化商品供广大民 众自由选择。其次,表现在文化产品的消费上。有偿 服务替代了无偿服务,营利性经营替代了福利性服务。 于是,文化商人、文化企业家、文化个体户、文化专业户 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群众投入文化消费的费用急剧 增长, “有钱就享受”的文化消费观成为当下许多青年 人共同的价值观念。第三,表现在内容上。新型文化 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诸如信息观 念、效益观念、信誉观念、人才观念、创新观念、自主意 识、科学意识、民主思想、法治思想等等成为新型文化 内容的主体部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巨大 的推动作用。

当然,商业化特征客观上也使人们对金钱的重视 程度加大,甚至产生拜金主义等恶果。商业化的负面 影响我们也必须警惕。 三、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社会文 化具有多元化、大众化和商业化等特点。从社会系统 的整体角度看,我国文化多元、分散,整合能力差,对传 这在宏观上导致中国社会的文化特征不鲜明,文化底蕴不深厚,文化导向不突出;在微观上,文化冲突导致 了个人或者群体的矛盾性格和矛盾心理。 然而,历史总是会向前发展的。除却政府的认识 之外,社会系统也有其自组织性。我国社会文化的发 展将会呈现出以下趋势。 从内涵来看,中国社会的文化将会是一种“整合文 化”。也就是前述的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共产主义文 化和西方文化的一种融合。实际上,从微观的角度看, 这种融合现在已经体现在某些人的身上了。他们将这 三者结合得很好———他的社会理想是共产主义,他的 道德修养秉承的是儒家传统文化,他的日常生活方式 却带有浓重的西方色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奇 迹,但这正是文化融合的重要表现。宏观上的文化整 合需要时间的考验,因为这毕竟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和整合,两种意识形态的交融和整合;但作者认为,这 才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最大的趋势,也是文化国际化 和民族化的重要课题。

另外,从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来看,法治文化、经济 文化和信息文化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 法治文化中国传统社会长期以来实行封建君主专制,与此 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人治文化、德治文 化。这种人治文化、德治文化的基本点是伦理中心主 义和宗法等级主义。自从变法维新运动开始,中国走 上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法治探索之路。直至新中国成 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法治之路方步入正 轨。随着中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中国文化正 迅速走向法治文化。法治文化的基本点是法制中心主 义和平等主义。法治文化的形成,必将有力地促进全 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力地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 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提高,从而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力地保障社会主义 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经济文化经济是基础,经济实力是最重要的综合国力要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成为文化发展的中 心,文化围绕其运转。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 发展一体化的基本趋势已成定局,知识经济的巨大浪 潮汹涌澎湃,文化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愈 来愈重要的作用。经济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文化的发 展,而文化的发展也愈来愈需要经济的支持。

这种经 济文化联动发展趋势,使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日趋淡 化,但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也会引发一系列新的 社会矛盾 信息文化未来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 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随着办公自动化、家庭电脑和国 际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文化必将迅猛地发展起来。信 息文化具有高科技化、高效率化、高自由度等特点,势 必改变我国民众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有 力地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总之,尽管目前中国社会的文化状况不甚理想,但 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属于当代中国人自己 的、既继承传统又包容天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 会在不远的将来展现在世人面前,接受历史和时代的 检阅。 参考文献: 关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几个问题[J].辽宁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6 -19. 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14-18. 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7-66.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文化[J]. 理论与现代化,1997,(8):32 -34. [责任编辑 ModernChinese Social Culture REN Ji jiang(Zhongyuan Institute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7,Henan)

上一篇: 家庭教育新理念
下一篇: 中国社会学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