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在我国这个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各种矛盾开始凸显的转型时期,必须合理协调,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二者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各种措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 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其丰富,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和谐社会,最核心的问题是人和社会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目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既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又处在一个各种矛盾开始凸显的转型时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GDP总量增长了10倍,年平均发展速度为9.4%,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GDP和收入水平尚有很大差距,现有经济发展能力与水平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社会上还存在因为经济原因导致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比如,卫生经费、教育经费、环境保护经费等支出太少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没有发展上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劳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资源,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社会上已经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城乡、地区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违法征地、拆迁等,如果不立即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阻力,甚至威胁着我国的改革稳定大局以及发展成果的取得和享有。因此,厘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建立二者的协调互动机制,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件关系改革兴衰成败的头等大事。

二、经济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物质财富的匮乏以及因此导致的生活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讲,一个物质财富极其贫乏的社会,我们很难奢望其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物质基础来源于经济发展,离开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要防止因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经济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这也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就是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经济增长不仅奠定了和谐社会必要的物质基础,还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这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人有责,取决于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积极践行基本道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转换传统经济发展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地区、城乡、内外、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五个方面,促进经济全面、持续发展。在主要政策上,必须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此基础上,大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社会增加值,来缓解和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与资源环境条件严重不协调的问题。

三、和谐社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上,但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完全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一些物质财富已经极为丰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及西亚石油输出国国内的混乱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例证。因此,诸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够实现社会和谐,或者说必须等到足够发展时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等观点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经济发展只是为和谐创造条件,但不等于甚至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我国来说,不仅要把和谐社会理解为追求的社会理想,而且要认识到它同时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通过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机制推动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目标发生改变,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这客观上要求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较大发展,但是,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就业难等问题严重威胁、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中的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大力促进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协调各方利益,减少摩擦,增强社会凝聚力,以此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发展,从而实现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关系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发展经济过程中,在综合平衡、协调各种矛盾同时,应重点解决当前矛盾最为突出、影响最大问题,具体讲,我们必须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得不少利益群体为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牺牲或让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十七大”做出了重大战略思想调整,即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过渡到“效率、公平统筹兼顾”的阶段。可以说,这种调整是党和政府及时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群众改革呼声的战略性举措,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因此,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协调、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公平、公正地对待各种合理的诉求,尤其要使弱势群体受到保护,并有机会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

第二,缩小收入差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成果。分配公平催人奋进,拼搏向上,分配不公则可能引起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针对当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必须采取措施均衡利益分配。具体讲:首先,加大政府调节力度,以社会公平作为政策导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着眼点,正确兼顾社会不同群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大政府调节再分配的政策力度,合理调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尤其注意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其次,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网,加强立法保障,使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化、规范化,让所有城乡居民都成为保障的对象,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的生活和生产,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

第三,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由于受地域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三农”问题在我国一直较为突出,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为市民,一些人正逐渐变为城市贫民,使得“三农”问题更趋复杂。我国的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农民的增收,农村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效,必须予以重视。笔者认为,对于当前因为城市扩张而引发的新型“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协调,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适当控制城市化进程与规模,防止失地农民规模进一步扩大。而解决传统的“三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目前实际情况决定了其不能一蹴而就,应对之综合分析,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分阶段采取措施予以缓解和解决,尤其要重视当前较为突出的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拖欠工资、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过去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生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相当部分是通过透支生态环境取得的,如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人与自然资源的紧张关系,经济的发展必定是有限度并要为之付出惨痛代价。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实践中,各级政府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要求,纳入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中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规范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评价指标以及技术措施等,最终建立一条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五,转变政府职能。受传统全能型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对经济社会干预过多,严重制约了社会、市场主体的创新性,抑制了改革发展的动力。当前,必须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政府在继续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同时,加大对第三部门的培育力度,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实行有步骤的职能转移和职能委托,减少政府对市场机制、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创造一个有利于各个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环境。只有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才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和消除各种障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谢龙主编: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03

[3]陆学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版),2004.06

[4]顾光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4.11

[5]李新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载于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04

[6]韩喜平: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06.06

上一篇: 从堕胎幼女的隐私权看权利的冲突与平衡演讲范文
下一篇: 经济与社会生活.ppt 19页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