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1979年9月,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确立了排污收费制度。2003年1月2日,国务院发布《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纲要》提出开征环境保护税。2014年,《环境保护法》修订,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2016年12月25日,走过6年立法之路、历经两次审议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税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2018年1月1日,《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同步施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同时废止。上图是视频资源“【课程引入】环境保护税法草案)经过初审”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总结:征收排污费和环保税的目的都在于推进环保,减少污染,同样是谁排污、谁付费的机制,二者在这方面是相通的。收费存在的问题如执法刚性不足、地方政府和部门干预等,影响了该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环保税提高了执法的基本刚性,客观上也有助于激活企业的节能减排动力,提升环保水平、减少污染。
“费改税”的过程是一个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听取人民诉求、反映人民意愿、汇聚人民智慧的过程,也是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过程。(一)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案例1:湖北襄阳一法官“徇私枉法重罪轻判”被判刑2001年7月15日晚,陈某受他人之邀在樊城区某饭店吃饭,席间王某因敬酒与陈某发生争执,陈某持仿****式手枪先朝地面开一枪,见未能震慑他人,又朝王某腹部开一枪,随后离开现场。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2008年10月下旬,陈某被抓获后,樊城公安分局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请逮捕。但在该案进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后,时任樊城检察院起诉科内勤的夏某受他人请托,通过贿赂被告人马某及多名司法人员,致使樊城法院最终以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从而导致重罪轻判。被告人马某身为司法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枉法裁判,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徇私枉法罪。2019年12月23日,襄城法院下达刑事判决书:被告人马某犯徇私枉法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扣押违法所得,上缴国库。
(一)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案例2:校园杀童被判死刑2019年9月2日早8时,湖北恩施市白杨坪镇朝阳坡小学,于华持刀闯进学校砍杀学生,致8名学生死亡、2名受伤。12月27日,罪犯于华被执行死刑。(一)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案例3:未成年人盗窃被拘留2019年1月,某中学学生刘某(15岁)等人将某店内的售货机砸坏,并盗窃里面的物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刘某等人的行为已构成盗窃。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公安局根据其违法行为对刘某等五人作出行政拘留12日治安处罚。(一)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总结:法治信仰是人们对法治的情感认同、自觉意识和精神力量,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来自于公民对道德的遵从、对法律的敬畏,也来自于对不遵从、无敬畏的惩治,这应该成为一种底线思维、普遍认知。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普遍的法治信仰能够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意识基础和内在的精神支持,法治信仰是推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精神力量,在全社会确立法治信仰可以保证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效果的最大化,是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途径。
(二)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受贿4.49亿余元——邢云被判死缓+终身监禁”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二)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电商法实施,代购、微商行业迎来行为规范”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二)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北京垃圾分类2020年5月起实施个人违规投放最高罚200”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二)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加大违法打击力度”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二)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总结: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在法治社会,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杭州开馆(三)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上图是视频资源“【思政广角】一年来全国司法所调解矛盾纠纷730余万件”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三)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走进基层民警矛盾纠纷无小事”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三)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总结: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一)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重庆:法律宣传进车厢”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一)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最高检“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覆盖10万多所学校”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一)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总结: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一)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案例分析:法治专员助力社区自治上海百合花法律服务中心在杨浦区首开“法治专员”先河,运用法治专员的专业服务助力街道居委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把垃圾堆一般脏乱的老旧小区整治成崭新的(一)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总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 度,强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 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延 吉东路149弄的社区居民自治案例,打破了“老旧小区=脏乱差”的固有思维,向世人 证明了居民依法自治是一种先进、可行的社会治理方式。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 力量源泉,村(居)民自治是基层自治的重要载体。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 自律规范作用,促进基层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一)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黄乐平:法律援助暖人心”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 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 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一)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一)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上图是视频资源“【思政广角】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 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 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一)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二)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案例分析1:2019年10月12日,四川西昌市四名农民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麻雀, 闲来无事就想一饱口福,于是便相约天黑后一起打鸟,被巡逻的警察发现。
当场缴获 弹弓4把、弹丸若干,麻雀24只,均已死亡。次日,四人被刑事拘留。近年来,麻雀 因数量越来越稀少,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 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捕猎20只麻 雀以上就涉嫌非法狩猎犯罪了。 (二)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案例分析2:2017年4月15日清晨,3名驴友在某风景名胜“巨蟒出山”的巨型石 柱上打入岩钉26枚进行攀岩。然而,巨蟒出山是自然资源的瑰宝,是不可再造的旅游 资源,禁止任何形式的攀岩活动。经地质专家论证,他们的行为对巨蟒峰岩柱体造成 了不可修复的严重损毁。2019年12月30日,当地人民检察院起诉的张永明、毛伟明、 张鹭三人故意损毁名胜古迹刑事及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 三人均被判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两人领刑,一人免予刑事处罚。 (二)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总结: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思想 前提。
知法懂法,是增强法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从一些违法案件来看,很多人属于 “无知者无畏”、缺乏法治观念,受到惩罚才知道触犯了法律。因此,法治社会建设 亟须解决的“短板”是不知法、不学法、不懂法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持久深入抓好法 治宣传教育,不断增进人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在全社会培育崇尚法律、敬畏法 律、遵守法律的良好风尚,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 识,维护社会秩序。 案例1:未拴狗链致人伤害承担侵权责任案 原告赵某与被告尚某某同住在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区。2018年8月24日7时许,赵某 在小区10号楼北侧路散步时被尚某某的两只狗惊吓后倒地,导致赵某腰椎骨折。事发 当日,尚某某陪同赵某前往丰台医院就诊并支付该部分医疗费用三百余元。次日,因 就诊及赔偿问题未能与尚某某达成一致,原告方报警,四合庄派出所认定“尚某某在 本市丰台区某小区存在无证养犬、未拴狗链遛狗的行为”,给予尚某某行政收缴所养 犬只的处罚。后赵某将尚某某诉至法院,请求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 法院判决尚某某作为动物饲养人应当对由此给赵某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二)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总结:伴随宠物文化的兴起,公共场所的文明养犬行为应该引发公民的重视,本 案中被告无证养狗,在小区内遛狗又不牵绳,肆意放纵饲养的宠物,不仅容易产生纠 纷,也会影响邻里关系,本案通过利用司法裁判对不文明的社会主体行为予以纠正和 规范,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 (二)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2.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案例2: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9年4月26日,云南盈江县昔马镇成功调处了一起积攒多年的土地纠纷。201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