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提升国民心理健康 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对话健康中国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张捷博

提升国民心理健康 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对话健康中国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张捷博

提升国民心理健康 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对话健康中国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张捷博中国小康网讯记者任燕萍5月30日上午,“健康中国论坛2023”在京举办,论坛主题为“提升国民心理健康,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从政策研究、国家发展视角对国民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讨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任燕萍 5月30日上午,“健康中国论坛2023”在京举办,论坛主题为“提升国民心理健康,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从政策研究、国家发展视角对国民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讨。《小康》·中国小康网就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问题,对本次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北京盛心集团董事长张捷博士进行采访。

健康中国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北京盛心集团董事长张捷博士

健康中国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北京盛心集团董事长张捷博士

记者:“健康中国论坛2023”是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第一次举办的健康主题国家论坛,首先祝贺“健康中国论坛2023”成功举办。您作为从事职场心理服务18年的心理学工作者,投入到这次论坛的组织工作中,您有哪些体会?

张捷:第一个体会是,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工作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国家不断在政策层面给与指导,在行动层面也不断推动国民心理健康提升。本届论坛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视角探讨国民心理健康,把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第二个体会是,社会各界对国民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高度一致。张梅颖名誉主席在致辞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国民心理的现代化。国民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国民个体健康,更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张世平顾问认为,国民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呈年轻化、心理问题与生理问题交织等趋势,然而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建立,需要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技术手段、构建务实有效的预防基础、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参与这次论坛的专家来自心理学、脑科学、人口学、运动科学、医疗卫生、健康战略等多个领域,大家一直在为国民心理健康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张梅颖主席、张文康部长等领导也专程到论坛现场支持。这种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的汇聚,让我们备受鼓舞,也对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充满信心和期待。

记者:今年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国民心理健康”,一个是“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过去讨论心理健康的时候,往往只考虑个体的心理健康,很少从国家发展的宏观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当时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主题?

张捷:国民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的全球性问题,全球仅抑郁症人群数量就超过3亿人。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与人类现代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它似乎是人类极致追求物质发展而必须付出的“精神代价”,而这种“代价”反过来又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影响。个体在物质日益繁荣的社会中出现的幸福感甚至意义感的迷茫,这个问题特别值得反思。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的关注程度是其重要的内涵,它和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我们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人口众多、快速发展的社会,组织变革,社会交替,人们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和恐慌,极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问题也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从心理层面来看,是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彼此理解和接纳,这是形成心态平和、包容乐观、友善亲和的国民品格的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经历了40年的高速发展,很多问题是在物质高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以教育为例,家长对面巨大的不确定性的“本领恐慌”,会转化成在孩子教育上“学习焦虑”。提高个体的心理韧性和精神富足,培养人的现代化生活理念,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人们更好享受物质繁荣的重要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自己精神上带来的好处。很多人把走进自然当做“疗愈”的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会给人精神层面带来巨大的提升。

所以,国民心理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式现代化为国民心理健康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国民心理健康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奋进的基本保障。所以,推动国民心理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记者:我们看到,今年论坛上专家们特别讨论了青少年、老年、国家公职人员等在新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论坛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安排?

张捷:国民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面对着多重的挑战,首届健康中国论坛选取的专业领域的分享与发布议题,主要参考了两个维度:首先是在心理健康重点关注的人群或者领域中是否有较为充分的基础研究数据和成果;二是探讨的议题是否在当下具有国民心理健康社会普遍的关注性。

目前,我们对青少年精神疾患问题、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职场人心理健康问题等都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研究数据支撑。中科院心理所国民心理健康发展中心负责人的陈祉妍教授,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张建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心理分会主任委员王大华教授、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亚洲ADHD联盟主席郑毅教授的研究成果,都具有国际级的影响和价值,邀请他们来分享研究成果,不仅是希望国家和社会更加重视相关的问题,更是希望学者们的研究和思考能够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学术依据。其实,大学生群体、城市务工人员、待岗人员等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但目前针对这些群体的基础研究数据尚不充分,此次论坛,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社会战略专委会主任王元丰教授从社会战略的宏观视角进行了剖析,我们也特别期待未来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能够有更多的成果。

选择青少年、老年、国家公职人员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关注,是因为这些群体的社会影响力比较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与生活方式、教育方式息息相关,三年疫情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最大、最深远,也直接影响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都非常迫切;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数量巨大,关注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涉及到对新的健康理念、人生观念的推广普及,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议题;本届论坛选取公务员群体作为职场群体的代表,来探讨职场心理健康问题,,是因为国家公职人员情绪和心理健康关系到政府形象、社会服务质量,社会影响度非常广泛,但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往往很容易被忽略。

记者:职业群体数量庞大,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您长期从事职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职场群体的心理健康具有怎样的趋势?

张捷:EAP(员工帮助计划)服务体系随着中国加入WTO进入中国已经有20年了,但还极少被公众认知。目前,国内对职工心理保障工作的认识还比较微观,多数还限于员工关爱、员工福利的层面。大量的研究证明,人们在健康快乐的状态下工作,创造力更强,释放的生产力价值更大。国内少数做得较好的企业,已经发展到把职工心理健康工作与组织文化、人才激励及组织战略发展相结合的高度。中国社会发展,职场群体是主力军,从员工心理安全、潜能激发、工作动力与价值,以及组织创新转型的角度建立新型企业组织,通过对员工心理的关注推动组织的现代化建设,对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直接的价值。相信,如果企业从组织发展的视角认识职场心理问题,也会有更大的动力参与到国民心理健康提升的工作中来。

【张捷简介】

张捷博士,健康中国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国职场心理服务领域专家,盛心国际EAP学院院长,盛心集团董事长。2005年率先将符合国际标准的职场心理健康服务引入中国,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组织建设、职场心理健康服务创新发展。

上一篇: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下一篇: 加快健全社会管理体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