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国内的朋友见面,他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融入了美国社会没有?”
在网上,很多朋友反对移民去美国,认为中国人无法“融入”美国社会,只能够当“二等公民”。
其实,所谓“华人要融入美国社会”,也是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美国的人自己想象出来的“美国传说”。这个传说的最大错误在于误认为美国只存在白人跟黑人,任何其他种族的人就只能“融入”,最好把自己染白或者染黑了。这样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
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是“融入”的定义。什么叫“融入”?假如说,吃美国食物,看美剧,看好莱坞大片,听美国流行音乐,追美国明星,读美国报纸杂志,看美国流行体育比赛叫“融入”,那么,可能很多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比很多生活在美国的美国人都要更加“融入”。假如把肯德基和麦当劳当作美国食物的代表,恐怕跟美国人把小肥羊和老北方当成中国食物的代表一样可笑。同理,假如认为美国只有摇滚乐和乡村音乐,就跟美国人认为中国只有山歌一样可笑了。
其次,是“融入”的对象:美国的组成是多元的。有欧洲人,欧洲各国都有不同的文化,比如俄国文化跟爱尔兰文化就差很远;有黑人,有中南美人,有亚洲人,还有--最应该融入的:美国本土的印第安人。究竟要“融入”到谁的文化里面?“融入”到占人口百分之十八的黑人,跟“融入”到占人口百分之八的亚洲人,有什么不同?或者,拉丁美洲裔现在已经占美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了,美国很多地方甚至不懂西班牙语出门都有点困难,要“融入”他们吗?又或者,旧金山市华裔人口占百分之三十三,旧金山有些区,假如不会说广州话,连买菜上餐馆吃饭点菜都成问题,“融入”他们,比中国其他省份的人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传说中的,要到深圳打工,必须“融入”当地文化,更困难吧?
然而,国人却不大认为参与社会活动是一种“融入”。比如,去美国人的教堂(或者自己组织一个教堂,把相同信仰的人都召集在一起!);参加社区的慈善活动;投票选举;参加竞选活动......等等。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来自欧洲的白人占多数,而欧洲的国家众多,这些移民虽然外表看起来都差不多,其实生活方式各异,而且地域歧视也有的,(比如北欧的人看不起南欧的人,认为意大利佬都是手工匠人;西欧人看不起东欧人,认为他们穷,等等)。所以,主流社会就希望大家把美国变成一个各民族的“大熔炉”,所谓“融入”,可能就来自这个陈旧过时的概念。
1960年代民权运动以来,美国主流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二战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增加了,欧洲移民再也不是主要的移民群体。大家慢慢发现,要想让美国充分体现来自全世界所有文化的优势,不可以让大家熔在一起,美国不应该像“大熔炉”,而更应该像一个“沙拉碗”。一碗沙拉,里面有各种食物,有酱料,每一种食物,都保持了自己的味道和形态,而所有食物拌在一起,却能产生一种特别好吃的味道。这就是美国社会希望的结果: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尽量保持自己的语言跟文化,生活习惯,统一在美国这个大沙拉碗大家庭里面,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这样,就能让美国在每一个领域上都能称雄于世界。
正因为如此,从1970年代以来,虽然美国很多右翼保守势力一直希望用法律的条文规定美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却一直没有成功。这点连新加坡都不如,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就是英语,可是,美国虽然有那么多人讲英语,却没有一个法定的官方语言。于是,在美国公民投票选举的选票上,经常能看到中文版,西班牙文版的。提供多种语言服务,也成了美国联邦政府每年要花很多钱做的事情。美国各地的公立学校,越来越多开设了各种“沉浸式”的课程,目标是用英语之外的语言来教授学校的科目课程,让学生掌握一种第二语言。“双语教育”,也是在美国蓬勃兴起的。
假如美国主流甚至都不期望移民完全扔掉自己的语言,去“融入”一个美国的“官方语言”了,其它的生活习惯之类,更加就不会期待移民去“融入”了。于是,我们在美国可以看到很多印第安保留区,看到很多小意大利区,小墨西哥区,在华人聚居的地方,有小台北,小福建,在越南人聚居的地方,有小西贡......等等,这些都是沙拉碗的沙拉的成分。
老一代的华人移民,在“融入”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尽量地抛弃自己的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结果发现,首先失败的是在全球经济下,他们的儿女因为不懂中文,没法跟最近才移民的小留学生竞争更好的工作了。然后,他们自己发现对中国现在流行的很多东西都不知道,别人玩得很开心的东西,他们竟然连听都没有听过,于是,开始后悔为什么自己要扔掉本身带来的好东西,令生活少了一半的乐趣。
为什么要移民到美国?假如移民到美国以后,不能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不能自由决定自己吃什么,看什么,玩什么,做什么,样样都必须“融入”到一个自己未必喜欢的行为中,跟生活在监狱里面有什么不同?所以,国人想象中的移民去美国以后要“融入”,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错误、片面的认知而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