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形态,是指人对自然环境持友好态度、友好行为的文明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产品、企业、社

环境社会学_社会环境_环境社会治理ESC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环境友好社会

社会环境_环境社会治理ESC_环境社会学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形态,是指人对自然环境持友好态度、友好行为的文明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产品、企业、社区、城市等组成的复合体。它要求全社会都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奉行对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的理念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2005年3月12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号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提出来。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形式,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化和专门化。资源节约强调的是采用综合手段对资源实现节约利用、高效利用、可持续利用,用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收益。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环境伦理观,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对社会生产、生活消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充分使用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体系。

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社会共同推动。要改变以往的生活、消费习惯,反对不符合国情、追求奢侈生活的观念,倡导环境友好的伦理理念,倡导节约、公平的伦理价值观。在新的社会转型期,要制订必要的保障条件,建立以绿色政绩观为指导的考核制度,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积极推行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物重复利用,建立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倡导适度消费,拒绝挥霍浪费;推行绿色消费,拒绝高耗能、耗资源消费。通过环境友好消费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政策支持,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生产良性循环。

推进绿色科学技术发展,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过程控制,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将环境友好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的始终,使用少废或无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以及污染治理的末端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也是环境保护的新追求和新手段。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在传统的立法、监督、信访等途径的基础上,加强听证制度、公治诉讼、专家论证、传媒监督、志愿者服务等多种途径。对现行的生态环境立法进行整合,突出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地位,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容纳入宪法总则及环境资源的各项法规之中。改革现行环境管理体制,形成个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把人为分割的客项环境管理权能重新整合、统一起来。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生态文明关键词》(主编:黎祖交 本条作者:王国骋 编辑 吕子乔)

环境社会治理ESC_社会环境_环境社会学

上一篇: 青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 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下一篇: 从五个维度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