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话题】丛中笑: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话题】丛中笑: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话题】丛中笑: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感谢关注“中国德育”!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社会机制_机制社会学_社会的机制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支撑。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023年1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三部门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指明了方向。

一、正确理解协同关系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基础

协同即是协调合作,是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和能力。协同具有一致性、整合性、实践性三个特点。一致性是指不同的主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寻求相同的结果,虽然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但是最终将是殊途同归。整合性侧重于协调统筹,是将不同的事物统合起来,取长补短,相互渗透融和,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实践性则表明协同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互动、协作的过程,在不断探索中形成有效的协同的模式。模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不同的模式。一致性是协同的前提,实践性是协同的手段,整合性是协同的结果,三者相互联系、互为支持。

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关系必须具有一致性、整合性和实践性。虽然各自的教育场域不同,但是都有着同一个教育目标,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学校要重视德育,家庭和社会也要重视,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在德育中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基础,是人生起步阶段的培养,对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很大;学校教育是主导,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是儿童接受德育的主渠道;社会教育是支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儿童道德养成、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场所。

协同不是依附,更不是兼并。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关系需要各自保持独立,也需要协调发展。学校是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儿童成长也很重要,不能简单地模仿或拷贝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要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赋能,引导它们发挥独特的作用。目前,教育三大支柱发展不平衡,学校教育比较强,负担也比较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对较弱,价值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究其原因,与各类教育的特点有关。学校教育属于正规教育,是一种刚性的、显性的教育,其目标明确、专业化程度高。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属于非正规教育,是一种柔性的、隐性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生活和实践活动来实现,其特点是鲜活灵动、随机性强。许多研究和实践都表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关键

育人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共同目标,也是三者协同的内在逻辑。无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古今中外,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关注个体发展,二是关注国家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的两大功能会有所侧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教育功能更关注国家发展,要为新中国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兴未艾,给个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功能开始更加关注个体发展,表现为注重个体差异,鼓励个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教育功能更加注重个体发展和国家发展的统筹兼顾,强调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理解育人的内涵,充分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意义。立德解决的是思想问题。以德正身,“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树人是培养人才,是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的一系列活动。立德是树人的根本和灵魂,无德行的人是不能堪当大任的;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结果,是要以高尚的品德塑造人、影响人。立德树人解决的是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协同育人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拧成一股绳,要把认识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目前,重智轻德现象仍然存在,学校虽然开设了德育课,但是质量和效果还有待提高,家庭和社会对德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德育目标导向不鲜明,内容方式很单一。一些家长片面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背离了教育的初衷,破坏了教育生态。“双减”政策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出台的,旨在治理教育乱象,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为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毋庸置疑,立德树人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根本,抓不住这个根本,协同只能停留在表面,高质量的育人目标很难实现。

其次,要遵循德育的规律。将一种观念变成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主体不断领悟、不断实践、不断提炼、不断修正、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因此,德育不能简单地灌输,需要主体的体验和领悟,最后达到内化。在德育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要加强系统教育,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家庭教育要把品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通过日常生活引导儿童领悟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社会教育要发挥实践课堂作用,为儿童德育实践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最后,要注重协同共育。学校家庭社会在立德方面是一个互促互助的统一体。没有学校系统的教育,儿童就不能形成完整的道德认知、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没有家庭日常生活和社会教育实践,道德教育就变成空洞、抽象的说教,“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不能真正进入儿童的心灵。以往德育的缺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者的协同不够,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没有形成“大合唱”,虽然也花了不少力气、下了不少功夫,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三者只有协同一致,才能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三、完善机制制度建设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保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既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更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对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做出整体部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是发挥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需要强化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加强组织协调、部门联动。《意见》中对政府妇女儿童工作机构、教育部门、妇联组织等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协同育人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意见》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在统筹规划、发展管理、协调保障等方面为协同育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第一,要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任务职责;第二,要纳入各级政府工作计划和总体安排中,有部署、实施、检查、评估,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第三,要统筹资源,协调人员、资金、场地等,推动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落实。

二是制定配套政策和制度。政府在布置任务、提要求的同时,还要给予政策支持,为扎实推进清除障碍、创造条件。《意见》明确要求“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考核体系”。各级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针对堵点、痛点、难点等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形成工作长效机制。第一,做好政策和制度的顶层设计。制定政策和制度要整体安排,要形成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政策制度体系。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协商,达成共识,政策和制度之间要相互衔接,避免相互矛盾。第二,制定的政策和制度要具有可行性。政策和制度不是摆设,要有用,能解决问题。有些地区为了应付检查,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形同虚设,很难落实。主要是因为缺乏调查研究,论证不充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是一项探索性强、比较新的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制定政策和制度绝不能靠“拍脑袋”。第三,政策和制度要分层次。有宏观制度,宏观制度具有综合性,是管总的,如以党委、政府名义颁布的政策、制度;有中观制度,是相关部门(教育部门、妇联等)颁布的政策、制度;有微观制度,是针对实施单位(学校、家庭、社会相关单位等)的政策、制度。三个层面的政策、制度要形成梯次,相互衔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是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分工。要健全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第一,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包括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等,并主动加强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有关情况;还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包括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班级任务要求和教师考评体系,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建立相应的活动制度;用好社会育人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开发社会实践课程。第二,家长要履行主体责任。家长首先要增强担当意识,充分认识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重要责任;其次要注重家庭建设,创造温馨的环境,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再次要主动协同学校教育,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育人活动,配合学校依法依规严格管理教育学生;最后要引导孩子走向社会,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多种方式体验社会,帮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素质。第三,社会要有效支持。社会要积极构建普惠性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社区要面向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要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要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使各类教育基地、场馆向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要净化社会育人环境,深入开展儿童读物、网络清理整顿,着力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清朗社会文化及良好网络生态。

四是要强化专业支撑。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业支持。《意见》强调专业支撑。各地要把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早谋划布局,早实施推进。第一,要充分认识专业支撑的重要性。育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校家庭社会三类教育的规律。只有科学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第二,要抓好基础工作。专业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要有预见性和远见,打好地基、夯实基础。要立足本地区,做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深耕细作、常抓不懈,逐渐建立专业队伍。抓基础工作是对政绩观的考验,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会长期有效,当量变发生质变时,就会呈现出强大的力量。第三,要出台激励政策,稳定专业队伍,不断提高人员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要保证工资待遇,理顺专业提升、职称评审等路径,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供职业晋升发展空间,用待遇留住人、事业发展人、前景激励人。

◆◆◆ ◆◆

【作者:丛中笑,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全国妇联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

上一篇: 打造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社会政策体系
下一篇: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