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社会”定义为各种关系的总和,就会发现每当我们在使用“社会”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都是有所指向的,或者说是有所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讨论的范围和内容。可供观察和分析的社会总是以内容和范围展示在人的眼前。前提清晰和理解一致是探讨问题的基础。不在同一个前提下讨论问题,各说各话,就是抬杠。
根据世界是联系的原理,社会的范围既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既有无限的过去,也可以有无限的未来。社会的范围和性质就是交往的范围和性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品、服务、资本、人口、资源、文化、价值观等等都在世界范围内交往、交换和流动。社会,越来越具有世界性。
比如当我们谈到人的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是世界的概念,也可以是国家的概念,更可以是单位的概念,还可以是家庭的概念。单位在这里是工作单位、交往圈子、同学关系、或者战友关系等等这些狭隘的关系。现代社会人的交往方式更多了,交往范围更广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往形式不但成为可能,而且频繁了。一句话,现代社会更加复杂了。
当我们说经济社会的时候,既可以是企业的概念,也可以是行业的概念,还可以是国际贸易的概念。既可以是资本之间的概念,也可以是劳动与资本的概念,还可以是人与物的概念。总之,如果不给社会设定一个范围,或者没有一个约定俗成或者心照不宣的范围,谈论是无法进行下去的。“无休止的误解和争吵,而这在许多情况下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双方要明确理解某些词代表什么意义或不代表什么意义。”(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第7页)
我们在这里使用的人类社会的概念,是指人类所有物质活动和所有精神活动而产生的关系,即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等等大范围的概念。经济、社会、政治所构成的人类社会,所有关系的总和构成一个可以比喻成物理学意义上的一个大的体系,我们称其为社会体系。在物理学上,体系都有一个状态函数。在某一个时间t,体系的状态由一系列的量q1,q,q3…..qn决定。在下一个时间t+dt,这一系列的量都改变了,因此体系的状态也就改变了。人类社会也一样。
社会体系之内,所有的对象,人和物,经济和社会,政治与文化,历史与传统,物品与劳务,知识与行为,管理与执行,法律与道德等等都是体系的组成要素;社会要素的任何行为、决策、变化都对系统内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导致其他要素的行为、决策的变化。而其他要素的变化又影响了要素本身的变化。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看问题的方法。
人类社会是一种复杂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具有整体性、运动性和历史性。整体性说的是人类社会是一种有机运动,运动性说的是各种社会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和转化,而历史性说的是人类社会一直向前不重复。对人类社会的考察必须坚持普遍联系、普遍影响、普遍变化的观点。任何局部的、可观察的运动和变化都是局部的,不可观察的。因为不被人们看到的变化已经发生了。
在社会体系之内,所有关系都相互作用、影响、转化,共同推动了整个体系的运动。在运动中,一些关系消失了,一些关系又产生了,体系运动到下一个状态。社会体系运动状态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体系的变化,没有任何一个因素主导、决定、统治这种变化,每一种因素都受体系的主导、决定和统治。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社会体系的运动发展是单一方向的,是不重复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全新的。站在宏观的角度上看,每一个新的状态,每一个被观察到的现象,都是体系运动的结果,这个结果属于整个体系,不属于单一的作用要素,即不是单一经济的,也不是单一社会的,更不是单一政治的;不是单一人的,也不是单一物的,它属于整个体系的运动。人更是这样,不但人与人关系单一方向在变化,即使人自身也在变化。“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的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74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