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直将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智慧南宁”建设,持续推出就业、就医、入学等便民利民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为项目落地建设、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推进“智慧南宁”建设
构建便捷美好城市生活
2018年12月16日,南宁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爱南宁APP”注册用户数突破百万大关,这是APP上线推广、实现“一码通城”应用以来,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爱南宁APP”是南宁市人民政府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智慧南宁”建设的成果,是可为南宁市民提供涵盖政务服务、城市生活、交通出行、智慧健康、智慧教育等板块超60项功能信息及服务的城市级公共服务平台。
以“爱南宁APP”为统一入口,我市还主导推动建设智慧城市重点项目——“一码通城”,打通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公园景区等通道,目前该项目已正式上线,仅凭一个身份二维码即可玩转全城的便捷生活。
目前,“一码通城”项目已完成了南宁市互联网票务平台搭建,可在BRT 1号线、2号线实现二维码支付乘车,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全线实现手机二维码过闸应用,全市25家机关单位食堂实现手机扫码就餐,南宁市首张电子社保卡于2018年8月23日签发,实现了身份二维码和电子社保卡的对接等。
今后,南宁市将坚持以智慧应用为导向,深化交通、民生、医疗、养老、社保、教育等领域智慧化应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社会服务,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群众幸福感。
推进法治南宁建设
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安全稳定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我市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着力营造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年初以来,我市两级人民法院妥善化解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强化司法救助,依法为经济困难当事人减免诉讼费,向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支付救助金。主动延伸审判职能,成立“法治保障乡村振兴”巡回法庭,建立“黎塘工业园区法官工作站”,与企业共建“司法服务示范基地”,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同时,深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为平安南宁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我市两级人民检察院积极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南宁建设,全面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职责使命,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坚决打击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刑事犯罪,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维护经济安全。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尊重和保护企业创造力与发展活力。加大以案释法力度,提高企业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我市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恶意欠薪、非法讨薪等违法犯罪,以及强买强卖、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破坏投资环境等不法行为。定期对市场主体容易受不法侵害的薄弱环节进行调查研究、加强防范,对容易发生经济犯罪的行业领域进行摸底排查、预防督导,消除容易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各类隐患。
推进和谐南宁建设
营造便民利民社会环境
“南宁四中凤凰校区投入使用后,我的孩子就是受益者,因为孩子就近就可以上好学。”家住玉洞村的黄先生谈起孩子就近入学的事情,十分感慨。一直以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视,把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随着南宁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新的居民小区不断增加,南宁市加大了学校建设的力度,城市发展到哪里,学校就建到哪里。2018年秋季学期,我市共有21所公办中小学校建成投入使用,这些学校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或房地产配套建设移交给政府的公办学校。南宁市有关部门通过对房地产开发进行督促,解决了附近居民孩子的入学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校均按高标准建设,学校用地和配备都以高于自治区及国家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南宁市十分重视创业,积极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引导更多人创业就业。为了让更多人获得创业帮扶,一支由35名创业专家组成的新型创业指导专家队伍组建起来,为创业者提供经营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创业融资等指导服务。同时,南宁市创业指导服务网还专门开设创业项目库板块,引入优质创业项目600多个。
我市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全市组建了7个医联体,成员单位197家,通过牵头医院统一指导、规范业务等手段,逐步实现医联体内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率先在全区实现市级三级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市辖各县区都有市级三级医院帮扶指导,有效促进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在各医联体内设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提升救治服务的连续性和便捷性。如今,在南宁市,“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逐渐形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