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中的2019年和2020年安全感各维度平均数。
法治周末记者 郑超
“男性公平感高于女性;本地户口居民的公平感高于外地户口居民;收入越高,公平感越高;主观阶层越高,公平感越高。”
2021年年底,有媒体将《社会心态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内容简化发文,受到许多网友关注。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蓝皮书》全称为《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1)》。“迈向共同富裕的社会心态”是这本书的主题,其撰写者主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
《蓝皮书》涵盖内容颇多。全书从安全感与公平感、获得感与幸福感、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3个方面探索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已涌现出的社会心态。
《蓝皮书》认为:一方面,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民众安全感、公平感、信任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食品、个人信息和生态环境安全感不高,个人物质层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程度不理想,社会支持感下降等问题。
《蓝皮书》还指出,我国民众整体公平感状况较好,但仍需关注弱势群体的公平感。“男性公平感高于女性;本地户口居民的公平感高于外地户口居民;收入越高,公平感越高;主观阶层越高,公平感越高”等情况说明,尽管社会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但是低阶层群体的公平感有所提升。国家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能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公平感,但还须进一步保障这些举措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就妇女权益保障而言,在过去一年中,我国相关领域可谓亮点频现。
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为例,2021年12月,这一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如何有针对性地消除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问题,是此次修法的一个看点。
修订草案规定,用人单位在招录(聘)过程中,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不得实施下列行为:限定男性或者规定男性优先;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进一步询问或者调查女性求职者的婚育情况以及意愿;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将限制婚姻、生育以及婚姻、生育状况作为录(聘)用条件;其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聘)用妇女或者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录(聘)用标准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关注的“社会性死亡”也出现在《蓝皮书》中——“涉及到违背忠孝和公正伤害类的社会性死亡事件会受到强烈的社会排斥”。
书中将社会性死亡事件大致分为公正伤害、违背忠孝、玷污圣洁和违反规范4个类别,违背忠孝、公正伤害和玷污圣洁3类事件会通过诱发民众的愤怒情绪导致民众的社会排斥。鉴于“社会性死亡事件”属于严重的道德失范事件,相关单位需要谨慎对待社会性死亡事件及其触发的强烈情绪和行为反应,避免可能出现的信息失真和判断失误。
从《蓝皮书》中的统计数据来看,2020年,民众各项安全感均高于2019年。安全感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安全因素和风险相关的内容,由高到低分别是食品安全、信息和隐私安全、环境安全、医疗安全、交通安全、劳动安全、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蓝皮书》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应关注如何减轻民众基本生活压力,缩小低社会地位群体的范围和规模,从而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