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父母要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是不可能单独把孩子教育成才。现在的父母对家庭教育子女方法的需求不在满足千篇一律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而是寻求最大限度的开发自身潜力受教育的途径和“量身订制”的个性化教育服务。 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适合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和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对孩子因材施教,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养成好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按照孩子的接受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孩子不要过高的期望.过分的溺爱.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过多的指责。 家庭教育是一个与孩子心理沟通的过程,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展开的教育,我们主张父母为主,祖辈为辅的原则。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家庭教育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开端;家庭教育是完成幼儿心理和行为塑造的重要环节。
父母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要凡事包办.代替.增加孩子的依赖性。一、营造宽容和谐的家庭氛围。“宽容是一种爱。”只有在宽容和谐的氛围里孩子才能健康乐观地生长。这一点,家长们在平静时都十分清楚。但一旦在子女犯错时,这种平静往往被冲动所代替,从而说出或做出一些伤害子女自尊心的话与事。家长经常教育孩子对人要宽容,但孩子却从家长的“不宽容”中学会 了不宽容,觉得家长的教育是虚伪的,教条的。 确实,凡事对孩子不宽容,又怎能教会孩子宽容呢?看来孩子是把父母的实际表现来做为榜样的。冲动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失采取的是“热处理”方式,而理智的父母所采取的是“冷处理”的方法。两者比较而言,其教育效果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当孩子出现以下某些状况时,家长一定要理智对待,切勿简单化处理:作为家长要及时与子女沟通。沟通的方式可以是平等的对话,也可以是朋友式的谈话。如散步式谈心、书信式谈心,均不失为心灵沟通的有效途径。把孩子看作是自己最真诚的朋友,推心置腹而不至高无上,相信子女能体会到父母的一片挚爱之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与生俱来的,那么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塑造的。而促使非智力因素如何发展的是教育者与家长共同的责任。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基本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主要类型 1.社会举办型这种社会教育是由社会机构(即学校以外机构)举办的,包括青少年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有关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活动, 如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公园、儿童影院、儿童阅览室、儿童图书馆等。这些专门组织的社会教育机构旨在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不足,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全面发展。关于成人教育,有各种文化补习学校、扫盲班、技术培训班,各种讲座、报告会等。除了社会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以外,一些社会媒体也担当社会教育任务,如报刊、书籍、图书馆、广播、电视和电影等等。2.学校举办型有些社会教育是发挥学校作用,是由学校负责举办的,例如函授、刊授、扫盲、各种职业训练班、科学报告和讲座等。这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人员和物质条件,向社会开放,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活动。当今许多国家推行的社区教育,其中就包括依靠学校向校外开放的社会教育。作用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目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得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得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些兴趣和爱好若能及早得到培养,就能形成特长,表现出某一方面的才能。这无疑会加速学生的和谐发展。学校的教育,很难适应同一班级中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学生的个别需要,社会教育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老师根据学生的爱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加校外教育机构的专门活动,如电脑维修、琴棋书画,使学生在自己爱好的活动中施展才华、发展特长、增长聪明才智,进而独立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许多学生接受更多社会教育,成为运动员、演员、电脑高手,为学生全方位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 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协调社会教育力量可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能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影响纳入正轨。社会教育的好坏依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建设程度和整个社会教育大气候的形成,这需要全社会较长时间的努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