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当代中国史研究京师论坛——2020年年会”

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当代中国史研究京师论坛——2020年年会”

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当代中国史研究京师论坛——2020年年会”原链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当代中国史研究京师论坛——2020年年会”田晋芳北师大历史今天2020年12月5-6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

原链接:

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当代中国史研究京师论坛——2020年年会”

田晋芳北师大历史今天

2020年12月5-6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持召开“当代中国史研究京师论坛——2020年年会”,论坛主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举办此次论坛是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研究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辉煌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历史规律。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1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会议开幕式

社会经济_经济社会是什么意思_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2月5日上午,论坛在京师学堂开幕。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主任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何毅亭,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兴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皓先后致辞。

图片

董奇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历史学科建设方面丰厚的学术积淀和优良传统,著名历史学家王桧林先生是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北师大现当代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董奇校长提出,希望北师大历史学科承担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把握机遇,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努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突出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史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推动历史学科的创新、融合与发展。

图片

何毅亭肯定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此次论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四史”学习和教育走向深入的重要举措。他从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理几个角度深刻指出,学习和研究“四史”具有极不寻常的重大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毅亭强调,新中国史的研究要坚持三点原则:第一,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第二,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主线;第三,应当着力研究改革开放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坚持历史研究中的唯物主义史观,从长时段来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被细小所迷惑,不被碎片所遮蔽,这是“四史”研究中的基本要求。最后,他提出,当今中国,在物质层面不断为人类做出大贡献,如何在思想上、理论上、学术上做出同等重要的贡献,是中国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他希望,历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要肩负起时代使命,承担起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时代重任。

图片

王炳林回顾了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历史的思想,强调高校贯彻“四史”学习,要抓住重点。关于中国共产党史的学习要突出革命英雄的主题,关于新中国史的学习要突出复兴的主题,改革开放史的学习要突出创新的主题,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要突出信仰的主题。在“四史”学习中,应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主体脉络,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建设经验,是学习“四史”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

图片

黄兴涛充分肯定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史学科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及做出的重要学术贡献。他指出,北师大历史学院的中国现代史学科,在国内最早编撰中国当代史教材、并出版了系列教材教辅,这是探索当代中国史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创造。他认为,当代中国史研究与现实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学者的研究热情,研究成果也容易受到社会的较大关注,因而研究前景广阔,大有作为。同时,中国当代史的研究也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强烈的现实关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方法自觉,也需要清醒的历史理性,应当努力将几方面高水平地结合起来,真正让历史研究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图片

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代表张皓在致辞中表示,学习和研究“ 四史 ”,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理论与学术意义。研究“四史”既有学科发展需要,也有政治和社会需要,是当下和未来重要的学术增长点,在学科竞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今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将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各项工作,将老一辈学者的爱国精神、学术思想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会议主题报告

随后,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的论坛主题,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作题为《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郑谦研究员作题为《研读党史的几点体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朱汉国教授作题为《从职工保险到全民保险:当代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主任李文研究员作题为《以五年规划引领发展是我国的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张太原教授作题为《理想追求和历史变动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构建及终止》的主题报告。

当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

分会场主题多元,讨论热烈。分会场一主题为“当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张济顺、翁有为、苏泽龙、张海荣等18位学者报告了自己的论文。张济顺的《私家材料与档案纪事:上海电影人的1950年代》聚焦日常政治中的电影人,利用私家材料、公开档案、名人自述等相互自证与证伪,对话现在电影史,进行了精彩的个体生命史研究。翁有为《当代中国省区医疗卫生体系建构之考察》主要是以河南省医疗机构的演变、医院机构的发展、医疗治理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看新中国的医疗成就。医疗机构从民国时期的边缘管理部门,到1949年成立卫生局,后演变为卫生厅,文革时期归属文教局,改革开放后又称卫生厅,现在为卫健委,逐渐成为重要管理机构。医院机构在新中国初期比较少,后公立医院逐渐成立,文革期间虽然受到冲击,但出现“赤脚医生”,医疗有了另一个角度的方法。天花、麻风、疟疾等疾病的消失体现了医疗治理能力大幅提升。苏泽龙的《冬学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生产教育——以山西为中心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从宏观与微观的两个角度探究新中国初期传统冬学在农民生产观念、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并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考察国民教育与新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关系。张海荣的《民间文献中冀北一个生产队的“财务史”——以1977年至1984年“账外账”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从社会经济史的视角,梳理了集体化时期乡村的收支情况,指出当时农村大小队“双重核算”制具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而农业生产劳动普遍的“低效问题”的一个原因是大量青壮力都被征工、“借粮食”体现了底层自救的经济化等三个历史关怀问题。评论人张太原认为,研究历史最主要是揭示历史规律,展现历史潮流。既要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与感受,不仅要通过小人物呈现大历史,还要从大历史来看小人物。“以小见大”还要与“以大见小”相结合,没有这样的视野,小人物无法呈现大历史。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对外关系

分会场二主题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对外关系”。王元周、唐仕春、李扬、何志明等18位学者报告了自己的论文。王元周《解放初期北京建筑业的工会组织与体制转变》以工会组织为切入点,阐述了1949年前中共在北平建筑工人中的活动、北平接管与建筑业工会的筹备、劳资纠纷与集体合同、反把头斗争与工地工会、固定工人与公司工会五大内容,探讨工会组织对建筑业体制的影响。唐仕春《派代表团学习苏联建设经验:以1950年中共宣传工作者代表团访苏为中心》,利用俄罗斯社会政治史档案馆所藏1950年中共宣传工作者代表团访苏的俄文档案资料,代表团成员张仲实的“访苏日记”、张庚的“访苏笔记”、陈希文的“访苏杂记”等中文资料,以1950年中共宣传工作者代表团访苏为切入点,讨论社会主义运动进程里中国通过派代表团学习苏联建设经验这一路径如何推动苏中之间知识传播。李扬《1950 年代北京西郊文教区的规划与建设》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西郊文教区的建设,从文教区规划方案的形成、中国科学院与“八大学院”的规划与建设、文教区建设的争议及其影响等多角度揭示这一规划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认为中国科学院与“八大学院”的建设集中体现了文教区建设的成就。尽管文教区的建设在此后出现了一些争议,其积极意义与影响仍不容抹杀,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当代变迁提供更多思考。何志明《1950年代初期新区乡村干部的涌现·流动机制——以农民协会为考察中心》以1950年代初期乡村社会运动的关键机构“农民协会”为集中考察对象,在使用第一手档案文献和内部刊物的基础上,从农民协会的组织与发动、新式干部的大量涌现、乡村干部的流动与再涌现三部分,探讨此时期新区乡村干部群体发展呈现的涌现及流动机制。主持人李红岩研究员在本场讨论结束时指出,历史研究要抓学术主干,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来支撑主干。历史可以研究微观问题和细微问题,但是内心要宏大叙事,有基本的历史情怀。

当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

分会场三主题为“当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徐有威、郭辉、张建军、刘洪森等16位学者报告了自己的论文。徐有威《小三线工业遗产利用与文化产业开发——以安徽省霍山县为例》以大别山仙人冲画家村、中国月亮湾作家村为考察中心,利用一手文献资料、口述实录和调研报告,在田野调查及对比分析基础上,总结乡村视阈下小三线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经验。郭辉《中国共产党的“诞辰”记忆与诠释》从模糊的即时性“诞辰”记忆、“七一”诞辰纪念的确定、“七一”诞辰面临的挑战、“诞辰”的确定与党史修改四方面理清人们关于中国共产党“诞辰”的记忆与诠释,进而明晰中国共产党“七一”诞辰纪念的重大意义与价值。张建军《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于北京蒙藏学校的接管与改造》利用已刊和未刊档案文献、报纸、访谈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前后的北京蒙藏学校的变迁为线索,从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蒙藏学校的困境和地下党在该校的活动、中共高层对于接管北平蒙藏学校的重视、改造教师队伍、蒙藏学生参加革命、新规定新气象、迎接新时代六方面对相关史实进行认真梳理,反映新中国政权对于国民政府治理下的边疆学校的接管与改造,以及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政策在该校的具体实践。刘洪森《事件·话语·史观:中国现代化的三重意蕴》指出中国现代化既是百年来由一系列历史事件构成的持续探索目标,又是国人萦怀进步与美好的话语表达,亦是史家认识和书写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方法。现代化之于中国,无论是作为事件的演进,作为话语的流变,还是作为史观的兴衰,无疑是中国近代以来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变革。这三重意蕴共同彰显了中国现代化的主体性建构。

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与女性

分会场四主题为“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与女性”。王瑞芳、吴春梅、李小尉、王凛然等17位学者报告了自己的论文。王瑞芳《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中下游的水污染治理》,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了长江中下游水污染的治理历程,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中下游的水污染治理经历了由“人定胜天”转向“顺应自然”,由“人水抗争”转向“互相依存”,由“控制洪水”转向“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历史变迁。吴春梅《新中国治理淮方略研究》从七个方面概述新中国治理淮河的方略:蓄泄兼顾,除害与兴利相结合;加强统一领导;流域各省统一行动;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水和谐共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行综合治理,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地梳理了党和政府治理淮河的整体方略。李小尉《“老问题”与“新经验”:新中国初期儿童救济工作中苏联经验“中国化”的考察》以部分民政史料为基础,讨论了20世纪五十年代在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下,儿童救济工作如何学习苏联经验和学习什么苏联经验,苏联儿童救济思想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半工半读等内容,是如何被吸收融合与调适改造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经验的,这对于全面理解五十年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学习苏联经验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王凛然《环境保护史: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迫切课题》从当代环境史研究现状与不足、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方面对中国当代环保史研究展开研讨。他提出,中国当代环保史研究包括环境思想政策史、环境管理史、污染防治史、自然保护史、环境宣教史等方面;中国当代环保史研究须处理好社会变迁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宏观与微观、中国与世界的四组关系。

博士生专场

图片

设置博士生专场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特色,来自国内八所高等院校的黄岑玥、韩叮咚、陈非儿、徐雪晴等10位博士生报告了自己的论文。这些论文论题新颖、材料扎实、新见迭出,展现了当代中国史研究蓬勃发展的趋势。

圆桌会议暨闭幕式

12月6日,本次论坛由朱汉国教授主持了圆桌讨论暨闭幕式。《中国社会科学》副总编辑李红岩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元周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齐春风教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苏泽龙教授担任引言人,围绕会议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阐述自己的理解。李红岩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主题,认为对研究者深刻理解“四史”学习的重要性具有重大意义,并指出,以新中国史研究为核心,将“四史”研究融会贯通予以综合学习和思考,将是未来研究“四史”的重要路径。王元周强调,中国当代史的档案资料丰富,未来的研究前景光明。齐春风指出,中国当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关怀,要认真抓住新中国建设发展史中的重大历史转折点、关键点和标志性事件。苏泽龙从中国当代民间资料的收集整理角度,介绍了研究与使用集体化时期的农村档案资料的经验。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讨论中,与会专家汇报研究心得,倾听同仁们的点评意见,分享了新观点、新材料、新视角的多元治学研究经验,就如何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总结,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本次论坛做出了历史观、方法论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提升和总结。

图片

供稿:田晋芳

上一篇: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基层人员培训方案发布
下一篇: 党的十九大代表热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