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引言经济学思考: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涵有哪些?总的来说,马克思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界定时已经包含了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必要性分析。在《资本论》第二卷中

引言

经济学思考: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涵有哪些?总的来说,马克思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界定时已经包含了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必要性分析。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完整研究了社会总资本两大部类再生产,通过对社会总资本两部类建模分析,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社会总劳动分配比例的量的规定性进行分析。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

(一)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进行研究时,首先分析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两大部类在进行交换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建立在第I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在扣除本部类的生产资料需求后,剩余部分需要进行本部类的可变资本部分和剩余价值部分的生活资料需要的转换,同时对于第II部类而言,其全部产品作为生活资料在补偿本部类中可变资本部分和剩余价值部分的生活资料所需后,需要将余下部分转换为生产资料,两大部类之间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恰好可以通过交换来实现的基础上的。

生产社会化_社会生产_生产社会化通俗理解

以货币为流通媒介是的两部类之间的交换能够得以实现,“这种相互交换是通过货币流通的中介作用来完成的,它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为可变资本部分必须一再表现为货币形式,即表现为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劳动力的货币资本”。

(二)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在对简单再生产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开始对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进行研究。马克思在进行扩大再生产研究过程中,首先对实现扩大再生产的货币积累条件进行分析。马克思认为在对剩余价值进行积累时,剩余价值转化为货币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会以增加现有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或是通过建立新的企业来进行实现。

生产社会化_社会生产_生产社会化通俗理解

从简单再生产到扩大再生产,第I部类所起到的作用在于更多的实现不变资本的生产以满足两大部类再生产实现的需求。“新的货币资本中可以转化为可变资本的部分,在其进行转化时总会找到劳动力”,因此,在进行扩大再生产中需要通过不断增加职能资本的数量来实现第I部类的扩大再生产。同样的,劳动者在不断进行生产性劳动的过程中,不仅保存了不变资本部分,而且在第II部类生产结束时,也对本部类的可变资本部分和资本家所得的剩余价值部分进行了全部的价值和实物的补偿。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贮藏功能使得资本家获得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条件。在第I部类能够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准备后,马克思开始研究第II部类的积累问题。与第I部类相同,第II部类中也需要对生产所得的剩余价值进行积累,才能实现再生产过程可以在更大的规模上进行。

生产社会化通俗理解_生产社会化_社会生产

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是建立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的,对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进行积累的基础上,将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来实现的。同时,在确定第I部类的积累数量后,第II部类的积累数量也会随之确定,这种将积累的剩余价值以不同数量组合的形式分给职能资本的形式,正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2.1.3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规律

马克思通过研究发现,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共有规律,但它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的实现形式是不同的。马克思认为社会为生产某种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同社会拥有的全部劳动时间即社会总劳动时间之间在客观上应该符合一定比例,但实际上可能低于或高于这个比例。

生产社会化_社会生产_生产社会化通俗理解

在《资本论》第三卷“主要的手稿”中,马克思从社会分工、社会需要和价值规律的角度,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进一步阐发了社会总劳动时间在不同生产领域的分配问题,指出价值规律在实现这种分配中的作用。马克思首先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角度切入论述。人是有需要的,人的基本需要使人存在于自然界,即人在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之中满足需要,人才能在自然界中存在。

社会生产_生产社会化_生产社会化通俗理解

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确定过程就是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实现社会总劳动在不同部门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指出,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由于存在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存在社会经济过程既是个人过程,同时又是社会过程的矛盾,即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而价值规律是在商品生产者背后在市场上自发地起作用的,因而必然存在盲目性和破坏性。

生产社会化_社会生产_生产社会化通俗理解

价值规律在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领域的分配的同时,也会造成社会资源和生产力的浪费,造成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具体变现为社会总产品价值上和物质上实现的规律,这一规律是通过社会经济发展的周期变动和危机的形式实现的。《资本论》第二卷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深入阐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规律。

社会生产_生产社会化通俗理解_生产社会化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按比例分配问题,是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问题。资本主义是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本家私人占有的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是生产价格规律和平均利润率规律调节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和经济资源的配置。基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逻辑判断,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多次提到未来社会中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实现形式,认为在未来公有制社会中,人们将通过直接的自觉地控制和预先制定的计划来实现社会总劳动的按比例分配。

社会生产_生产社会化通俗理解_生产社会化

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只有在生产受到社会实际的预定的控制的地方,社会才会在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社会劳动时间的数量,和要由这种物品来满足的社会需要的规模之间,建立起联系”。

上一篇: 马克思恩格斯眼中的“新时代”
下一篇: 【思享家】大力发展新型生产力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