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现行生活与哲学教材(人教2014版)第十二课已有这部分内容,并指出:“这24个字是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不仅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指明了方向。作为政治教师,既要以引领学科教学,又要认真研究,找准学科知识与的契合点,以融入性的方式将的内容渗透到生活与哲学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并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的内容,顺利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围绕三个层面、12方面的内容探寻其和生活与哲学教材内容的契合点。
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1. 富强:国家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富强”是指民富而国强。人民富足,是一国存在的终极意义;国家强盛,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这集中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要防止建设中重物质轻精神的做法,克服国富民贫的错误倾向。十八大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判断是我国追求“富强”目标的立足点,符合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国家建设要始终坚持从这个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 民主:国家始终高扬的旗帜。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主权在民”。在我国,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些内容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由于历史传统、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各个国家的民主道路和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美国实行总统制的共和制。这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历史来看,我国的民主实践只有几十年时间,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和完善,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积极因素为我所用。这种做法坚持了辩证否定观原理,没有简单的肯定一切,也没有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在民主发展上坚持了“扬弃”。
3. 文明:国家发展的灵魂。文明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多种表现形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明,防止片面性。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联系观和发展观,也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观点。值得强调的是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理念属于正确的价值观,必将对今后的建设起到积极导向作用。
4. 和谐: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和谐世界”,强调国家之间的和谐,这是创新精神充分体现。和谐并不意味着社会没有矛盾,我们面临着如城乡、贫富、区域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矛盾。我们正是在勇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中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和谐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承认事物多样性、差异性存在的前提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协调发展的状态。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1. 自由:价值追求的最高理想。自由是人的本质。从哲学认识论的观点看,自由就是对必然的一种认识。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目的服务。”从中可以看出,实现人的自由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必须要立足实践,必须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只有自觉运用规律,在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中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自由。这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这也符合联系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
2. 平等: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平等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平等,也包括权利、机会、身分、资源等不同内容的平等。对学生进行平等教育,可结合每个人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进行举例;还可结合“人民群众”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只要是人民群众都是历史创造者,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对大家都是平等的。
3. 公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所谓公正,是指“公平正义”。 公正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离不开一定的价值判断。基于此,价值判断与选择方面的内容就与“公正”教育相契合。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那么,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呢?就要坚持两个“自觉”。公正的核心是分配公正。这体现了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4. 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强调法律的权威性,我国将法律作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最高准则,反对“人治”。教师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法治”与“法制”、“法治”与“德治”之间的关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项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此法治理念是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法治思想精髓和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符合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是创新意识的集中体现,是“扬弃”的生动写照。 三、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1. 爱国: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即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每个公民首先要确立的最核心和最基本的价值观。目前,多数青年认同爱国主义,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一类是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爱国主义,又称“理性之爱”,其实质是质疑乃至反对爱国主义。另一类则是极端民族主义,它有两种表现形式:民族分离主义者认为,一个民族对应一个国家。非理性爱国主义认为,只要打着爱国的旗号,什么都可以干。这些言行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很巨大的危害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运意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原理进行分析,引起学生的警觉,提高分辨力。如,可设计“假如我在国外”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使之体会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让学生明白,在全球化视野下,一位真正的爱国者,已不仅是守土有责,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弘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
2. 敬业:职业道德的灵魂。敬业就是热爱、专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2013年底,盖洛普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敬业比例只有6%,远低于13%的世界平均水平。“敬业吃亏、钻营得利”的观念是其重要原因。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树立敬业精神的必要性。评价一个人的敬业程度,一般从敬业之心、敬业之举、敬业之果三个方面进行。教师可结合联系的观点和实现人生的价值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3. 诚信:公民道德的基石。诚信是指诚于中,信于外。诚,是真实诚恳,强调内心自觉,是一种内在的德性与修为。信,言必行,行必果,是一种行为验证,强调外在的确认与表达。这种“知行合一”的思想,已然成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国无信不威,民无信不立,人无诚不行。这都表明诚信已浓缩为人们的一种最为基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结合意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等内容,分析寻找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原因,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教育。
4. 友善:社会和谐的良药。友善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善待他人。具体来说,友善需要公民做到待人平等,是前提;待人如己,是重要方法;待人宽厚,是重要要求;助人为乐,是直接表现。友善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减少社会矛盾。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角度进行分析。《管子》曰:“善人者,人亦善之”,这告诫我们友善是可以传递的,要倡导学生心存善念,友善待人和处世,这种思想意识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生活与哲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把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从而自觉践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