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 划分出“十大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 经理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 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 在改革之初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最早在改革中受益;然而进入 90 年代后由于 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社会中的一些人迅速暴富起来,而原来在改革初期得到一些利益的边缘和弱 势群体日益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 这种资源重新积聚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 的底层社会,主要由贫困的农民、农民工和城市的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构成。如果仅从边缘和弱势 群体单方面来看,似乎是“资源的重新积聚”导致了边缘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但如果从社会的 整体结构来看,在改革前后的每一阶段都是权势阶层获益最大,无论是“计划性”的资源积聚机制 还是“市场化”资源积聚机制,其结果几乎都是一样的——将社会的大部份财富、资本逐渐集中在 权势阶层的手中。正如这位知名学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十几年改革过程中出现(更准确地 讲是“显现”——引者注)了一个掌握文化资本、政治资本与经济资本的总体性资本精英集团。
所 谓的改革实际上是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一种“圈内转换”过程。尤其是政治资本与经 济资本的“共谋”与“共享”,严重地侵害了中间阶层和下层民众的利益。。 改革前后的中国社会结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各种改革几乎都是有利于社会的权势 阶层,同时,一些不利于这个阶层的改革举措始终难以推展开来。这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治方面 的民主改革为什么会如此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因为民主改革本身可能直接“侵害”当权者和得势 者的利益。正如前面所论及的,居于社会上层的权势阶层是既有秩序的主要维护者,他们的保守是 与其既得利益紧密相连的。“所有的官僚阶层、领导阶层、比较富裕或有地位的阶层、特权集团和 尖子人物都企图让后代子承父业。 要想不让他们得逞, 就必须建立一些制度机制来阻止他们这样做。 但是,这些机制也难以实施,因为执行者通常正是这些机制所要限制的对象”。如果说有些变化, 那就是权势阶层和弱势阶层的边界愈来愈明晰。 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 很显然,欲在中国社会“建构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还有相当的一段路要 走。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在对当代中国社会进行“阶层”划分和分析以后, 最终将培育和建构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希望放在“创新社会制度、社会政策体系”上,这似乎是一个 美丽、浪漫的愿望。
中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渐进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对传 统发展路径的依赖,使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这种过渡性和 不平衡性, 在为中国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使中国未来的社会转型变得更加复杂,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都将面临着社会结构不断重组所带来的挑战。 (一)阶层分化的过渡性 从整体上看,农民的阶层分化是由传统农业领域向工业、商业等其他社会活
…… …… 余下全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