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之变迁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转型是近代中国社会观念急剧变化的历史基点,是以辛亥革命为其中介点的。它前承晚清社会变革以来社会观念推陈出新的历史成果,后启民国成立以降社会观念步入现代化轨道的历史新程。 [关键词] 辛亥革命 社会观念 变迁 观念现代化 任何一场较大的社会变革,都是社会各个领域各种因 素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积变的结果,同时又反过来在一定历史 时期中对这些领域或因素发生着程度不同的推进效力,使整 个社会在既有历史基点上跨上更高一级的台阶或跨入更新 的发展历程。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波涉社会范围最广、 动摇传统根基最深的社会变革,它既是社会各个领域较长时 间不断渐变的历史必然,又必然对各社会领域发生着较为深 远的历史影响,从而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上成为社会各有关 领域变化发展的中介点。近代社会观念的现代变迁,就是以 辛亥革命为其中介点的。它前承晚清社会变革以来社会观念 推陈出新的历史成果,后启民国成立以降社会观念步入现代 化轨道的历史新程。 一、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变化的历史起点 1、“西力东渐”。随着中国历史于19 世纪中叶迈入近代, 一个琢磨不定的、多变的时代悄然降临,而从根本上推动这 一变化的,正是那持续不断,从西方滚滚东来的“西力”。
所谓“西力”,就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但又不是 一般意义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而是特指由18 世纪工业 革命所造成的现代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简言之, 即西方新兴的近代大工业文明。他首先体现为人类从未拥有 过的以蒸汽(以后是电力)为标志的巨大生产力,这种生产 力像变魔法似的,“使千百个工厂,千百根烟囱霎时拔地而 起,机器的轰隆声震动大地,汽笛的尖嚣声划破长空。人成 了自然的主人……大批人走出农村,走进工厂,无数人群在 飞旋的车轮旁流汗劳作,农村被遗忘了,城市成了一切”。 由工业革命所激活的巨大生产力、组织力、创造力以及与 之紧密相联系的政治经济制度、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即“西 学”),融汇成一股气势磅礴、无坚不摧的“西潮”,对东方 农业民族形成巨大压力和挑战,威胁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 民族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社会组织框架,当然也包括其千百年 来所形成的农业文明的价值观念体系。 在中国推动“西力”东渐的主体是一批接受西学或受西 方思想意思影响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率先否定封建式 的生活方式,宣传资产阶级的新的社会生活观念。康有为、 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都为改革传统的社会观念大声疾呼, 在婚姻、礼仪、女性解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严复甚 至大胆提出了晚婚、晚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主张。
至 20 世纪初年,则掀起了一个批判旧观念,创立新的社会、 生活观念的热潮。翻开那时的报刊杂志,几乎到处可见对“三 纲五常”的猛烈抨击,对新生活新观念的热烈追求。如《觉 民》发表的《论婚礼之弊》,《女子世界》发表的《女子家庭 革命说》,《留日女学会杂志》发表的《婚姻改良论》等都对 旧礼教、旧观念有理有据地展开批评,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 平等和博爱,试图创立一种崭新的社会观念。辛亥革命前后 由于民主思潮的传播,社会急剧动荡,在伴随着社会政治动 荡的同时,社会观念方面亦得到较大改观。一时间“崇洋” 成为一种时髦,是社会上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主要取向。例如, 《申报》有篇文章描写当时的机关工作人员说:“头戴外国 帽,眼架金丝镜,口吸纸卷烟,身着哗叽服,脚踏软皮鞋, 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致台灯、毡毯、面盒、 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算来衣食住,处处仿效 外国人。”尽管公务员只是人口的极少数,其生活方式毕 竟折射了当时人们新的社会观念。 2、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史 的大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适合于封建专制统治 的传统社会观念,其中有许多限制了人们的视野,阻碍着社 会的进步。
晚清政府在不可能一成不变照旧统治下去的时 候,便开始进行某种政体和政策上的变革以适应新的环境。 尽管从政治制度上说高度统一的皇权这一性质没有发生根 本的改变,但政府为强化自己的高度统治而进行的政府改制 和政治变革却发生的相当频繁,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戊戌变法 和晚清“新政”。因政治变革的影响,晚清世人社会观念的 变化也令人瞠目。“十余年来,受侮既甚,人士因之渐渐出 梦寐,知云何为国、云何为人,急公好义之心萌,独立自存 “随着每一次社会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辛亥革命推翻了高度统一的皇权制度,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翻开了历史的新纪元:国体变了, 政体也变了。新的国家曰“中华民国”,它是代表资产阶级 利益的政权,遵行民主共和的制度。共和国的最高领袖叫总 统,总统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民主共和制 度废弃了几千年来皇帝“受命于天”、“至高无上”和神圣不 可侵犯的封建旧规,砸碎了长期以来“君临天下”、“一人独 尊”的精神枷锁。“共和之所以异于专制,专制乃少数人专 理一国之政体,共和则国民均有维持国政之义务。”共和 制度设内阁制,过去管理国务的官员称“大臣”,而今呼“总 长”,无形中消除了君尊臣卑、官贵民贱的传统观念。
临时政府以创新、民主、奋发、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 热切而又艰难地开拓着新生共和国的征程,促使民气勃发, 思潮泉涌,革新观念,亦如春笋之怒生。在临时政府颁行的 民主法令规章的鼓舞下,长期在专制制度桎梏束缚下的各界 民众,对新国家、新政权、新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于是, 以断发辫、易服饰、变称谓、改礼节、崇法律为外在表现的, 以“共和”为核心的新的社会观念蔚然兴起。《申报》1912 年元旦的《新祝词》云:“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 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 前途种种新事业,国民之新责任也。”教育、出版、文艺界 大声疾呼将培养国民意识视为至要之急务。教育界亦呼吁废 止奴性教育。总之,南京临时政府推行的社会改革以及蔡元 培、宋教仁、孙中山等这些有影响的领袖人物的大力倡导, 使民国初年人们的社会观念有了新的走向,出现了中国传统 社会所没有的许多新的追求。 3、物质环境的变化。恩格斯说过:“一切社会变迁和政 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 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 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 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而工商 业发展和新兴城市的崛起则是促使辛亥革命前后社会观念 变迁的物质起点。 发轫于 19 世纪 60 年代借鉴西方实际知识以建立强大 中国的洋务运动,这一早期的工业实验尽管以令人失望的结 果告终,但毕竟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甲午战 史志鉴研究 【黑龙江史志 200821】 31 争之后,受《马关条约》的影响和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投 资于中国的工商业资本大幅增多。从1895~1913 年,随着 《马关条约》使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后,至少又有 136 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 额都超过10万中国元。这里面包括了40家中外合办的企业, 它们出于一切实际需要,由外国人控制。这些企业创办的资 本总额为 10 3153 000 中国元,同时在 1895~1913 年期 间,至少创办了549 家使用机器动力的中国商办的和半官方 的制造业和采矿业。全部创办资本是1.20288 亿中国元。这 个统计不包括兵工厂、铸币厂和数量显然较少的一批纯官办 事业。商业方面,从19 世纪下半叶到20 世纪初年,中国 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1868 年,中国进口贸易总值为6 328.2 万海关两,出口贸易为6 182.6 万海关两;到1913 口贸易总值则为57 016.3 万海关两,出口贸易总值为 40 330.6 万海关两。
工商业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部分新兴城市的崛起,如 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福州、宁波、厦门等。传统城市 历来是政治中心,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却发展成为经济文化的 多元荟萃之地,19 世纪中后期以来,近代商业、工业、金 融、通讯等新经济部门迅速兴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开始 向早期现代化转型。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式建 筑如百货公司、工厂、仓库、银行、教堂、医院、学校等次 第出现,一些近代市政工程设施如马路、电灯、电话、自来 水等也在一些城市修建和设立,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和生活方式。总之,辛亥革命前后,地方自治与城市工商业 化程度的加深、新兴阶级的发展及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往往 使城市成为社会观念变化的基地。 二、辛亥革命前社会观念的求变趋新 自鸦片战争将中国推进“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来, 近代中国一直在解答着如何“应变”、“求变”的时代难题。 早在鸦片战争风云初起之时,一些有识之士即大声疾呼“更 法”、“变古”,甚至发出惊世警言,“与其赠来者以勍改革, 孰若自改革!”这种要求社会自行“变革”的潮流,其重 要内容即是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传统社会观念,推陈出新。 社会观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常外显于人们日常的生 活举止,于是人们的衣食住行往往是社会观念变化的晴雨 表。
到辛亥革命成功之时,近代中国社会观念的变革是随着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而结束晚清时期社会观 念应变求变的历史行程,从而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和成功,尤 其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观念的现代转化,做出了一定的历 史铺垫。辛亥革命前社会观念的求变趋新突出表现在: 1、婚姻观念。在旧式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 构建婚姻的主体,当事男女被剥夺了独立选择的权利,扼杀 了青年男女的独立人格。近代婚姻观念的转变是从戊戌维新 开始的,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在法律上确认妇女地 位、婚姻由女子自主、已婚妇女不再跟夫姓等设想。谭嗣同 批判片面的贞操观,主张“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厢情愿。” 20 世纪初,随着晚清“新政”的推动,主张个性解放,宣 传爱情至上、婚姻自由,主张一夫一妻制的思想影响越来越 大。秋瑾正是这样一位倡导者和实践者。1896 年,秋瑾由 家庭包办嫁给官宦子弟,后因感情不合,1904 年她冲破重 重阻力,与丈夫分手东游日本,遂成为民主革命的先驱者。 实际上,随着清末新式教育的推广,一些受过西方文化熏陶 的留学生和新式学堂学生对西方婚礼比较向往并亲身实践, 这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是很大的。
随着婚姻观念的变 化,择偶形式和结婚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进入20 世纪, 国人开始通过报刊征婚,主张一夫一妻制,反映了近代中国 求婚方式、择偶标准的变化。1902 大型日报天津的《大公报》和上海的《中外时报》相继刊登了同一人发布的征婚广告,要求女方的条件为:“一要天足。二要通晓 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 俗。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 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1905 年,留日学生 王建善在《时报》刊登征婚广告,公开了自己的姓名、地址、 职业等自身情况,同时提出“女同志”以通信方式进一步加 深对男方的了解,以便最终确定是否缔结姻缘。不足一个月, 又刊登广告,提出“男女配合,以专一为贵,故须守一夫一 妻主义。” 人们在倡导婚姻自由时,也很重视婚姻质量。早在1900 年蔡元培在妻子王昭去世后,就提出未来夫人要去掉旧习, 男女双方要符合下列五项条件,即女子须不缠足、须识字者、 男子死后女子可以再嫁、夫妻不合可以离婚,这是几千年 来对传统婚姻观念中“从一而终”的极大挑战。 2、服饰观念。清朝传统服饰有很多值得赞美的地方, 但庄重有余、自由不足,等级观念强,与近代日益快捷的生 活节奏很不协调。
为适应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首先在社会 风气大开的都市,人们的服饰观念开始变化,逐步崇尚短衣 窄袖、简便灵活的西方服饰。“欧化东渐,翩翩少年多有易 装以炫人者”的趋势日渐高涨。如西装最初在沿海开放城 市的少数买办中穿着,后不少归国留学生开始穿,一些城市 青年也以穿西装为时髦。 20 世纪初,清政府也处于自身的需要,在军警界推行 易服。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奏定《陆军目兵衣帽章程》,军 队正式易服。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北京警察改服西装”。 二月,“巡警部奏定官制,分文武两途。”“武者短衣军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