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1.经济结构的变化: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等经济特权,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传统自然经济结构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1.经济结构的变化:

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等经济特权,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传统自然经济结构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②列强掠夺茶、棉等原材料,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己成分,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表现:家庭手工业破产(“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影响:①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促进近代工业兴起。 ②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场地

③给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带来灾难。

2.社会结构的变化

①新兴社会买办阶层兴起

②外企中产业工人出现。

近代工业在中国的兴起:⑴外商企业⑵洋务企业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⑷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二.洋务运动和官办企业

1.背景:

⑴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外交困,陷入了严重政治统治危机。

⑵清政府内部,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2.目的:直接:“自强”,“求富”

根本:维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纲常名教。

所谓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

代表: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洋务运动的开展:

⑴前期—自强:开办军用企业,19世纪60—70年代(是封建官办工业的继续,但使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代表企业: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崇 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⑵后期—求富:开办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方式:官督商办。性质:带

有资本主义性质。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的困难、稍分洋商之利

代表企业: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

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19世纪70年代中期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京师同文馆,培养人才(翻译、军事、科技);选派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

(5)结果: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4.评价:

⑴进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力、生产技术培养了人才。

②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③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⑥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⑵局限:洋务运动是清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不可能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洋务运动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上一篇: 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下一篇: 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问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