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鲁迅曾对国人有十大批判,80多年过去了,这些话依旧直抵人心

鲁迅曾对国人有十大批判,80多年过去了,这些话依旧直抵人心

鲁迅曾对国人有十大批判,80多年过去了,这些话依旧直抵人心自古以来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一直都非常的“迂腐”,本意虽然是不想让大家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过于极端,但实际上却是阻碍社会进步,稳固封建思想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洪流中,也出现过很多的大文豪,他们对中国人的思想改变、思想开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些人可以说是当时社会上的一道明媚的阳光,给布满阴霾的大地上照去了希望的光芒,让那些被黑暗笼罩的人们,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同时对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也起到的奠定和警醒的作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越是生逢乱世,越是能够涌现出一大批的思想先进者,鲁迅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众所周知,鲁迅是一位具有时代特性的文人作家,他笔下的社会虽看起来美好,但实际上细思极恐。

日本社会党_日本社会_日本社会治安怎么样

他的文章看似读不懂,但字字珠心。每一篇都是鲁迅先生智慧的结晶,每一篇也是揭露当时社会人性丑恶的工具。鲁迅先生曾经对于国人有十大批判,虽然如今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了,但这些话依旧是直抵人心。

形势下的“文学与革命”

清光绪三十年的时候,鲁迅还是一位众多在日本学医学子中的一员。之所以在当时立志要成为一名现代医学工作者,是因为鲁迅切身经历过自己的父亲因误诊而失去生命。

日本社会_日本社会治安怎么样_日本社会党

恰巧当时的社会又处于乱世之中,鲁迅在那时认为,中国人,只有强健体魄、身体健康才能抵御住外来的入侵,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当时的鲁迅抱着这样的想法在日本学医,学习的过程也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作为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对他也非常赏识。

但鲁迅没有想到的是,成绩优异的他会惹来其他同学的妒忌,鲁迅怎么也想不到日本人原来是这么的善妒,好好的学习生活就这样被打破。原来关系很好的同学也渐渐地疏远他,更有甚者说鲁迅是“低能的中国人”不配在日本学习医学。

这样的事情让自尊心很强的鲁迅不能忍受,他不接受日本人瞧不起自己,更不能忍受日本人说中国人都是“低能”。

让鲁迅直接做出改变的导火索是一次视频课,当时幕布上正在放映日军枪毙中国人的片段,在片段播放完毕之后,所有日本学生都站起来大喊:“万岁!”让鲁迅寒心的并不是日本学生的反应,而是幕布上展示的:当中国人被日军枪毙时,周围看热闹的中国人脸上布满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情。

自己的同胞遭受到了如此惨绝人寰的待遇,他们却表现得如此冷漠,现在自己虽然已经学习到了不少的现代医学知识,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就算是回到了国内,治好了大家身体上的伤口,那么心里的残缺该怎么弥补呢?

想到这,鲁迅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甚至越想越气愤,最终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弃医从文”回到国内。

人民思想的禁锢,是“挨打”的主要原因,精神的麻木使得大家宁愿被侵略,只有唤醒了大家沉睡的思想,中国才能够被改变。

不久之后,鲁迅的一部又一部文字作品出世。大形势环境,让鲁迅不得不运用这样“文字”形式,与思想作斗争、与革命作斗争。

日本社会_日本社会党_日本社会治安怎么样

揭露性的“十大批判”

自古以来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一直都非常的“迂腐”,本意虽然是不想让大家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过于极端,但实际上却是阻碍社会进步,稳固封建思想的重要手段。“迂腐折中”便是鲁迅对于国人的第一个批判。

“麻木、冷血”是对于国人的第二个批判,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当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候,人们的本来的面目就会一个个地浮现出来,曾经最为要好的邻居,现如今也被一些问题缠身,这是人类的冷漠面就展现了出来,沉默、麻木、事不关己就是最好的选择。

“懦弱、欺软怕硬”是鲁迅对于国人的第三个批判。当时鲁迅在他的文字中写道,“真正的勇士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敢想敢做,才是当时国人尤其是文人应该有的品质,逃避现实的人在当时也是大有人在。

日本社会_日本社会治安怎么样_日本社会党

“拒绝改变”是鲁迅先生对于国人的第四个批判。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这个与那个》中说道,鼓励正确的新事物,跟随革命的新生力量,才能够完成社会的彻底变革。然而当时的国人缺少的就是改变的勇气,他们宁愿生活在“残破不堪”的社会上,也不愿意改变。

“寄希望于未来”是第五个批判,只是坐享其成,想当然地以为社会最终会进步,国家最终会发展,是盲目的自信。如果没有集体的力量改变社会,社会只有停滞不前。

第六个批判“巧滑”与此是大差不差的,人们只想着投机取巧,不付出就有收获,国家无论如何也不会团结起来。

“生性多疑”是自古以来统治者的毛病,也是鲁迅先生的第七个批判。统治者都渴望权利的集中,他们不想信任身边一切不属于自己势力的人,同时也要求身边一切的人对自己都是绝对的服从,这是当时社会统治阶级和人民阶层的一大矛盾。

第八个批判就是“幸灾乐祸”了,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个贬义词,用在评价国人身上,未免有些太过悲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是这么的一文不值,在国家危难之际,身边的人只会嘲笑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多么的不如意。

日本社会治安怎么样_日本社会党_日本社会

同时第九个批判也诞生了,那就是“说话不算数”。诚信问题在当时一直是大问题,特别是当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萌芽阶段,人与人之间没有最为基础的信任,整个社会都非常的混乱。

最后一个批判就是“唯强者是从”,这也是最难以改变的一个问题。受封建社会奴隶制度的影响,当时中国人的奴性思想及其的严重,欺软怕硬是社会上最为普遍的现象,强者就是统治者和管理者,弱者就只有成为别人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日本社会_日本社会党_日本社会治安怎么样

文字不是文字,是刀刀见血的武器

鲁迅先生极喜欢玩“文字游戏”,在他的作品中,对于动词的运用极其恰当,其目的是想要通过这些文字告诉世人,改变是需要实干的,是需要做的。

为了让世人看清楚当时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状态,鲁迅先生以讲述故事的形式,来抨击社会上的黑暗,揭露人性的黑暗。可以见得,鲁迅总是能一针见血的把问题说出来,这足以见得他的强大和伟大之处了。

日本社会治安怎么样_日本社会_日本社会党

小结:

“笔杆子里出英雄”,鲁迅的作品是时代下的产物,他虽然“弃医从文”,但实际上他仍然是一名医生,是一位拯救国人思想的勇士。

鲁迅一生的作品无数,诗歌、散文等形式也非常的丰富,幽默、轻松的文字中却暗含了如此深刻的内涵,看似轻松的故事,却讽刺了落后黑暗的社会。这不由得让人感慨:“奈何年少时读不懂其中的奥秘,如今读懂了,自己却已经不再是年少时。”

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更为高级的哲学家都是独处着的,不是因为他们愿意独处,而是在他的周围找不到能够与他侃侃而谈的同类。”

鲁迅便是这样的,在当时的社会,并不是没有人看到鲁迅的文字,而是缺少能够和鲁迅齐头并进、共同以文字作为武器的同类,可以说,直到今天,鲁迅对国人的批判都非常受用。

上一篇: 利益多元化与社会治理结构转型
下一篇: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