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也称胡,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战国时期始有“匈奴”之名称。关于匈奴的族源,说法不尽相同:
1.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北逃,其子孙繁衍成了匈奴。《史记》:“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裔也。”
姬钊是姬发第几个儿子(姬钊在位多少年)
2.有人说,桀(夏朝的亡国之君)的儿子獯鬻(xūnyù)避居北野,其后裔成了匈奴。
3.《春秋左氏传解谊》(东汉服虞撰):“尧时曰荤粥(xūnyù),周曰獫狁(xiǎnyǔn),秦曰匈奴。”
“荤粥”也作“獯鬻”,“獫狁”也作“玁狁(xiǎnyǔn)。《史记》中就有“黄帝北逐荤粥”的记载。商周时期,獫狁游牧于今陕西、甘肃北部和内蒙古西部一带,周宣王(姬靖,公元前828—公元前782年在位)时,曾多次进攻獫狁,迫其北迁。
4.《山海经》说,犬戎与夏人同族,皆出于黄帝。
5.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考证,商朝时的鬼方、獯鬻,西周时的獫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来的匈奴。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商代把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国家都称为“方”,鬼方就是其中之一。鬼方,也称鬼方氏、鬼方蛮、媿方等,生活于今山西、陕西一带,是商、周的强敌。商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时,曾与鬼方有过三年的战争,后来在周的先人帮助下,打败了鬼方。甲骨文中也有“鬼方易”的记载。
西周时,鬼方仍不断侵扰边境。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礼村出土的小盂鼎,其铭文就记录了周康王(姬钊,公元前1020—公元前996年在位)时,两次征伐鬼方并获胜的情况。
西周以后,“鬼方”就从史籍上消失了。那么,鬼方去了哪里?獫狁、戎、狄、匈奴是不是他们的后裔呢?
北迁的荤粥、獫狁成为游牧民族是完全可能的;“胡”是匈奴的别称,也是共识。但戎、狄是不是匈奴的前身呢?
商、周时期就有西戎、鬼戎的名称,后来因为活动地区的不同而有了更多的“戎”。
①犬戎,也称畎夷、昆夷等等,商、周时期游牧于泾渭流域(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曾与周文王(姬昌,商末周族首领)、穆王(姬满,公元前976年—公元前922年在位)进行过战争。周幽王(姬宫湦)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入镐(hào)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王室东迁。犬戎后来被秦打败,一部分北迁,没有迁走的融入了其他民族。
②余无之戎,分布于今山西屯留西北、壶关东南一带,商武丁时,为周人击败。
③山戎,也叫北戎、无终,春秋时原分布于今山西太原,后迁到了今河北玉田无终山。公元前7世纪,山戎势力渐强,常侵扰郑、齐、燕等国,周惠王(姬阆)十三年(公元前661年)侵燕,齐助燕破之。周景王(姬贵)四年(公元前541年),山戎及狄与晋战于太原。山戎后来被赵所灭。
④戎蛮,春秋时分布于今河南省境内,周敬王(姬匄)二十九年(公元前491)为楚所灭。
⑤伊洛之戎,居于伊水、洛水中上游一带(在今河南省),周简王(姬夷)元年(公元前585年)曾随晋攻宋,后被晋所并。
⑥骊(lí)戎,在今西安市临潼区一带,春秋时为晋所并。
⑦大荔,分布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周贞定王(姬介)八年(公元前461年)为秦所并。
⑧义渠之戎,分布于岐山、梁山、泾水、漆水之北,春秋时势力渐强,与秦国时战时和。周赧王(姬延)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秦所并。
⑨林胡,战国时分布于今山西朔州北至内蒙古境内,赵国修长城就是为了防林胡。战国末,林胡被赵将李牧所败,依附赵国。
⑩楼烦之戎,春秋末分布于今山西宁武、岢岚等地,后活动于今陕北以及内蒙古南部,秦末被匈奴征服,迁移到了河南地(今鄂尔多斯草原),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为汉将卫青所破。
从活动地区和时间来看,戎有可能是鬼方、獫狁的后裔,但不可能都是匈奴的前身。
被秦所败的犬戎,北迁者有可能成为匈奴;余无之戎、山戎等,被击败后若有北逃者,也有可能成为匈奴的一部分;被楚、晋、秦、赵所灭、所并的戎蛮、伊洛之戎、骊戎、大荔、义渠之戎,不大可能成为匈奴;林胡、楼烦之戎有可能依附于匈奴,但不会成为匈奴的主体。
再看狄。
狄,也作“翟(dí)”,春秋之前主要分布于河西(晋陕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太行山一带。春秋时逐渐向东迁移,活动于齐、鲁、晋、卫、宋等国之间。分为赤狄、白狄、长狄。有人认为,狄是春秋之前从北方草原南迁过来的游牧民族(商代北迁的中原人到春秋之前又回迁了?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白狄,春秋前期主要分布于今陕西延安、山西介休一带,后东迁至今河北省境内,有鲜虞、肥、鼓等部。公元前六世纪,肥、鼓等部被晋所灭,并入晋国。鲜虞部于战国初期建立中山国,建都顾(今河北定州),公元前406年被魏所灭;不久后复国,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东北),公元前295年被赵所灭。
赤狄,大体分布于今山西长治北,与晋人杂居,有留吁、东山、落氏、甲氏等部,曾攻破邢国和卫国。赤狄后来被晋所败,部分并入晋国。
长狄,活动于今山西临汾、长治,东到今山东边境。经常侵扰周王室及齐、鲁、卫、宋、郑、晋等国,还灭掉了温国;也曾与各国合作,如参与平定齐国内乱。周匡王(姬班)六年(公元前607年),长狄的最后一支(鄋瞒)被齐所灭。
从活动地区和时间来看,狄可能跟鬼方、荤粥、獫狁有渊源关系,但并入晋、赵等国的狄不可能是匈奴的前身。如果被打败后有北迁者,则北迁者有可能并入匈奴。
由此推测,匈奴可能是华夏人北迁,并融合北方原住民而形成的民族。
大约在秦代冒顿单于(mòdúchányú)征服北方草原各部落,统一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匈奴势力逐渐达到了顶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