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拳
五禽拳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来进行健身的一种运动。五禽戏,五禽拳,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相传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
五禽拳(华佗五禽戏)
“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后汉书·华佗传》载:“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据此可知,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野生动物。五禽戏就是模仿这五种禽兽的姿势,即熊姿,如熊的沉稳爬行;虎姿,如虎的快速扑动;鹿姿,如鹿的伸展头颈;猿姿,如猿的机敏纵跳;鸟姿,如鸟的展翅飞翔。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载录“五禽戏”练法的文献,是南北朝时陶弘景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五禽戏不仅有助于健身,也利于治病,而且简便易学,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1982年,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高校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华佗五禽戏
五禽拳是与运气导引相配合的一种拳术,如果没有气功的基础,练出来也只是徒有其行而无其质。
只有气功达到一定程度,先运行一个小周天,让气在经络里运行起来。然后才开始正式打拳,气血运行也会随着动作进行调整,这才是真正的五禽拳。
现在会五禽拳的人少之又少,大多都是练五禽戏的。两者的区别,一是在运气方面,二是在动作上,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让外人来看,五禽戏要比五禽拳好看多了。虽然都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
但五禽拳更注重原始动作的模仿,同时需要体内真气的配合,所以看起来真的像几种动物在那里活动。
但是五禽戏是后来的一些武术家,为了让一些皇家贵胄的子弟强生健体,根据五禽拳改编而成的。
从动作上更加舒展,优美,但是从练武术格斗,或者强生健体方面,五禽拳,与真正的五禽拳有着天壤之别。
五禽拳视频完整版
所以才让他三岁开始就练道家养生功也叫童子功,五岁开始早上练八段锦,晚上就是五禽拳。
临睡前练养生功,五禽拳,其实更通俗一点儿的说法,就是人们常说的气功。
气功讲究凝神静气,然后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长期练这种功夫,对人的身体和智力方面的提高,都有着很大帮助,这也是丁家宝能过目不忘的一个主要因素。
练习方法也很简单,眼观鼻、鼻观心,气沉丹田,气随意动,从下丹田(关元穴)开始先顺着任脉向上,运行到头部。
然后再与督脉相连,从头顺督脉到尾闾,再与任脉的会阴穴相连,最终回到丹田,这就是一个小周天运行完毕。
大周天就是运行完小周天后,再用意念推动着气,运行人身十二经络。
这个比较难,一般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程度。即使周老爷子,五禽拳,到现在都无法运行大周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