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苏我氏和物部氏(苏我氏怎么读)

苏我氏和物部氏(苏我氏怎么读)

苏我氏和物部氏(苏我氏怎么读)*.论述蒙古的三次西征。(一)背景(1)蒙古统一,蒙古国家的建立。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结束蒙古各部落分裂状态,建立了较完备的统治体制,巩固了自身统治,这成为组织西征的前提。苏我氏和物部氏(苏我氏怎么读)(2)游牧经济促使对外征伐。基于放牧的游牧经济过于脆弱,依赖与农业社会间的商品交换,但在贸易中处于下风,对外掠夺更符合其经济

*.论述蒙古的三次西征。

(一)背景

(1)蒙古统一,蒙古国家的建立。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结束蒙古各部落分裂状态,建立了较完备的统治体制,巩固了自身统治,这成为组织西征的前提。

苏我氏和物部氏(苏我氏怎么读)

苏我氏和物部氏(苏我氏怎么读)

(2)游牧经济促使对外征伐。基于放牧的游牧经济过于脆弱,依赖与农业社会间的商品交换,但在贸易中处于下风,对外掠夺更符合其经济利益。

(3)蒙古征服西夏,击败金国。13世纪初,蒙古三次击败西夏军,迫使西夏纳贡求和。

1211-1216年,蒙古进行对金战争,金国被迫求和。蒙古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增长,后方安稳,西征条件成熟。

(二)过程

(1)成吉思汗西征。

①背景。1218年,蒙古利用西辽内部矛盾将其攻灭。早年蒙古派往花刺子模的使节团被害,蒙古借此出兵。

②过程。1222年,蒙古军占领了整个花刺子模和中亚,横扫中东,一直打到高加索山脉一带,打败了由基辅、加里奇等组织的联军,收降了康里国,后闻西夏有变,于1225年返回蒙古。成吉思汗把占领区分为三个兀鲁思,分给了三个儿子。

(2)拔都西征(长子西征)。

①背景。成吉思汗死后,1229年,窝阔台登上大汗位。1234年,窝阔台灭金,蒙古实力大增。1235年,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决议继续西征。

②过程。

1236年出发,先后攻取了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斯,又大败孛烈儿、德意志联军,欧洲震动,后因窝阔台病逝而退军,拔都留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

(3)旭烈兀西征。

①背景。1241年窝阔台死后,经过激烈争论和变动,1251年托雷子蒙哥继为大汗,命其弟弟旭烈兀统军西征。

②过程。旭烈兀攻取了木刺夷国、阿巴斯哈里发的巴格达国、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1260年蒙哥死讯至,旭烈兀决定班师,后留驻帖必力思建伊利汗国。

(三)影响

(1)对蒙古的影响。

①形成了四大汗国。经过三次西征形成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四个大国的汗,作为中央分封的四个最高军事首领,与中央保持藩属关系

②蒙古国日趋瓦解。蒙古各集团为争夺大汗权位,彼此间矛盾激化,汗国缺乏联系,距离遥远,蒙古国日趋瓦解。

③推动了蒙古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蒙古的西征打通了商路,东西方贸易复又兴起。

(2)对罗斯的影响。

①确立了蒙古对罗斯的统治,改变了罗斯的政治和社会组织。金帐汗国统治时保留了各罗斯公国的政权,规定王公必须前往萨莱朝觐,推行八思哈制征收贡赋,深刻改变了罗斯社会。

②客观上推动了罗斯的统一。为便于统治,蒙古在罗斯扶植代理人,削弱了罗斯的割据势力。莫斯科大公利用蒙古打击异己,通过击败蒙古极大地加强了其声望和势力,推动了罗斯的统一。

(3)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中东对比西欧大幅衰落。

①阿拔斯王朝灭亡。1258年,蒙古灭阿拔斯王朝,标志外族正式统治阿拉伯东部地区。

②巩固了北非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蒙古进攻埃及时受挫,马穆鲁克王朝得以巩固,迎立哈里发,埃及在伊斯兰世界中的地位大为提高。

(4)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①削弱了伊斯兰教中的“异端”势力伊斯玛仪派。

②蒙古攻占部分伊斯兰国家,建立了新的统治,伊斯兰教不再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受到了基督教等的冲击。

③宗教宽容促进了宗教的传播。战争促进了宗教的交流,蒙古持宗教宽容态度,境内各教并立。佛教西行,基督教东传。

④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战争改变了西方对东方的认知,商业繁荣促进了文化交流,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蒙古帝国开创了一个对东西方有重大影响的时期,请简述这一时期交通、技术、文化对东西方的影响。

(一)交通

(1)蒙古帝国建立了发达的驿站体系,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三次西征之后,四大汗国建立,帝国建立起严密的驿站体系,并派遣军队保护道路安全,使东西方交流更为便捷。

(二)技术

(1)东方科技西传,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技术发明传入西方,动摇了西欧的封建统治。

(2)西方技术东渐,传人新型工艺和武器,加速了南宋的灭亡,促进了中国的科技发展。

(三)文化

(1)东亚和欧洲间的直接交往加强,文化交往范围扩大。大量欧洲商人、使节和游人等前往东方,蒙古也常派使节和商队前往欧洲,大大加深了东西方对彼此的认识与了解。马可·波罗撰写的《马克·波罗游记》一书极大地增进了西方对东方的热情,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2)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蒙古持宗教宽容态度,境内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各教并立,均享有较为平等的权利与传教自由。传教规模扩大,传教范围超出以往地域,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大规模东传,佛教西行。宗教的传播与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中世纪的日本

1.论述圣德太子改革。

(一)背景

(1)部民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公元4世纪前后形成的部民制建立在氏族部落生产基础之上,实际上是奴隶制生产关系。部是皇室与贵族占有的私有民集团,从事各种劳动,部民是没有生产资料的奴隶。部民制由氏族组织直接发展而来,部民将劳动产品交给所属贵族,形成经济上的独立集团,制约生产力发展。

(2)皇室与贵族矛盾尖锐。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豪族势力极大,甚至达到废立天皇的程度。地方豪族则占有大量土地,扩张私权,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3)对外关系恶化,国力衰落。公元5世纪后期起,日本与新罗的关系急剧恶化,失去半岛南部的任那四县,且数次征讨新罗多以失败告终。随着隋朝的建立与发展,东亚国际关系出现根本性变化,日本日益落后。

(二)内容

(1)官位十二阶。为了使社会向以皇族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圣德太子在603年制定了日本历史上首个官位制度。官位十二阶引用儒学的五德区分官阶,将其分为德、仁、礼、信、义、智六个等级,每一等级又分为大、小各一位,共十二级官位。根据才能功勋授位,而不是门阀家世,不能世袭,可以依次晋升。打破了官吏出自氏姓贵族的限制,推进了贵族的官僚化与官僚体制的形成,成为确定中央集权政治权威的基础。

(2)《十七条宪法》。公元604年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是日本最早的成文法典,吸收了中国儒道佛思想,实际上是朝廷官员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目的是以中央集权制为政治准则,加强天皇的政治地位,要求官吏在道德上对天皇忠诚,《十七条宪法》推动了儒学在日本的发展,又强调笃敬三宝,促进佛教的发展。

(3)外交政策。恢复了中断的中日关系,多次派遣遣隋使,积极学习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生产技术,在给隋炀帝的国书中试图摆脱受中国册封的束缚,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发类系,确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三)评价

(1)积极影响。

①引进先进的大陆文化,为吸纳外来文明打下基础;

②与中国频繁交往,确立平等的邦交关系;

③神化天皇,确定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基础;

④促进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2)消极方面。虽然对世袭氏姓制度的弊端有所触动,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能改变部民制与奴隶制度,无法解决阶级矛盾,在圣德太子去世后,大规模奴隶起义不断爆发,圣德太子的改革也未能摆脱苏我马子的控制。

*2.论述大化改新。

大和国统治后期,王权衰落。645年,孝德天皇即位,定年号为大化,后颁布改新诏书,推行大化改新,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学习中国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经济体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国家,这一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背景

(1)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发展,部民制逐渐瓦解。铁器的普及和新农具的出现促进技术革新,部民对组织的依赖程度降低,政府和贵族对部民的控制力下降,财政收人减少。部民制受到冲击,动摇了大和国家的存在基础。

(2)外部受到大国威胁,内部贵族势力增强,需要中央集权以加强统治。

隋朝和唐朝对朝鲜和日本造成严重威胁,朝鲜通过改革政治体制加强中央集权,驱逐日本在朝鲜的军事势力,日本在东亚的政治威信降低,经济受损,同时,贵族大肆开垦,兼并土地,对朝廷造成威胁,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加深了国内危机,迫使日本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3)隋唐文化的强盛吸引日本学习中国。圣德太子改革开启了日本向中国的学习之路,中国文化如儒学,汉字、佛教等在日本广泛传播。隋唐中央集权制的完备与国力强盛吸引日本学习其政治与经济制度。

圣德太子改革为大化改新做了铺垫,圣德太子改革创造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奠定了中日友好邦交的基础,为大化改新准备了条件。

(二)主要内容

(1)废除私有土地和部民制。废除王室和贵族一切私有土地和部民,全国土地和人民都直接归属于天皇,成为公地和公民。

(2)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班给农民口分田,六年一班,死后归还。另分给园地和宅地,可以世袭占有。另外,对贵族官僚授予食封,对功臣贵族另赐功田。

(3)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法。

(4)改革国家机构,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设二官八省,分别掌握各项政务;地方行政设国、郡、里等单位,国司和郡司由中央任命,里长由地方土豪充任。

(三)历史影响

(1)政治上,建立了律令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大化改新后,日本变为以天皇为中心的封建专制国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削弱了氏族豪强的特权。统治阶级享有种种特权,地位稳固,社会也趋于稳定,为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经济上,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部民变为公民,被授予口分田,地位改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繁荣。

(3)文化上,吸收唐朝文化,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成果。大化改新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日本在学习唐朝文化的同时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成果。

3.简述日本平安时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自794年日本政府迁都平安京(今京都)至1192年镰仓幕府成立,史称“平安时代”。这是日本政治体制的转型时期,即由律令政治向武家政治转换的时期。

(一)政治上天皇力量的式微

(1)摄关政治形成,出现寄进地系庄园。9世纪,天皇年幼,藤原良房出任摄政,实际掌握中央权力。从此形成传统,天皇势弱时藤原氏以摄政掌权,天皇长大亲政后则改任关白,继续掌握朝廷大权,摄关政治形成。由于藤原氏权倾朝野,地方领主纷纷争相向其寄进庄园求荫庇,因此藤原氏一族成为全国最大的庄园领主。

(2)院政出现,摄关衰落。天皇为了摆脱摄关家控制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形成“院政”的政治形势。院政出现后,摄关政治开始衰落。但是院政不能恢复律令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和天皇的至高权威。

(二)地方豪强势力的壮大,武士阶级兴起

(1)庄园日益发展。官僚贵族以分割公领地而建立庄园成为普遍的现象,庄园公领制形成。朝廷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相应措施,即知行国制度。但最后成为公地私领化和庄园化的重要途径。

(2)形成武士阶层。随着庄园的发展,地方豪强的独立性日益强大,他们武装自己的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其成员称为“武士”。地方豪强势力通过介人院政和摄关家的斗争而把势力扩展到中央。

武家政治时代开启

(1)12世纪末,地方豪强斗争进入尾声,天皇式微,1167年,平氏幽禁天皇,一度树立平氏政权。1185年,源氏击败平氏,控制中央政权。

(2)1192年,源赖朝当上了“征夷大将军”,在镰仓设立将军幕府,开始了武家政权镰仓幕府的统治时代。

4.简述幕府政治。

(一)含义

幕府政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称武家政治。

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政央权为幕府。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经室町幕府,至1868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

(二)主要时期

(1)镰仓幕府(1192-1333).在12世纪末,日本的源氏打败平氏后首创了幕府,史称罐?镰仓幕府。源赖朝统帅军队在镰仓镇守,让岳父北条时政守卫京都,这是最早的幕府体制。

(2)室町幕府(1338-1573).室町幕府是1336年足利尊氏建立的武家政权。1336年,足利尊氏攻入京都,自任“征夷大将军”,是为室町幕府之始。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当政时,统一南北朝,为幕府繁荣时期。1467年守护与大名之间发生应仁之乱,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各地大名豪族互相征伐兼并土地,不再听从幕府号令,幕府势力衰弱。1573年终为织田信长所推翻。

(3)德川幕府(1603-1867).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后,建立起幕府严密控制下的政治体制,经过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两代将军,幕府统治趋于稳定。政治一安定,经济也跟着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发展良好。江户时代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将军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必须听命于将军,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

(三)影响

(1)幕府建立初期有利于皇室的巩固,避免了皇室被权臣推翻。尽管是皇族分支控制政权,但能基本保障皇室和幕府团结对外,防止异姓夺取天下。

(3)幕府政治在德川幕府中期开始腐败落后,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5简述日本幕藩体制的特征。

广义上说,幕藩体制指的是日本近世时期的社会组织与结构,即由幕府和藩所组成的以幕府为核心、诸藩为支柱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一)形成与发展

(1)开始形成于丰臣秀吉执政时期。16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有集权封建色彩的措施,比如颁布《刀狩令》,实施太阁检地,建立领主对农民的剥削形式等。

(2)最终形成于德川幕府时期。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建立德川幕府,逐渐完备了幕藩体制。参觐交代制度让幕府加强了对藩的控制,而锁国令的颁布标志该体制最终确立。

(3)该体制在后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和发展。比如幕府控制大名的基本法《武家诸法度》曾修改多次。

(二)特征

(1)德川将军拥有最高的土地所有权。“天下莫非将军土”,全国土地由将军分配,由此将军与大名形成御恩奉公的封建主从关系,将军赋予大名对土地和人民的统治管理权力。

(2)政治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将军是全国最高的封建统治者,其政权被天皇所承认,且独立于朝廷之外;地方政权是大名的潘国,藩主(大名)在藩国内享有行政、司法、税收和军事的全权,但必须接受幕府的严格监督。

(3)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为了巩固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身份制度和兵农分离制度,把全国居民分成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此外还有贱民),不得混淆;武士必须集居于城里,农民固定在农村。

(4)在对外关系方面,德川家康实行的是锁国政策。从1633年至1639年,幕府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其主要内容是: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偷渡者处以死刑;取缔天主教传教士,对潜入日本的传教士应予以告发和逮捕,以防天主教在日本蔓延;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的监视,贸易活动也由幕府进行严格的管制。

简述江户幕府禁教锁国的原因。

(一)对抗基督教信仰的离心力量

江户幕府初期,基督教在日本传播迅速,诸多大名成为其信徒,在意识形态上背离了日本传统的神道教和佛教,基督教提倡的教义不符合忠君礼教的传统,威胁了幕府的统治和封建伦理秩序。

(二)巩固幕府的统治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西方势力的介入,日本社会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西方传数士教唆民众起义,岛原起义等带有宗教性质的起义频发,造成社会动乱,直接威胁将军权威

(三)防范西方殖民主义渗透。葡萄牙等国势力进入日本后,以宗教等形式向日本政治经济各领域进行渗透,威胁着幕府的统治,对日本的利权构成威胁,逐渐引起了日本政府的戒备。

(四)夺回海外贸易控制权

(五)抑制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冲击

六、中世纪的朝鲜

1.简述高丽田柴科制度。

(一)背景

(1)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王氏高丽王朝建立后,实行轻徭薄赋和鼓励垦殖等政策,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发展以及耕地的开垦,为田柴科制度的实行提供了经济基础。

(2)旧有的土地和赋税制度混乱。高丽王朝建立时,土地占有和赋税征收的制度教为混乱,不利于政府掌握土地和增加财政收入。

(3)高丽王朝犒赏服役有功的贵族的需要。高丽王朝建国后,面临地方势力各自割据的局面,为获得贵族的支持,拉拢各方力量,朝廷对服役贵族进行犒赏,为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土地颁受制度

(4)削弱旧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高丽王朝建立初期,旧贵族与中央对抗激烈:,为与之抗衡,朝廷扶持新贵族发展,这需要有相应的土地制度保障。

内容

①全国土地清查,为实行田柴科制度,政府下令将全国的土地山林等清查并登记在册,由国家统一支配

②按品授田。田柴科制度将文武官员分成79品,按品级高低规定各品授田数量自110结到10结不等,官员对领授的土地只有收取租税权,不可转让买卖,罢官时田产收还国家

③功荫田柴。对于开国功臣和归顺贵族给予20结到50结不等的土地并准许世袭

④公廊田柴。给予中央机关和州、府、郡、县等地方机关数量不等的公廨田,各机关可经营公廨田并收取租税,维持地方开支。

(三)影响

(1)积极方面。田柴科制度的实行使得国家收回了土地支配权,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2)消极方面。田柴科制度实行后期,领授者往往将土地私有化,使得土地兼并日益激烈,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2.论述壬辰倭乱的原因、经过及意义。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战争发生在壬辰年,故称“壬辰倭乱”或壬辰卫国战争,此战对东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原因

(1)朝鲜内部矛盾重重。16世纪后期,李氏朝鲜国内土地兼并严重,科田法废弛,农民因失地破产而频频发动起义;统治阶级内部进行无休止的党派之争,国势渐弱。

(2)日本的扩张野心。在李朝统治阶级内讧之际,日本完成了政治统一,国势日强。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妄图征服朝鲜和明朝,实现其统治东亚的梦想。

(二)经过

(1)日军入侵与朝鲜前期的抵抗。1592年4月,日军大举入侵朝鲜,在釜山登陆后,很快攻陷其首都汉城,朝鲜国王逃往义州。两个月后,朝鲜半壁河山尽为日军所占。与此同时,朝鲜人民组织义军反抗。5-7月,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组织水军连战皆胜,牵制了日军的北进,为后方组织力量实行反攻争取了时间。

(2)明朝派兵援朝与虚假和谈。1592年12月,明朝派大将李如松率军4万增援,与朝鲜军队协同作战,于次年正月收复平壤,后又收复汉城,使日军退据东南沿海一隅。日军被迫提出和谈。和谈自1593年4月始,至1597年1月结束。谈判期间,日本为拖延时间,坚持无理要求,和谈破裂。

(3)日军再次入侵与中朝联军的最终胜利。1597年2月,丰臣秀吉又派军14万侵朝。9月,李舜臣带领朝军在鸣梁海峡战斗中取得大胜。1598年7月,明朝又派邓子龙率海军增援,中朝军队连战皆胜。丰臣秀吉在忧急中死去,日本决定撤兵。中朝军队乘胜追击,在露梁海战中大胜,彻底粉碎了日本的侵略计划。1609年,朝日签订《已酉条约》,战争以日本惨败结束。

(三)意义

(1)巩固了中朝友谊。中朝军队并肩作战,保全了朝鲜国家的独立,捍卫了民族尊严,同时也谱写了中朝人民患难与共的战斗友谊。

(2)影响了当时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此役是明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此后明朝迅速衰落。朝鲜从亡国到复国。日本则元气大伤,丰臣秀古集团的势力被削弱而间接导致德川幕府崛起。壬辰倭乱起到了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的作用,奠定了之后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

上一篇: 武三通(武三通为什么会一阳指)
下一篇: 张巡草人借箭(张巡草人借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